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奇的汉字》看汉语言节目的青春态表达

2019-10-21 08:11李静
锦绣·上旬刊 2019年5期

李静

摘 要:《神奇的汉字》秉承湖南卫视的鲜明风格,以简短活泼的节目形态、恰到好处的星素结合、综艺化的环节设置、深入浅出的汉字讲解,改变了受众以往对汉语言节目的刻板印象,给汉语言传统文化节目注入了一股青春之风,做出了青春语态下的创新表达。

关键词:神奇的汉字;汉语言节目;青春态表达

今年9月的第三周是第22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近年来,说普通话,用规范字的意识在民众中逐步深入,为传播和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电视媒体推出了一系列的汉语言节目。如,河南卫视和爱奇艺联合打造的《汉字英雄》(2013年5月首播)、中央电视台、国家语委共同举办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2013年8月首播)、湖北广播电视台开办的《汉字解密》(2016年12月首播),这些节目通过电视、网站等大众媒介广泛传播,在挖掘汉语言文字魅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起到了良好的助推作用。今年6月,“快乐中国.青春我敢”的湖南卫视也推出了一档全新的8秒汉字比拼节目《神奇的汉字》,以其简短活泼的节目形态、恰到好处的星素结合、综艺化的环节设置、深入浅出的汉字讲解,给汉字节目注入了一股青春之风。

“瘦”——迈向实现节目年轻化的第一步

学生群体和年轻人是湖南卫视的核心受众。《神奇的汉字》在策划伊始即锁定频道的核心受众,充分关照了他们观看节目和视频的碎片化、移动端的习惯,摒弃了大型汉语言挑战节目动则90分钟的时长,将单期控制在了30分钟左右,每周一到周四,紧贴湖南卫视黄金档独播剧场播出。这一播出编排,一定程度上培养了看剧观众对汉语言节目的连带收视习惯。

以往,大型汉语言挑战节目包含的信息量极为丰富,很考参与者的记忆和背诵能力,但这些信息的屏幕呈现需要庞大的专家团队做支撑,对受众的接受能力也是个考验。如,出题难度越来越高,字越来越生僻,《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就出现了“瘰”“璺”“洁悫”等字词,远超普通受众的认知,节目也因而容易面临曲高和寡的境地。《神奇的汉字》在设计之初即注重节目在新媒体渠道传播的体现,简化了挑战的流程,缩短了单个参与者对抗的时间,在汉字题库的设计上也相当接地气,基本上为常用字,尽可能照顾到了学生群体的接受程度。同时,节目创作团队采用了综艺节目中常用的花字营造网感。主动“瘦身”后的汉字节目在形态上更为轻盈,更利于新媒体的传播,在通过视频网站收看节目时,容易产生随时点击、随时进入、在不经意间有所收获的收看体验。节目同步上线芒果TV,截至8月中旬的终极精英赛结束,《神奇的汉字》在芒果TV的播放量已超过5400万。

“鲜”——发挥新生代偶像艺人的引导力

刚过去的7月,发生了一件令人热血沸腾的娱乐事件。在顶级流量“小鲜肉”蔡徐坤的粉丝对“周杰伦微博数据那么差,为什么演唱会门票还难买?”的质疑下,出生于80、90后的“中老年”粉丝合力打榜,在短短几天内使周杰伦的微博超话破亿登顶。人民日报微博以《偶像会发光》为题对事件予以评论:“这不是代际冲突,更无关价值观断裂,而是一场联合致敬,寻找内心深处的寄托。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偶像,一个群体有一个群体的向往,向美好看齐,夯实审美坐标,岁月就无法带走我们的乡愁和坚守。”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偶像,健康的偶像会发光。从这个视角看,《神奇的汉字》启用胡一天、仝卓等新生代偶像艺人担任节目中红、蓝队的队长,直接参与汉字挑战,并带领素人参与者展开比拼,不仅拉升了收视率和点播量,更是将偶像放在恰当位置,巧妙运用他们对年轻受众的引导力,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举措。

节目中,仝卓发挥年轻优势,体现出反应快、有冲劲的特点;胡一天则沉稳淡然、暗地里做功课,不时给人以“这孩子确实读过书”的小惊喜……此外,节目设置了“声入人心”专场,将广受欢迎的“声入人心”男团的“小鲜肉”们聚集一堂,在比拼歌声之外挑战汉字知识,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这些新生代偶像艺人形象健康、富有活力,他们的参与,使宣扬汉字传统文化的节目生发出青春活泼的气质。

