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空间分布研究

2019-10-21 09:57恽剑平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2019年4期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空间分布城市化

恽剑平

摘要:采用RS以及GIS能夠获取土地使用结构,并以此为前提,来研究这些年以来一些地区的土地使用类型的数量变化情况和在空间当中的转移特点,同时融合所在地的地形特征,以此来对土地使用变化在空间当中的分布情况进行研究。通过调查结果能够发现:在城市化发展的形势下,建设用地的变化程度比较明显,能够达到188.47%;此外,由于地形条件的制约,导致土地转移出现在了耕地、林地等当中。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空间分布;城市化

土地利用在全球环境的可持续性建设当中具有非常突出的作用,人们在合理的运用和土地相关的自然资源以后,能够改善陆地的覆盖情况,另外,覆盖情况也能够全面决定区域水循环、环境质量的生产水平。这些年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取得了进步,在这样的背景下,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逐渐升级的土地使用冲突以及人地矛盾让我国耕地资源的使用效率进一步恶化;而且城市所采用的粗放经营模式,导致土地资源的进一步缺失,这些问题的出现,让人们慢慢的意识到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和其空间分布的重要意义。那么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的讨论一下相关的话题。

一、数据方法

(一)数据来源及其处理

在研究期间,使用的土地利用数据来自这些年以来的ETM*影像,时相通常在6月-9月的范围内,影像效果良好,同时遥感影像都源于地理空间数据云。另外,还可以采用DRDAS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借助谷歌高清卫星影像图,并通过对土地的使用形式和覆盖特点的研究,来给遥感影像采取目视判读,同时创建分类模型,把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细分成耕地、水体等多个种类,这样就能够获取这些年以来的土地利用图。采用Arcgis10.1来将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图进行数字化创建,然后采取空间叠加计算,以此来得到某个时期当中的土地利用种类转移矩阵,这样就能够展现各个时期土地使用种类的空间变化情况。

(二)研究方法

1、土地利用数量变化模型

该模型能够充分的体现出在所分析的时间段里,区域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和速度。我们主要是运用变化幅度模型来对一些地区的土地利用种类的数量具体情况来采取运算和研究。

2、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对土地利用类型采取转换和进行方向定量分析期间,最好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其可以充分的展现出土地利用变化的结构以及各种类之间的转移情况。数学发表式是:Sij=S11 S12...S1n,S12 S22... S2n,Sn1 Sn2...Snn

其中,Sij代表的是研究期间第i类土地往第j类转变的面积,i代表的是在刚开始进行研究的时候,土地利用种类,j代表的是研究工作快要结束的时候,土地利用种类,n代表的是土地利用种类的数量。

二、结果和分析

(一)土地利用结构和其变化特征

采用Arcgis10.1把分类整理之后的遥感影像图转变成土地利用矢量图,在通过认真的研究后,掌握了各个时期的土地利用种类的面积,然后以此作为前提,融入所使用的土地利用变化模型,这样就能够全面的掌握在某时代当中,当地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

此外通过各种地类在相应时期的分布状况能够看出:耕地以及林地是很多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在过去,两者所占据的面积很大,依次为44.41%以及33.42%;另外就是其余的用地,它们的占地面积能够达到16.96%;水体用地面积不大,只是占据3.15%。而到了这些年,土地、林地变成了土地使用的主要种类,两者依次占据总面积的37.66%以及28.97%;水体面积依然不是很大,只是占据6.35%。

(二)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转移

以下是这些年当中土地利用变化转移的具体情况:耕地面积为372.70km2,建设用地面积为41.06km2;林地面积为28.98km2;其他用地为72.12km2;水体57.87km2。

通过研究能够发现:在这些年当中,所有的土地利用种类都具有转入和转出的状况,而且其相互之间的转换面积量很大,这就充分的说明这些年当中,土地利用覆盖的空间变化还是很明显的,而且土地利用结构也正在调整的阶段。

对土地利用种类的转出面积情况进行分析能够了解到,林地>耕地>其他用地>水体;而要是对转入面积进行分析的话,则是其他用地>林地>水体>耕地。而要是根据土地利用类型转化的情况进行分析,在耕地转换成其他用地的时候,转换面积能够达到72.12km2,另外就是水体以及建设用地,转换面积能够达到57.85km2以及41.06km2;林地在转换成其他用地以后,面积则能够达到127.41km2,而其他的耕地的转换面积则是72.80km2;

(三)土地利用变化空间分布

1、 高程

人类活动离不开土地,而地形在土地当中属于极其主要的因子,会决定人类对土地的利用情况。不仅如此,通过研究还发现,其还能够限制土地利用变化的方向。其中,高程是地形的重要构成部分,其在土地利用当中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根据这些年土地利用种类转换格局的情况来看,在分析过程中,土地利用、覆盖情况普遍会出现在600m-1000m之间的高程当中。因为地理方位和交通情况的关系,通常土地利用变化主要是位于耕地-建设用地,海拔通常在600m-900m的高程之间,同时很多都位于山谷当中;而从耕地的可行性方面进行分析,土地利用变化主要位于林地-耕地,海拔通常在700m-900m的高程之间。

所以我们能够了解到:在600m-900m的高程范围里,能够对土地和建设用地之间造成最大的变化,此外就是在林地和耕地之间高程,由于会决定气压、空气密度的情况,会给人类平时的生活所可以达到的海拔高度起到重要作用,让人类的生活工作能够位于海拔、气温都非常合适的区域当中,也就是说土地利用/覆盖等情况主要会出现在高程当中。

2、坡度

和高程相同,坡度同样是地形的主要构成部分。根据很多地区的坡度状况能够了解到,在这些年当中,土地利用/覆盖辩护通常在0°到15°的坡度之间变化最明显,其次就是15°到35°之间,另外,如果坡度高于35°的话,那么区域变化程度将会降到最低。坡度如果在0°到15°之间,那么耕地-建设用地之间就会出现变化,而要是在15°和35°之间,那么林地、耕地以及其他用地之间就会出现变化。通过实际的调查情况能够看出,在城市化全面建设阶段,采用坡度不大的土地能够符合城市建设的需求,所以坡度在0°到15°之间的话,平缓的路段出现土地利用变化的情况会非常的明显。

三、结语:

我们主要是以遥感影像当做资料,并采用与RS以及GIS有关的技术来给其采取图像分类处理,从而获取土地利用结构图。同时,采用土地利用数量变化模型和转移矩阵,来对土地利用以及变化情况进行研究,之后根据高程、坡度等方面来对空间分布采取分析,这样就能够得出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空间分布的主要情况。

参考文献:

[1]孔福星,汪自胜.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移民安置区生态风险评价[J].农业科学研究,2018,39(03):38-43.

[2]邓超,陈志彪,陈志强.不同地形因子下的长汀县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J].亚热带水土保持,2018,30(02):1-5.

[3]阿布都沙拉木·吐鲁甫,买买提·沙吾提,依力亚斯江·努尔麦麦提,王敬哲.渭-库绿洲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蒸散量时空特征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54(03):340-347.

[4]朱龙. 基于RS-GIS的瑞昌市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8.

猜你喜欢
土地利用变化空间分布城市化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教学设计
白龟山湿地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及其来源分析
江苏省臭氧污染变化特征
贵州花江示范区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雕塑的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