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陕西关中地区渭南市的经济发展状况

2019-10-21 11:01赵蔚玮
青年生活 2019年21期
关键词:关中地区渭南市经济

赵蔚玮

摘要:渭南市地处陕西关中渭河平原东部,拥有较好的地理条件和人口优势,经济发展却落后于其它地级市。文章从工业基础、历史、行政区划分等几个方向分别阐述,提出加强政府有效引导,调整工业产业结构,实施农业品牌战略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渭南市 关中地区 经济

渭南位于陕西省关中市渭河平原东部,为陕西省人口第二大市。2018年,渭南市实现总产值1767.71亿元,同比增长7.1%。它在该省的地级城市中排名第五,位于西安、榆林、咸阳、宝鸡之后,汉中、延安、安康、商洛、铜川之前。不同于西安、宝鸡、咸阳境内具有大面积的山地,渭南位于八百里秦川最宽阔的地带,矿产资源丰富,人口众多,交通便利。

然而,最近两年渭南市与宝鸡,咸阳的经济形势差异越来越大,与紧随其后的汉中、延安市的距离越来越近。笔者将从以下几点分析渭南的经济发展情况。

一、农业、人口大市

渭南地势平坦,光照充足,雨量适宜,地处关中平原,具有发展农业的地理和资源优势。渭南市是传统的农业大市,总产值位于陕西省第一,产量占全省四分之一。此外,渭南市的粮食种植面积也是全省第一,被称为西北地区粮食产量第一大市,全市水果总面积也处于全省第二。与农业相比,渭南工业相对薄弱,下属的大部分县仍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全市呈现产业结构较低端的态势,工业产品主要是原煤、建材、水泥和钢铁等初级工业制品。经济强县高度依赖能源和矿产资源采掘与加工。有色金属、能源和化工等行业占比较高,装备制造业占比很低,产业结构不平衡。

县域工业经济普遍落后,严重制约了渭南市的经济总量。2018年,渭南市总产值1767.71亿元,居全省第五位。然而,渭南人口众多,人均GDP相对落后。渭南管辖的11个县区中有 6 个县区位于全省人均GDP排名第100-107位,经济状况不容乐观。

二、行政区划分

渭南市辖临渭区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东部,北邻蒲城县,南邻蓝田县,东邻华县、大荔县,西邻西安临潼、阎良区。渭南市的市区与西安较为接近,其它县市则与城区具有一定距离。

截至2018年,渭南市辖临渭区、华州区和7个县:潼关、大荔、合阳、澄城、白水、蒲城、富平。渭南市市委、市政府所在地为临渭区,仅距西安市不到60公里。这导致了渭南更多优势资源流出,中心城市作用较弱,对下属县的吸引力不足[1]。白水县与铜川市隔山相望,合阳县位于东北角,毗邻韩城市,富平县与西安距离更短,西禹高速修通后也缩短了大荔、蒲城县与西安市的距离。由上可见,渭南对几个下属辖县的辐射带动能力较低。渭南经济发展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行政区划分不合理[2],难以聚集行政区内资源。

三、历史问题

20世纪50年代,由于三门峡水库工程的建设,渭南曾被列为三门峡库区的淹没区。即使在政策调整后,渭南的工业建设也长期停滞不前。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没有在渭南地区部署重型工业,导致关中五市中渭南市的工业基础最弱。相反,在三线建设和一五计划时期的西安市、宝鸡市、咸阳市的工业建设初具规模,已经拥有大批电子、纺织及军工企业。在沿海城市产业转移之际,许多制造业落户了宝鸡和咸阳市,而渭南只能承担化工、建材等一些落后的产能。除此之外,在机械装备制造业方面渭南与宝鸡、咸阳仍有一定差距。渭南市的经济增长缓慢,第一产业较高,第二第三产业较弱也是一个原因。

四、环境问题

渭南煤矿资源丰富,煤炭产能严重过剩。另外,冬季渭南地区的空气污染较为严重,造成一定数量的人才流失。研究表明,环境污染水平与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具有较高的空间依赖性。产业结构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工业对大气污染的影响;二是城镇化水平对水体污染的影响[3]。每年环境污染的防治工作对渭南市的工业生产会产生较大影响。

渭南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结构现状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突出。渭南市的工业产值在2015年和2016年连续两年都在降低,在2017年时才回升到2014年的水平。三年期间渭南市的经济总量增长缓慢,几乎维持不变。在环境治理的同时,仍需继续进行产业结构改革[4],提高经济水平。

五、未来发展

渭南是农业大市,但仍非农业强市。未来可以继续利用自身的地域和资源优势,完善标准化质量指标体系,进行规模化农业生产。实施品牌战略,打造同州西瓜、蒲城酥梨、白水苹果等品牌,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特色农业可以优化地区农业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提升农产品区位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5]。

工业方面需要调整产业结构,进行产业转型升级,淘汰落后的过剩产能。可以积极联系西安,宝鸡,咸阳等优势产业和企业,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和互补性,共同延伸产业链,探索良好的合作机制和共同发展模式,实现关中跨区域产业协调发展。除此之外也可以利用大量人口和低劳动力成本来发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

渭南的工业多以能源化工为主,而新兴产业的注入,如新能源、新材料、3D打印等等,可以进行人才引进孵化,推动经济持续发展。2013年,渭南3D打印基地开始建设,2018年11月,渭南市投资7600万元进行新能源大数据中心项目的建设。新能源、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不仅是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重点支持产业,也是渭南市推進工业转型重点突破的五大产业之一,未来应持续关注。

新一轮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时,渭南在与宝鸡、咸阳的竞争处于下风,使得渭南的工业基础薄弱,导致经济落后。要改变近两年渭南经济增长较慢的局面需要从农业、工业、新兴产业等多个角度着手,优化产业结构,进行产业转型[6]。同时政府需要加强引导作用,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参考文献:

[1]张红侠,陈明.基于泰尔指数的渭南市区域经济差异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04):281-283+303.

[2]张鑫. 渭南地区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比较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

[3]曹石云,黄海军,吴丽秀.广西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的空间面板分析[J/OL].广西科技大学学报,2019(03):90-96.

[4]白俊燕,卫海燕,路春燕,赵琳.渭南市城市化水平和生态环境压力关系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26(12):28-32.

[5]蒙惠军,曹彬,田芳银,孙战育,刘亚萍.渭南市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14,42(03):228-232.

[6]刘英奎.渭南打造区域经济次中心经验借鉴[J].区域经济评论,2016(05):102-106.

猜你喜欢
关中地区渭南市经济
浅析关中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明器
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心:渭南市妇联、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心开展“感恩母亲 红心向党”诗歌诵读会活动
渭南市2020年Ⅳ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在华阴市举行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渭南淘汰2万余辆黄标车
关中流动重力测网的中小地震映震能力分析
陕西
谈陕西关中地区土葬与风水的农业基础
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履行契约行为的影响因素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