企业弹性福利的设计研究

2019-10-21 20:52张欣
市场周刊·市场版 2019年40期

摘 要:传统的福利计划已经无法适应当下企业内员工的差异化需求,反而增加了企业的福利成本,而且达不到企业福利发放的效果。企业可以考虑对员工实施弹性福利方案,根据一定的原则方法设计一套合理的弹性福利计划,实行员工自主选择的方案,使福利分配达到员工的需求,在控制福利成本的前提下,提升员工的满意度,有助于企业吸引并挽留人才,达到福利发放的最佳效果。

关键词:弹性福利;需求调查;自主选择

一、 弹性福利的相关概念

弹性福利是指企业通过实施员工需求调查,以此为依据设计好企业福利项目,并根据员工的职位等级、工作年限、绩效表现等因素来确定员工的福利限额,在一定限额内按需分配。

弹性福利计划强调员工的自行选择,以此来满足员工对福利多样化、个性化的需要。但是并不是员工提出的所有需求都会被纳入弹性福利项目,也不一定所有的福利项目都可以让员工自行选择。在进行企业弹性福利设计时需要考虑弹性福利成本和弹性福利项目的可行性,员工在进行弹性福利项目选择时还存在一些例如五险一金等法定福利项目,是弹性福利组合的必选项目。

二、 弹性福利设计的目的与意义

福利与弹性福利的目的都是通过对员工提供经济、物质、服务等待遇来提升员工满意度。由于层级、年龄、职位的不同,导致员工的需求存在很大的差异化,以至于企业实施的福利往往是吃力不讨好,主要原因是因为企业没有换位思考去分析员工的真正需求。而弹性福利则给予员工一定选择的权力,让员工自行选择福利,这很大的提升了福利发放效果,在优化企业福利采购流程、降低企业福利成本的前提下,也提升了员工的满意度与对企业的忠心,提高了企业与员工的关系亲密度,留住企业所需要的核心人才,得到双赢。弹性福利计划相比较于传统的福利计划有了本质性的改变,达到了发放福利的最本质的目标。

三、 弹性福利设计的原则

(一)战略导向原则

企业战略是企业为了达到长期生存与发展制定的总体性规划,而弹性福利要以企业战略为出发点,保持与企业战略相一致,从而对企业整体战略起到助力作用。

(二)经济性原则

在满足员工需求的条件下还要合理控制企业弹性福利的成本。

可以根据与员工直接相关的各类因素来制定标准,并以此为参照给员工设置不同的福利额度,这提升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也将福利成本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三)竞争性原则

同等层次的不同企业在弹性福利上相当激烈,企业应该尽量满足员工的需求,同时弹性福利最好不要与同类型的其他企业形成较大差距,以保持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降低员工离职率。

(四)动态性原则

由于员工层级、年龄的不断变化,对福利的需求也会随之变化,所以企业的弹性福利计划应该是随之不断调整的。

(五)激励性原则

员工弹性福利额度与福利项目的选择权力应该以员工的绩效、工作能力和对企业的贡献为依据,设计差异化的福利限额,员工会因为希望得到更好的福利待遇满足自己更多的需求而更加努力工作。

四、 弹性福利设计考虑因素

(一)法律法规

企业应该充分了解与福利相关的法律法规,比如《劳动合同法》《劳动法》等,在弹性福利设计中涉及的一些法律规定项目,不得侵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二)员工需求

企业应该重视员工需求调查的开展,分析员工的真正需求,避免吃力不讨好,造成企业资源浪费甚至引发员工不满。但并不是所有员工的需求都要纳入福利项目中供员工选择,企业在制定弹性福利项目时应尽量选择大众的通用的需求,排除个人怪异需求,并且需考虑福利成本及其可行性。

(三)弹性福利的成本

企业应根据自身规模大小并结合员工工作情况来设置不同的福利额度,员工福利额度限制有助于员工更加理性的选择自己真正需要的福利项目,合理规划自己的福利,便于HR的管理,减少企业人力成本,也可以选择激励效果最好的福利项目组成规定的福利套餐,由员工自己选择组合,简化管理成本使员工福利政策高效运行。

(四)福利组合方式

选择何种组合方式对弹性福利至关重要,弹性组合方式的选择取决于企业想要通过实施弹性福利获得的效果。企业应紧密结合员工需求与企业自身情况选择最合适的福利组合的方式。

五、 弹性福利设计的步骤

(一)分析企业战略

弹性福利与企业战略的关系:企业战略改变弹性福利也会随之改变。比如,实施创新性战略的企业就更加注重激发员工创造力,提升员工思维,大量培养创新性人才。弹性福利项目的选择更加侧重员工的需求,尽力满足员工。若企业战略变为成本领先战略,着眼点从员工转移到企业成本,弹性福利也需发生改变,企业将在优先考虑控制成本的前提下,再尽量满足员工的相应需求。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规模、发展目标、人才规划等因素和内外部环境合理选择弹性福利。

