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处理关键技术分析

2019-10-21 20:52任亚男
市场周刊·市场版 2019年40期
关键词:关键技术混凝土建筑工程

摘 要:混凝土是现阶段建筑工程主要构成要素之一,无论商业建筑或是民用住宅都需要高强度的混凝土材料进行建造,但目前的墙体裂缝以及混凝土掉渣等问题屡见不鲜,这极大程度上的降低了建筑工程的质量与美观性,这也与混凝土施工处理技术不到位有着直接的关系,为切实有效的提升建筑工程建设质量,必须对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进行仔细解析,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得到有效控制,基于此,文章对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处理关键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关键技术

一、 混凝土施工主要内容

所谓混凝土指的是水、水泥及砂、石子、配以添加剂及混合料按照一定的配合比例,进行均匀搅拌,而产生的一种胶状体,凝结后具有一定强度的材料。由于其取材方便、价格实惠、生产过程简单、施工简便等,所以其使用量逐渐增加。混凝土搅拌物的可塑性很强,与钢筋结合可靠,并可以构成经济实用、耐用并且能制作出满足不同功能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是其主要组成部分。混凝土浇筑技术则是混凝土材料的具体应用,建筑工作者根据设计图纸,通过钢筋或木材形成的模具,将混凝土材料固定成特定的形态,进而通过一定时间的晾晒,使得混凝土本身发生凝固,以此满足建筑工程的具体施工需求。

二、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的关键技术

(一)混凝土浇筑准备阶段的关键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混凝土施工处理阶段要做好准备工作,为混凝土浇筑施工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这一方面,混凝土浇筑工艺的确定,以成型设备及工艺、结构配筋、结构构件形状等要素出发,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加以确定。为确保混凝土浇筑施工得以顺利进行,在浇筑之前需要对混凝土工作相关人员进行优化配置,为混凝土浇筑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良好的支持。在人员安排基础上,要做好作业工具及运输机械的安排,并对混凝土浇筑施工现场条件进行优化处理,对模板、支架、钢筋等进行全面检查,明确预埋件数量和质量等,确保各项条件都能够与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要求相符合,以确保施工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准备阶段需要清理干净模板和钢筋,堵住模板缝隙,于地基上浇筑混凝土,及时清除淤泥和杂物,并科学设置排水设施,以确保满足排水需求。对于非黏性土,必须要通过水来对其进行湿润处理,将未风化石头进行清洗,保证混凝土浇筑前准备工作是充分且有效的。

(二)搅拌混凝土施工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搅拌为重要环节,目前大部分都是使用机械实现,搅拌的速度比较快,并且搅拌量比较大,搅拌之后的混凝土质地较为均匀。在实现混凝土搅拌之前要全面检查混凝土原材料,避免出现质量问题。在搅拌过程中,要根据实验数据混合施工材料,避免出现混合比误差。另外,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要根根据先后顺序实现。一般,搅拌顺序包括两种,主要区别就是外加剂的添加。假如添加外加剂,那么就要在水泥以后使用,之后放入砂。假如不添加外加剂,就要根据石子、水泥、砂的顺序实现搅拌。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要保证混凝土配合比数量,施工人员不能够修改配比。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要避免混入杂质,并且安排专人进行监督检查,及时清理杂物。利用塑料薄膜对无法及时浇筑混凝土进行遮盖,避免破坏混凝土水分。

(三)混凝土的运输与泵送技术混凝土运输过程中也会收到温度等因素的影响,若是运输时的温度过高,或者运输距离过长都会造成混凝土的提前凝固,这样便会混凝土的建筑工作,因此混凝土的运输环节需要专门的进行调控,把控运输距离与运输温度都是有效的策略。现阶段常用的混凝土泵送技术可以有效环节运输难题,泵送技术还能对运输过来的混凝土进行再次搅拌,避免混凝土离析或者凝固等问题,为混凝土浇筑环节做好相应准备工作。

(四)混凝土浇筑施工混凝土浇筑施工前,应该检查振捣器是否可以正常的工作,同时振捣器也不能悬挂到钢筋结构上。混凝土需要在初凝前完成浇筑,如果存在初凝的问题,就要进行再次的强力搅拌处理,在达到流动性的要求之后,就能够开始入模施工。浇筑施工前如果发现已经存在离析的问题,就要进行再次搅拌处理之后以防止出现离析的问题。混凝土材料在吊斗口下落的高度不能超过2m,超出该尺寸极易导致材料出现变质的情况。浇筑高度一旦超出3m,就要立即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处理,要应用串筒、溜槽来处理这些问题。溜槽通常需要使用木板钉成,在表层铺设一层铁坡材料,确保水平倾角不能超过30°。串筒一般使用薄钢板制作而成,其单节长度控制在70mm左右,使用钩环进行连接,内部需要设置缓冲挡板结构。混凝土浇筑需要按照分层浇筑的方式,分层振捣施工,保证各个结构都能够达到要求。

(五)做好浇筑后的养护管理完成混凝土浇筑后,还需建立完善的混凝土养护体系,才能及时解决钢筋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如裂缝、破损等,并且還能降低混凝土浇筑的维护成本。而要做好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管理,首先就需采用减小混凝土内外部温度差的方式保持混凝土温度恒定,以避免其发生裂缝,另外,还需保证混凝土的湿润性和温度,可采用物理覆盖的方式,也即在混凝土表面覆盖潮湿的草帘和麻片,持续覆盖12h以上,亦能减少混凝土开裂概率。

三、 结束语

总之,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建设单位应结合新时期的技术标准与实际需求,对混凝土施工进行妥善处理,抓住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关键点,做好混凝土施工准备一直到养护管理中的每个细节工作,在本质上强化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施工质量,切实改善混凝土裂缝或强度低等问题,以便于为建设高质量高寿命建筑工程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海见.建筑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建设中的关键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22).

[2]李刺.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关键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32).

作者简介:任亚男,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关键技术混凝土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防雷关键技术在自动气象站系统中的应用探究
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关键技术研究
无人机集群作战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浅谈商品混凝土使用控制技术措施
混凝土早期变形对其耐久性的影响
自我修复的神奇混凝土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