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预科物理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2019-10-21 02:53王军张伶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45期
关键词:改革实践物理教学

王军 张伶

摘  要:目前,我国大学预科物理教学存在学生学习动机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低,教师对教改方案执行力度不够、对预科学生特殊性认识不到位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影响大学预科物理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积极探索适合大学预科物理教学的新方法、新模式势在必行。基于此,本文从大学预科物理教学概述入手,在分析了大学预科物理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几条大学预科物理教学改革的有效思路,希望能为促进大学预科物理教学水平提高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大学预科;物理教学;改革实践

一、大学预科物理教学概述

大学预科教育主要是指高等学校对未达到大学入学要求的学生开展的一种预备和补习教育。一般情况下,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大学后需要进行一年的预科,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另外,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具体情况,还会开设物理、数学、化学等其他科目的预科课程。通过对预科学生入学成绩的调查发现,预科学生普遍存在理科综合成绩、数学成绩较差的情况。针对这一现状,学校在大学预科物理教学过程中,普遍采取“以预为主、预补结合;分专业、分类、分层次开展物理教学”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物理基础的不同,为层次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学习要求和目标,以增强物理教学的针对性[1]。例如,在教学内容的安排方面通常会有所侧重,对于理工类专业的学生,要求学习的物理知识更深一些,对于医科类学生则可降低一些要求。

二、大学预科物理教学的现状

1.学生在学习中的困惑

一是缺乏明确的学习动机,学习积极性不高。大学预科生历经了三年高中阶段的拼搏,经过高考严格的筛选后进入大学,部分学生一下子没有了升学的压力,觉得只要进入大学就是进了“保险箱”,学习得过且过、怠慢消极,放松了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不能清醒地看待自己的专业,觉得预科物理课只是一门基础课程,没有太大用途,缺乏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

二是觉得物理课程太难,内容枯燥无味。预科班学生的基础水平普遍不高,且参差不齐。对于预科班的物理教材,大部分学生学习起来较为吃力,觉得枯燥无味,听不懂,学不会。

三是对大学教学环境不适应,不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在预科物理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仍希望教师像中学的教师一样缓慢、细致、反复地讲解,而缺乏自学的习惯和能力,学习缺乏主动性,学习上存在等靠心理。

2.教师教学中的困境

一是教师很难把握好执行教改方案的力度。尽管预科学生是根据专业进行的分班,并结合所学专业的不同要求设置了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再根据“预补结合”的教学原则开展教学,但在执行过程中还是会出现一些偏差。教师对预科教育规律的把握还不够准确,衔接性、过渡性的教学特色很难得到全面体现。

二是缺乏对预科学生特殊性的充分认识。预科物理教学存在教师单方面填鸭式教学,学生被灌输式学习的情况,教师缺乏对学生学习状况的充分了解。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双方互动的过程,学习物理这门课程确实有很大难度,假如教师不重视学生对授课情况的感受和接受能力,就很难收到良好的授课效果。

三是现代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的选择问题。随着教育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开始越来越多地应用电子教学课件,逐步取代了“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3]。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更倾向于选择传统教学模式,他们用黑板一笔一划地书写物理公式,一步一步推算演绎物理过程,虽导致教学过程死板生硬、枯燥乏味,但是这样一个过程可强化学生记忆,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三、大学预科物理教学的改革思考

1.优化教学内容,重视知识衔接

大学预科学习基本上采取一年制,但一小部分偏远地区学生的物理基础比较薄弱,高校针对这一部分学生设置了两年制预科学习。在大学预科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不同学习基础,开展因材施教的分层教学方法。例如,电磁学和力学两个模块的物理知识在理工科学生的专业学习中发挥着比较重要的作用,是需要重点讲解的部分。而目前针对预科班学生的物理教材缺乏针对性,没有结合预科学生的专业需求及学习特点,所以需不断优化大学预科物理课程的教学内容,重视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知识的衔接问题,编制能够针对性地满足大学预科学习要求的教案和讲义。

2.重视物理实验,培养动手能力

重视物理实验,做好物理实验对物理理论的掌握,物理规律的理解都有很大的帮助。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任何物理规律和理论都必须经受实践的验证。通过实验既可以重现重要的物理定律、定理的发现过程,又可以从中学习探索未知领域的科学思想方法,在实验中培养动手能力,提高觀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和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4]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实验前做好充分的预习准备,理解实验原理,设计好实验步骤,对实验的目的要十分明确。实验过程中认真观察出现的各种现象,仔细思考出现的原因,观察实验结果与理论推导是否一致?产生各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最后认真处理实验数据,总结实验结果。通过实验加深对理论的认识,达到提高物理学习能力的目的。实验是物理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它能反过来检验学生学习物理理论的情况,是物理学习的“调节剂”。教师可利用物理实验的方式,教会学生怎样将理论与实践进行很好的结合,在实践中更好地运用理论知识,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3.借助现代技术,丰富课堂教学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学预科学校应当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多多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开展物理教学,不断丰富预科物理课堂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效化解预科物理教学中理论性、逻辑性强导致的课堂教学枯燥乏味等问题[5]。例如,当前大部分的学校教室里都添加了投影设备,在预科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课件、多媒体等方式,给学生演示各种生活中的物理现象,通过声情并茂的动画、声音、图片等为学生展示物理原理及其应用,给学生们带来视觉、听觉方面的全方位直观感受,使他们能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加他们理解物理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4.丰富评价方法,多元评价指标

一是由单一结业考试向贯穿教学全过程的多元评价转变,增加单元评价、课堂评价和平时作业评价在考评中所占的比重,减少期末考试成绩所占比重,做到教学与评价相融合,真正发挥好评价的督促作用。二是增设面向素质和能力的考核项目,从单纯的考核知识向全面考核素质、知识和能力转变。三是从单纯进行闭卷考核向多样化考核转变。学生为应对闭卷考试,常常会对知识死记硬背,影响了学生发散式思维的发展,所以要多运用开卷、口试、讨论、半开卷等开放性的考核模式,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良性发展。

结语

总而言之,在大学预科物理教学过程中,可采取优化教学内容、重视知识衔接;重视物理实验,培养动手能力;借助现代技术、丰富课堂教学;丰富评价方法、多元评价指标等多种有效措施,切实提高大学预科物理教学水平,发挥物理预科课程的衔接作用,为学生今后的正课学习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胡雪兰,罗阳,马霁,等.法国工程师培养体系中预科物理教学的特点与启示[J].大学教育,2016(6):151-152.

[2]  姬琦.物理生活化在民族预科教学中的探索[J].才智,2015(28):154-154.

[3]  彭鸿喜,李芳平.关于少数民族预科物理教学的困惑与思考[J].神州,2019(20):203-203.

[4]  江兴方.物理实验,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1-5

猜你喜欢
改革实践物理教学
医学院校教学管理模式改革创新的实践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统一集中实习模式改革实践与反思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中解题能力的培养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美国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形式的嬗变与改革实践
《微生物与遗传育种》课程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