(二)员工需求调查

员工需求调查可以采取需要调查问卷、集体座談会等调查方法普及员工个人,了解员工的各类需求情况。在实际展开调查时,还要注意设计问卷或访谈提纲时要具有具体化,紧密结合调查目的,且员工提出的各种福利项目要在企业的福利预算内,应具有一定可行性。企业一般会因为员工级别、年龄、职位与个人喜好的不同得到多样化的调查结果:

针对不同级别:高层领导注重培训旅游等非经济性福利,因为高层领导的薪酬水平已经到达高水平所以他们更加注重心理需求。普通层员工则更关注和生活密切相关的经济性福利,来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

针对不同年龄:中年员工关注养老保险、养老金、医疗保险、子女教育等。青年员工更加关注住房补助、培训提升、学历教育等方面的福利。

针对不同岗位:工作强度大难度高的岗位更关注休假、旅游等福利。工作强度小难度低的岗位更加注重培训提升等福利。

针对不同的喜好:喜欢旅游的会选择旅游等相关福利,喜欢学习的会选择培训提升、学历教育等方面的福利,有家庭的子女通常会选择购物卡、子女教育等生活补贴。

(三)福利项目的确定

法定性福利和选择性福利项目是福利项目的组成部分,法定福利项目是企业与员工都无法选择控制的,法律强制规定必须发放的福利,主要包括:法定保险、津贴、祝贺或慰问金、国家法定假日、年休假、周末双休、婚假、产假等。选择性福利项目是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求与内部员工的大众需求设置的一些合适的可行福利项目,可由员工自行选择,并无强制性要求。主要包括心理疏导、工作环境优化、工作餐、咨询性服务、文化旅游、家庭援助、养老金、储蓄、辞退金、人寿保险、其他生活性福利等。

(四)福利方式的选择

弹性福利计划的方式分为以下四种:

附加福利计划:该方式是在弹性福利设计中最常见的一种,指在不改变员工薪酬水平与结构的前提下,根据员工的职位差异而发给员工一张额度不同的特殊信用卡,让员工自行消费满足自身需求。

核心福利项目计划:核心福利项目是企业认为员工必须拥有的福利项目,一般包括用餐补贴、班车补贴、五险一金等,企业会以该类福利项目的最低限度水平设置为员工的非选择福利项目,其他项目则可由员工自行选择,员工也可以选择提高核心福利项目的水平。

混合匹配项目计划:成本一定的条件下,企业会向员工提供一定范围的福利项目,员工在其范围内自行选择福利项目并决定福利保障水平。

标准福计划:公司根据一定价格和不同激励效果确定不同福利套餐组合,让员工根据自己选择套餐组合,给统一的优惠标准。

无论哪一种福利方式都给予了员工一定的选择权利,企业应根據企业现状与想要达到的效果选择适合自身的一种方式。

(五)弹性福利计划的实施与监控

当企业的福利项目与发放方式确立好以后,必须对全体员工公开讲述福利政策,可制定相应的实施说明书,在说明书里面企业需要严格说明弹性福利计划实施要求与员工进行弹性福利项目选择的基本原则,并对各类福利项目与组合进行明码标价,做到严谨性有助于企业弹性福利计划的后续开展,随之企业则可以将其发放给员工。在后续执行过程中也要定期做好员工需求调查、员工满意度调查等工作,根据员工需求的不断变化与其相关建议,不断调整企业弹性福利计划,使效果更佳。

六、 总结

弹性福利是一种综合福利优点克服其缺点的一种提高员工满意度、增强员工归属感和幸福感,可以让企业更好的留住人才,它使福利成本效用最大化。弹性福利设计时应考虑相应因素遵循相关原则步骤,结合企业自身情况灵活运用。当下由于弹性福利项目种类搭配单一,缺乏一定的创新性,导致很多企业已经无法适应员工对福利期望的要求。改革创新是促进弹性福利快速进步、发展的巨大动力,企业应亲切为员工着想,坚持换位思考,不断调整与创新制定一套深入人心的弹性福利计划,满足员工归属感和爱的需求,这正是大多数员工跳槽去奋力竞争一些知名度不高,基本工资也并没有大型企业高的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1]李中斌,冯颖,谭志欣.薪酬管理(第二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2]杨锡怀.企业战略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侍述伟.企业弹性福利设计研究[J].北方经贸,2014.

作者简介:张欣,女,重庆人,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管理学院2017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