“乐”——强调综艺式环节设置的趣味感

汉字节目应具有认识、教化的功能,但一个节目如果只强调单方面的作用,难以长久维系吸引力,只有在认识、教化的同时融合审美、娱乐等多种功能,才能更好的实现传统文化的鲜活表达,呈现出不一样的味道。《神奇的汉字》青春之处还在于从欢乐感入手,以综艺式的环节设置为载体来推动节目的进程。如,红、蓝队长各自领衔,互放“狠话”;偶像艺人发挥自身优势,即兴表演;队员们对话轻松、幽默、有燃点;挑战时一一对垒,短短8秒反应,一局KO,输的一方将“享用”向后弹射出“门”的游戏惩罚等。类似两队PK和游戏惩罚的方式沿袭了湖南卫视王牌综艺节目《快乐大本营》的一贯做法,为年轻观众所熟知,节目因此自带综艺范儿,尤其是挑战失败者遭遇弹射时的各种瞬间反应,令人忍俊不禁,成为一大笑点。节目还特设了“德云社”专场、双胞胎专场、撞脸VS仿妆、广场舞阿姨VS篮球少年、空姐VS动姐等专场,通过参与者的身份变换,丰富节目元素,进一步营造出综艺式的欢乐氛围。如“德云社”相声演员群体参与的专场节目,在芒果TV的单期播放量超145万,远超其他专场,这与相声演员运用自身专长给节目增添的欢乐气氛是分不开的。

“趣”——展现汉字传统文化的生动性

《神奇的汉字》是挖掘汉字魅力,传递汉字优秀传统文化的节目,任何“有意思”“有趣味”的表现形式,歸根结底都在为更好的诠释和传播汉字传统文化的“有意义”而服务。在文化层面,节目设立了如“华夏衣冠”“广厦万间”“五彩斑斓”“清明上河图”等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主题,通过《汉字组装》《水落石出》《找出错字》《成语还原》《可逆词语》等板块展开两队PK,邀请了“ 幽默风趣的‘文字历史段子手”王磊、“全方位解读汉字 行走的汉字词典”郑贤章等专家现场讲解汉字知识点,并开展“随堂小测验”和参与者互动。如“华夏衣冠”主题中,专家王磊首先点明主题:“甲骨文中的衣字很有趣,是一个古人的上衣,能看出衣领,有交领的感觉。古代的衣服有很多的细节都有它的寓意,比如领子,汉族传统的服饰是右祍,右边的襟在里面。孔颖达说过‘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所以我们中国人,衣服不仅是衣服,是我们社会地位,甚至是文化归属的一种标志。”随后的“随堂小测验”中,队员们拿着代表古代服饰不同部位的“襟”“亵”“袂”“裔”等贴字,贴在蔡程昱所穿的传统汉服的对应位置上,再由专家一一点评解释。节目在深入浅出的表述和有趣的小游戏中,带着观众消化知识点,让人印象深刻。

节目还创作了特有的漫画形象,通过图解分析、动漫演绎等表现形式,用清晰的图解把汉字的结构分解开来,对汉字的字形、字义、字音、字源进行剖析;用有趣的漫画把汉字反映的背景故事演绎出来,使抽象的汉字变得形象、生动,既符合学生群体和年轻人的接受习惯,又做到了深入浅出、雅俗共赏。

《神奇的汉字》播出两个多月,取得了良好的收视和口碑。节目被广电总局确定为2019年重点文化创意扶持题材,受到总局监管中心《监管日报》的刊文表扬。当然,节目在乐与娱的把握上、在星与素的占比上还存在一些不稳定的现象。特别是一些高流量明星参与节目时,关注明星自身较多,无关逗乐较多,一定程度上冲淡了节目的文化主旨。但整体来说《神奇的汉字》秉承了湖南卫视的鲜明风格,改变了受众以往对汉语言节目的刻板印象,不失为汉语言文化节目在青春语态下的一次创新表达。

参考文献

[1]江山:《汉语言文化类电视节目研究——以<汉字解密>为例》,《新闻战线》2018.05(下)

[2]陈礼春:《湖南卫视<神奇的汉字>:寓教于乐,展现汉字文化神奇魅力》,《广电时评》2019年7月16日

[3]佘博睿:《拆解奇妙的汉字,每一笔都是故事》,《广电时评》2019年7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