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算能力的思考

2019-10-21 02:53王洪亮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45期
关键词:运算能力策略探究初中数学

王洪亮

摘  要:初中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高低充分体现在其运算能力强弱上,因此,对于初中生而言,掌握数学运算能力是其学好数学的基本条件之一。因此,广大的一线教育者同胞们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提高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的重视程度。

关键词:初中数学;运算能力;策略探究

初中阶段的数学运算不同于小学阶段,小学阶段只是简单的对于数据进行简单加减乘除,而初中阶段更加注重于运算的规则和对变量的处理。教师要帮助学生完成计算能力的平稳过渡。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学生不重视计算,平时计算量小,导致考试时常出现计算错误。教师对此情况,要不断改变教学模式,促进小组合作竞争,使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切实有效的保证。

一、初中生运算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运算能力作为计算能力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既是学生应当掌握的基本数学能力,又是学习数学的必备基础,特别是当前初中数学的教学课本当中,大部分题目都涉及运算,因此,学生的运算能力影响乃至决定着学生们的学习质量。不仅数学学习概念的理解需要以计算做工具,解题思路、解题步骤以及题目结果都需要计算的参与才能完成,推导公式、分析问题也都需要计算,培养运算能力对于培养初中生数学学习能力大有裨益。

此外,笔者在实际的教学工作当中发现,学生们计算速度不够快,运算生疏的现象并不罕见,而且部分学生对于计算器等运算工具的过度依赖,导致了计算技巧的模糊和计算习惯的丢失,致使学生学习质量存在很大的差距。所以,对学生运算能力的加强和培养具有很强的必要性。

二、初中生数学运算能力弱的主要原因

1学生本身计算量少

初中生虽然有了一定的自控能力,但是对于重复性的机械计算,心里还存在一定抵触心理。在计算过程中,常用计算器和手机代替,从心底里没有加强对于计算的重视,导致自己在真正动手实践时,计算速度慢,准确率不足。

2计算本身存在一定复杂性

数学计算本身也存在着一定的復杂性,而初中阶段的计算更具有难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缺乏对于教材的深入研究。对于课本例题的归纳总结能力不足,导致学生一味的机械计算,没有明晰题目的本质,缺乏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缺少计算技巧的积累,对复杂的计算存在着一定的障碍心理。

三、提高初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措施

1提高对运算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改变以往教学观念

教师应当避免以往数学教学中的“填鸭式”教学法,而应该给足学生充分的思考、总结时间,帮助学生及时巩固新知。这就要求教师同胞们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自己对于运算能力的重视程度,给予学生以更多运算能力与运算技巧的练习机会。

2注重审题指导

在解题时,学生通常会出现错用方法的情况,原因是他们在对题意的理解不够准确,或者没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好。实际上,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数学方法和思想的培养非常重要。数学思想,包含的主要内容有分类讨论、整体代入、数形结合等思想,教师仅通过专题讲解是无法让学生对数学思想有充分掌握的,教师要把数学思想与平时的教学联系到一起。

3指导简化题目

在解题时,学生面对一些难度低但是过程复杂的运算时,解题正确率会非常低,该问题是普遍存在的,每次考试之后教师都会非常关注该问题。面对涉及很多知识点的题目,例如,将三角函数值、去括号、负指数等知识结合到一起命题,学生就非常容易出错。在初中数学中类似的题目非常普遍,学生需要基于自己的知识架构,综合多个知识点才可以顺利解题,如果学生对涉及的一些知识点没能很好地掌握,就可能无法将问题的正确答案求解出来,为了对学生的解题能力进行培养,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可以通过化整为零的方法,让学生对题目所包含的多个知识点进行分割,并通过分点的方式进行解决.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创编口诀,让学生的印象加深,进而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

4提高学生的学习和理解能力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数学老师不能一味强调学生的学习成绩。如果一味注重教学的成果,用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衡量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就不能很全面地反映老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的。数学老师要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学习的能力。此外,数学老师还需要引导学生把晦涩难懂的数学语言转化为文字语言,化繁为简才能做到举一反三。

学生只有充分地理解了题目意思之后,才能够很好地解决问题。初中的数学应用题解题的基础就是能够做好审题工作。初中数学应用题大部分来自生活实际,初中生的生活经验不十分充足,因此不能很好地理解数学应用题的真实目的。数学老师要加强对初中生的引导,帮助初中生理解数学应用题的实际用处。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数学老师可以组织一些数学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

5通过小组形式来加强学生的运算学习

在日常的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都是不同的,都会有着各自的特点,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在日常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在上课的过程中鼓励学生组成小组,并且向所有团队提出一些数学的运算问题,这样一来,所有学生就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探讨和研究,每一个学生的优势都可以被发挥出来。同时,每一个学生的弱项也可以在讨论的过程中得到提升,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更加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每一位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结精神都可以得到提高,而且运算解题的速度也会提高,大大提高了上课效率。在后续的回答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发现每一个小组整体能力的高低,这时初中数学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之间组成互助小组,由运算能力高的同学去帮助能力不强的学生。在这种互帮互助的过程中,整个班级的运算能力都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通过这种形式的学习,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将更多的运算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如果课上无法吸收,也可以在课下以小组的形式继续学习,这种方法会极大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一举多得。

结语

随着新课标的深入发展,初中数学的教学也越来越偏重于实际化和应用化,尤其是一些数学应用题更是以解决数学实际问题为主。面对当前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初中数学老师要从提高学生的学校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入手,要在初中阶段给学生的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帮助学生提高数学计算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昆华.教学中如何提高初初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策略[J].学周刊.2016(30):180-181.

[2]  江红波.提高初中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有效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2):41-41.

猜你喜欢
运算能力策略探究初中数学
浅论高中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
高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问题及策略
谈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
浅谈少先队员荣誉感、 责任心的培养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