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润自然,灵动成长

2019-10-21 12:16孙艳红吕冬香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45期
关键词:生命幼儿园游戏

孙艳红 吕冬香

“自然缺失症”让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意识到自然教育应成为传统教育的补充。当今自然教育家约瑟夫.克奈尔创设的自然体验活动让参与者快乐而轻松地发觉自然的魅力和智慧。[1]同时,幼儿环境教育的目标更加彰显浸润式,倡导为儿童创造机会,让儿童在自然中体验惊喜、舒适和爱。[2]

幼儿自然游戏是幼儿在大自然中的自主性游戏。自然游戏倡导让幼儿走进自然,亲近大自然,感受自然,在自然环境自主游戏,探究创造。自然游戏是幼儿主导的活动,幼儿通过游戏与自然环境互动,自主探索,自我体验。幼儿在过程中积极表达,大胆表现,开放而愉悦地互动交流,不断学习、建构新的认知,获得非凡体验。

(一)自然生动

自然环境因其原生态特征为幼儿提供了多样、天然的游戏材料以及开阔而富有挑战性的活动空间。与人为的游戏环境相比,自然环境对幼儿的身体、认知以及社会性发展有着独特的意义。卢梭、裴斯泰洛奇、苏霍姆林斯基为代表的教育家都在倡导自然主义教育,陈鹤琴先生早在二三十年代就提出了“大自然是活教材”的主张。在教育中,让儿童接触大自然,与自然界的一切产生互动,儿童在自由探索的活动中获得成长。

幼儿与大自然有着与生俱来的亲近感,大自然不仅培养幼儿在观察中的耐心和仔细,也给予幼儿无限的想象空间,激发其对大自然的探究欲望,更让他们在探究中获得成长。让孩子接触花鸟鱼虫等真正的自然物,引发其创造性,自发生成游戏,与同伴互动,并获得愉悦体验。我们充分利用了幼儿园的自然环境开展活动,避免了刻意用一些标准的课程去改造孩子使他们成为那些标准化的好孩子。在真实的自然环境中,幼儿能恢复生命最初的本来面目,获得最珍贵的单纯、快乐和好奇。

走进自然,亲近自然,在自然中学习与成长。幼儿在与环境、材料的互动中,迁移已有经验,发现兴趣点,生成游戏活动。游戏既是幼儿与他人互动的活动,也是幼儿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自然环境适应和满足了幼儿的需要,环境的原生性、物种的多样性增强了幼儿游戏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感知大自然的教育。

(二)自主创造

游戏是幼儿的存在方式,是他们的生活内容,自由、自主和创造的游戏伴随着他们的生命成长。丰富的自然的教育环境,把生活、游戏与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幼儿通过多种感官在探索、体验、交往和表达的过程中学习,生成多种游戏活动。自然环境适应和满足了幼儿的需要。孩子们可以享受天然、广阔的游戏空间,在自由开放的自然环境中,激发创造性,生成自主游戏活动。

自然游戲过程中教师是观察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自然环境中,幼儿自主生成游戏活动,教师更多的是关注着,微笑着,肯定着,支持引导着,心情愉悦的感动着。教师不轻易去说教,没有具体说明,不提前限制要求,保护幼儿天然的创造性。教师做的更多是观察孩子们游戏过程中的言行,分析其原因与特点,探寻更有效的支持性策略,分享他们的想法,肯定他们的方法,表扬他们的积极与勇敢。幼儿是游戏的主人,让他们有机会挑战自己,展现自己,见证自己。

大自然展现着若隐若现的秘密,四季轮转的风景,幼儿徜徉于自由之境,有太多的惊奇、小心、发现、讨论,成长、感悟。曾经的一步一步,一点一滴,慢慢地缓缓地流进生命之初,为其生命点缀了光明亲善的底色。在游戏中,幼儿体验了自然给予人类的馈赠,观赏草木生长、虫鸟变迁,感受生命的节奏。没有置于外的教育目标,在探险的过程中,发现、交流、讨论、获取独属于自己的成长认知。

(三)自信热情

呼吸自然气息的孩子变得更加积极、主动,乐于表达表现,主动地发起活动,表达心中的渴求。大自然不仅培养了幼儿在观察中的耐心和仔细,也给予了幼儿无限的想象空间,激发其对大自然的探究欲望,更让他们在探究中获得了成长。

每次探险都会有不同的发现,产生不同的焦点;每一次走进都会有不一样的惊喜,引领点滴成长;每次游戏都会有不一样的欢呼,展现生命的独特。越来越多的孩子为了坚持自己的想法,敢于尝试验证;想要做得更好,变得越来越自信。大自然的秘密一点一点地被孩子们挖掘,沐浴在大自然怀抱中的孩子,活力四射,想象丰富,思维发散,勇气倍增,自信无限。孩子们通过与大自然的接触,实现自我教育,涌动着对自然的热爱。

幼儿园的课程应充满游戏的轻松与快乐,充满儿童的好奇与想象,而具有生命气息的大自然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大自然里,孩子在玩中学,学中乐,享受大自然的教育。儿童自由伸展生命的张力,做快乐游戏的孩子。在课程游戏化项目推进中,我们正在深入开展幼儿园课程的改革和实践,对现有课程进行优化和完善,提高其适宜性与有效性。“自然生动、自主创造、自信热情”的课程理念是将自然教育思想转变为教育实践的方向标。我园将借助自然游戏的研究,不断总结提炼经验,拓展改革的思路,真正让幼儿园课程更符合本园的实际,更具游戏精神,更加有效,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美)约瑟夫.克奈尔著;张琦,吕剑译.共享自然[M].武汉:湖北科技技术出版社,2018.3

[2]  (美)帕蒂.伯恩. 塞利著;肖凤秋译.儿童自然体验活动指南[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6

作者简介:孙艳红,女,1989.02,盐城市滨海县人,一级教师,教师,南京市江宁区周岗幼儿园。

吕冬香,女,1970.12,南京市江宁区人,一级教师,园长,南京市江宁区周岗幼儿园。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立项课题“基于探究性学习的幼儿自然游戏开发与实施的研究”(课题编号:XC-c/2016/27)的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生命幼儿园游戏
爱“上”幼儿园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