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常见激励方法的应用

2019-10-21 09:29董文波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45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董文波

摘  要: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思维方式都尚未成熟,在这一时期教师如果对学生加入有效的激励,那么学生的学习效果将会得到明显的增强。在目前阶段,尽管许多教师都已经认识到在小学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中采用激励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但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激励的方法尚且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作为小学教师,一定要对激励小学生的方法进行研究,本文就是根据个人多年教学经验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激励方法及应用策略进行的探索。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激励方法

引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常用的激励方法就是口头的表扬,但是这种激励方法并不能够有效地实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发挥主动性的作用。因此,在目前阶段小学数学教师要做的就是对激励学生的方法进行不断的探索,要针对目前阶段对学生进行激励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逐一解决这些问题,实现激励的有效性。当然,在此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实际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的发挥激励方法的正向促进作用。

一、激励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现状

在目前阶段,尽管小学教师也在对激励小学生学习的方法进行不断的探索,但是由于激励机制的不够完善已经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教师的激励方法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激励效果。往往体现为内容缺少实质性,激励方式比较滞后,以及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这三个方面。

(一)内容上缺少实质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提出,国家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都做出了一系列的要求,就是也在不断地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改进自身的教学方式,努力的实现课堂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和课堂内容的丰富性,但是对于激励方法来说,由于实施时间较短许多教师对有效的课堂激励方法并没有深入的研究,这就导致在激励方法方面仍然存在着内容缺少实质性的问题。许多教师会简单地把激励方法看作对学生进行口头上的表扬,他们会认为对学生进行口头表扬,就是对学生进行激励的方式,事实上这种做法是十分片面的也缺少了实质性。要想真正的实现激励措施的有效性,教师一定要将激励方法落到实处,要让学生切身地感受到自己作出某种行为之后教师心中的满意度,只有这样才能够促使学生在做出正确行为之后,沿着这个方向不断的前进。

(二)激励方式比较滞后

其次就是激励方式比较滞后。教师对学生的激励方式大多还停留在言语激励和物质奖励方面面,这在学生看来已经是十分平常的了,很难激起他们内心对学习的积极性。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导下,实现激励方式的与时俱进。

(三)缺乏激励措施

在激励方式方面存在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现阶段在小学教学中激励措施往往只停留在任课教师个人层面,在学校层面上并未形成有效的激励制度和奖励制度,这就导致激励制度不够长效化。

二、激励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策略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知道激励方法的运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采取适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激励,以求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和学习能力的增强。为此,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首先,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激励,其次,总是可以鼓勵学生适当的开展竞争,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此外,教师也可以采取评价激励措施,通过自身对学生的评价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来实现激励的目的。

(一)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激励

小组合作是新课程改革中提到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通过小组合作既能够让学生互相学习,实现优势互补从而获得能力的提高,也能够培养起学生的合作意识,这对学生日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有着巨大的帮助。对于教师来说,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也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激励。这主要体现在教师通过划分小组,让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一项任务,再对其进行表扬。当然,教师在划分小组时要考虑到小组成员之间的能力和个性差异,对于小组共同完成的任务一定要分工明确,这样教师才能够进行有效的激励。例如在学习统计和概率的时候,我就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对班级内学生的期中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对于在小组中积极表现的学生给予奖励。

(二)适当开展竞争

在班级中,教师也可以通过开展竞争来实现对学生的有效激励。小学生具备一定的竞争意识,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如果能够加以有效的指导,组织学生适当地开展竞争,就能够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进而促使学生不断努力,获得能力的提高。为此,教师可以适当的在班级内组织一些小比赛,让学生参与进来,实现良性竞争。通过比赛的形式来进行活动,学生的参与度和热情都会更高,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对于数学学科来说,在某一单元的内容讲解结束后,我就会组织一个小的数学竞赛,由于是以竞赛的形式来答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会特别高。

(三)采取评价激励措施

为了实现激励内容的有效性,教师可以在班级内设置“进步墙”,这个进步墙,就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激励的实质性事物。对于在课堂上不愿意发言的同学,教师可以积极地鼓励他们发言,在他们发言之后,将他们的照片贴在墙上。对于考试成绩进步较大的同学,教师也可以把他们的试卷展示在墙上。通过这种方式就实现了激励内容的实质性,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教师的激励措施。当然,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运用相对性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要看到学生在一段时间内行为发生的转变,而不是以一个固定的标准来评价学生,只有这样能够促进学生在评价激励的过程中不断地取得进步。

三、结语

经过科学研究发现,教师如果能够对学生采用恰当的激励措施,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都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因此,小学教师一定要格外关注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病事实适当的对小学生进行激励,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就获得自信心和自豪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中。

参考文献

[1]  田荣娥.浅谈小学数学高效教学策略[A].《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2015年1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现代教育教学探索》组委会:北京恒盛博雅国际文化交流中心,2015.

[2]  蒋志专.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励性评价的应用[J].内蒙古教育,2015(30):19.

[3]  庄俏萍.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价[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14):68.

[4]  李占文.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激励性评价的反思[J].学周刊,2011(32):125.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