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型肉毒素咬肌注射联合玻尿酸颏部注射填充微整形术重塑面下部1/3轮廓的临床手术效果观察

2019-10-21 08:03宋新云毛爱国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6期
关键词:肉毒素轮廓A型

宋新云 毛爱国

【摘  要】目的:評价A型肉毒素咬肌注射联合玻尿酸颏部注射填充微整形术重塑面下部1/3轮廓的临床手术效果。方法:将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50例面下部宽大畸形伴颏部短小患者应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对对照组实施A型肉毒素咬肌注射治疗,对试验组实施A型肉毒素咬肌注射联合玻尿酸颏部注射填充微整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满意度为92.00%,较对照组的68.00%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与对照组的4.00%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型肉毒素咬肌注射联合玻尿酸颏部注射填充微整形术重塑面下部1/3轮廓,效果好,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A型肉毒素;玻尿酸;微整形术;治疗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7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6-0164-02

伴随着医疗美容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美的追求也越来越强烈,医疗美容领域的手术方式也不断增多,各类型微整形术逐渐受到广大求美者的青睐。面下部宽大畸形伴颏部短小为整形治疗中较常见的面部问题,早期常用的微整治疗方法为A型肉毒素咬肌注射,近年来玻尿酸颏部注射填充也在该面部问题的整形治疗中得到应用。为明确上述两种治疗方法联合应用重塑面下部1/3轮廓的临床手术效果,我院开展本次研究,现进行以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求治于我院的50例面下部宽大畸形伴颏部短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抽签法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5例。对照组的男女比例为9:16,年龄22~36岁,平均(28.36±2.15)岁。试验组的男女比例为11:14,年龄22~38岁,平均(28.42±2.11)岁。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自愿性参与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A型肉毒素咬肌注射治疗。患者取仰卧位,2%利多卡因进行局部麻醉,嘱咐患者保持用力咀嚼的状态,注射器抽取A型肉毒素(50U),于患者咬肌突出的两点进行穿刺,成功后分别向皮下3、6、9、12点方向注入药物,术后嘱咐患者不要按压注射区域。

试验组:接受A型肉毒素咬肌注射联合玻尿酸颏部注射填充微整形术治疗。A型肉毒素咬肌注射治疗方法同对照组。玻尿酸颏部注射填充微整形术的具体步骤为:术前评估患者疼痛耐受程度,疼痛敏感者给予利多卡因膏外敷减轻疼痛,在手术区域做标记,注射器抽取玻尿酸,先于颏尖点和颏前点进行注射,一边注射一边退针,完成注射填充后,轻揉注射区域,使玻尿酸均匀分布。

1.3观察指标

比较试验组、对照组的治疗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治疗满意度评价标准:于治疗结束后3个月根据患者面部轮廓变化和自主感觉进行判定。满意:肉眼可见咬肌明显萎缩,皮下脂肪明显变薄,脸部线条柔和,患者无异常感受;较满意:咬肌有所萎缩,皮下脂肪稍薄,脸部线条柔和,但尚有改善空间,患者无异常感受;不满意:脸部轮廓几乎无明显变化,患者自觉有面部松弛等异常感受。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软件SPSS 25.0,计数资料组间差异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差异采用t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满意度比较

根据上述标准进行评价和数据统计,结果显示试验组的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中,共2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1例为皮肤松弛、下垂,1例为咀嚼时有酸痛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对照组中,仅1例患者出现面部僵硬,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两组该指标比较,x2=0.355,P=0.5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微整形术重塑面下部1/3轮廓,可使面部线条变得柔和,对于提升面部美观度具有较显著的效果,因此,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求美者的关注。咬合肌肥大和颏部短小为导致面下部1/3轮廓缺乏美观的主要原因,故在微整形治疗方面,主要为改善上述两点问题[1]。

咬合肌肥大的治疗早期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但通过实践发现,咬合肌血运、神经丰富,术中较易造成大量出血和神经损伤,安全性较差。A型肉毒素为由内毒杆菌产生的外毒素,研究发现其具有较强的神经毒性作用,注射后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的乙酰胆碱,可通过减少乙酰胆碱的释放,发挥改善肌肉收缩及局部皱纹的功效,适用于咬合肌肥大的微整形治疗[2]。颏部短小的治疗目前主要采用玻尿酸颏部注射填充。玻尿酸为主要存在于人体真皮组织和结缔组织中的粘多糖。早期大量国内外研究已经证实,该物质对水的亲和力高,注射后可发挥保湿、保持皮肤弹性的作用[3]。

本研究联合应用上述两种方法重塑患者面下部1/3轮廓,结果显示试验组的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均低于10%。由此得出,A型肉毒素咬肌注射联合玻尿酸颏部注射填充微整形术为适用于进行面下部1/3轮廓的微整形治疗方案,安全性较高,可在医疗美容领域得到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宋海金.A型肉毒素咬肌注射联合玻尿酸颏部注射填充微整形术重塑面下部1/3轮廓的临床手术效果观察[J].药品评价,2016,13(15):52-54.

[2]马艳,陆宏.A型肉毒素咬肌注射联合玻尿酸颏部注射填充微整形术重塑面下部1/3轮廓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疗美容,2017,7(04):6-8.

[3]刘琨.A型肉毒素咬肌注射联合玻尿酸颏部注射填充微整形术重塑面下部1/3轮廓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0):70-71.

作者简介:

宋新云(1987-12)男,汉,新疆克拉玛依市人,住院医师。主要研究方向:医学美容科。

猜你喜欢
肉毒素轮廓A型
验 血
跟踪导练(三)
打肉毒素治疗面肌痉挛靠谱吗
打肉毒素会影响胎儿吗
海外肉毒素购用须谨慎
A型血的人应选择什么样的食物
儿童筒笔画
创造早秋新轮廓
A型肉毒素在美容整形外科中的应用
如何辨别国外服装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