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2019-10-21 12:16罗指涛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45期
关键词:语文素养新课标学习兴趣

罗指涛

摘  要:从课内联系拓展到课外,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个性。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最基本的保障。把新课标落实到实处,首先要做的是静下心来多读点书,多点文化沉淀,超于教材的分析、教法的选择,而有了一股风力气势,抓得住学生,吸引的了学生,然后才能谈得上真正有效。

关键词:学习兴趣;语文素养;新课标

当下语文教育陷入一种低效,被遗忘的境地,被多数学生无辜地视为众多学科中的“鸡肋”。众所周知,学生语文整体素质提高,主要依赖平时积累,厚积薄发,循序渐进。因付出的热情往往得不到及时的回报,而产生负面作用的影响,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尴尬。

语文没有了情趣、文学、审美、情 感 的“追求”,语文学与不学一个样,由于学科特点,语文成绩得高分不易,语文在考试中争不了更多考分,不如学数学见效,而真正热爱的语文学生不多,难于持之于恒坚守,导致小学语文学习在学生心理上的地位堪忧,语文课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衍生出当前语文教育教学突出的弊端现状:语文课堂教学效益差,学生厌学情绪严重。如何改变现状,让学生重新热爱和审视这门母语,这是摆在当前语文教学工作者面前一个现实难题。我认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小学语文教学走出尴尬的一条途径。有效课堂教学是通过教师的有效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高效率地促进学生全面进步和全面发展的教学过程。那么到底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共同预习,教师静心阅读裁剪教材,让学生预习明确方向我们老师明白,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人;课堂主体是学生,引导是老师,倘若不属于学生,课堂与老师则没有了存在的价值。

在课堂上,不是要求学生来适应老师,而是现在我们要去适应学生,服务于学生的学,老师的教学行为取决于学生的学习需要。这就要求,老师要融入学生的学习之中,体验洞察学生的学习状态。了解学情,以学定教。备教案,备学生,备学情,做到心中有数。备教材,就要用活教材,整合资源,创生开放性的语文课程。我们知道,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我们的教学应该跳出教材,对教材做灵活变通的重组或增删。可以在宏观上驾驭课程,构建自己的阅读教学系列,写作教学系列。还可以选用文化内涵丰富、深厚的文章或文学作品,从课内联系拓展到课外,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个性。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最基本的保障。把新课标落实到实处,首先要做的是静下心来多读点书,多点文化沉淀,超于教材的分析、教法的选择,而有了一股风力气势,抓得住学生,吸引的了学生,然后才能谈得上真正有效。当然,教师也要给学生一个方向,课前也要做好必要的准备。我一般会在上新课前,参考教材与教辅,依据我教学设计,抛出课文的重难点,提出一两个大问题,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先走一步。避免课堂变成教师一言堂,让学生能够和教师一起合作探究。

二、大局着意,教学目标与环节相辅相生,让学生渐次有整体感自身准备好,一堂优质有效课还得在大局上有重高屋建瓴把握,设计好教学目标,做到有的放矢。让学生每节课都有整体感,渐次形成作品和学科的系统。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所要达到的标准、规定和设想它在指引教学方向,指导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运用,激励学生学习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它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在教学活动中具有定向的作用,课堂上的一切活动应围绕目标进行。可事实并非如此,很多时候,仅仅作为一种形式,与具体的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成两张皮,形同虚设。一篇文章可以讲解的内容很多,但是我们一定要明确本篇文章、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如果要几课时教完,每一课时都要相对独立完整,有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有自成体系的教学内容,

有完整有致的教学流程,做到有的放矢,减少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而学生呢,才有实实在在的知能收益。那种兴之所至的即兴发挥不宜做作,不利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整体的才能牵一发动全身,提纲挈领。一个单元、一篇课文、一节课,都有其系统和结构,我们要做的是通过每一节课,帮助学生去梳理建构知识的内在层次和逻辑感,确立整体感。完善全面的语文能力建构,避免出现残缺,支离的、随意的、功利性的教学环节,让教学目标与教学环节不脱节,做到相辅相成,提高有效性。

三.要把握好三个关系

1.教与学的关系

新课程改革,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任务主要是“导”,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指导学生怎样学习,辅导学生高效学习。千万不可教师一言堂,满堂灌,学生做听众和抄写员。

2.讲与练的关系

课堂教学要精讲多练,注重当堂知识当堂消化,把大量的空间和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自由支配,做学习的真正主人。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可灵活调整讲授时间。在布置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时,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做到精心设计,数量要精,质量要高。加强作业的管理与指导,避免超负荷、重复性、低水平的作业,给每个学生留有充分自主发展的余地,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由之路。

3.全体与个体差异的关系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在学习、能力等方面个别差异,在教学目标、课堂提问、分组讨论、课堂练习、课外作业等方面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特别是对学习后进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要给予更多的关注,要给予他们发言和活动的机会,对他们取得的点滴进步给予及时肯定,而不能让后进生在课堂上只当配角和观众。

四.适当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们必须因材施教,适当运用多媒体及网络教学手段。如一些短语句式无论你怎么讲他就是听不懂。…那么…那么等。老师最头疼的了,而利用多媒体课件在屏幕上呈现“动画”,学生一目了然。这过程既提高了学生积极性,又便于学生长久记忆。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学生成绩好﹑有的成绩差,究其原因是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问题。现代小学生大多在衣食无忧中长大,加上部分学生父母外出打工,缺乏父母的管教,放任学习,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逐渐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学习逐步转变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大胆让学生自学、讨论、评价、归纳,然后由教师引导学生形成自觉学习、独立思考、按时复习的好习惯。只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真正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是否高效自然也主要看学生学习的效果。课后帮辅,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部分学生學习中的薄弱环节进行监控、补救。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颇多,教师多研究、多投入;要研究课标,提高学习兴趣,融洽师生关系,优化课堂结构,狠抓落实,始终是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只要付诸具体行动,持之以恒,我们的教学就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炳亭.《高效课堂22条》.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9.02

[2]  刘清法.《五环高效教学法》.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1.08

[3]  陈大伟.《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反思与改进》. 2007.05

[4]  曲艳平.《强化学法指导,构建高效课堂》. 2010.01

猜你喜欢
语文素养新课标学习兴趣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