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中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

2019-10-21 12:16曹少波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45期
关键词:电力企业

摘  要:实现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对于电力行业的发展有明显优势,也是电力行业应对发展新形势的重要举措,但这也成为当前很多电力企业发展中仍然面对的突出问题。从电力企业运营方面来看,促进自动化运行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助推电力行业的发展,成为电力企业的内动力与发展方向。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电力企业中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企业;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

引言

配电网是电网与用户之间的桥梁,同时也是电力用户供电终端,由于用户量庞大且复杂从而使得配电网十分繁复,做好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将有助于提升电网配电的安全性与效率。借助于配电自动化技术强大的信息采集与数据分析能力与自动化调配能力,配电自动化运维人员能够方便的对配电网进行调配管理,在提高配电网运行效率的同时保障配电网的安全运行。本文在分析配电自动化技术特点的基础上对其在配电系统的应用功能、应用原则及应用方式进行了分析介绍,在保障电力供应的同时提高电力供应质量。

1、配电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网中应用的必要性

配电网是电力供应体系中的重要一环,现代供电电力系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影响电力的供应保障。尤其是现代电力需求不断增长的今天,庞大的电力需求将进一步加大电力供应保障、调配的难度。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将有助于提高配电网运行的效率和运行的可靠性,借助于配电自动化技术能够在减少配电网人力投入的同时提升配电网运行的效率与运行的可靠性,避免一些人为因素或是其他因素所导致的用电故障或是在故障发生时及时帮助故障的排查和诊断。现代配电供应保障体系将更加复杂,需要在配电自动化技术领域加大投入,提高配电自动化技术的信息化、自动化以及可靠性和效率等方面的水平,以使得配电自动化技术能够在配电领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2、电力企业中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2.1配电自动化技术管理制度不完善

配电自动化技术涉及的人力资源体系、管理制度体系不够健全,在管理中还存在诸多的细节问题,导致自动化配电设备的装配率不符合地区电网的发展趋势,无法提升电力能源的日产量和供应质量。此外,配电自动化技术管理制度不完善,配电人员的素质水平参差不齐,配电自动化技术管理和设备管理秩序混乱,无法发挥出配电自动化技术的真实水平,严重阻碍了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2配电自动化设备落后

在電网配电建设过程中,对配电线路的分段管理目标不够明确,线路连接之间的配电自动化程度不高,设备的更新速度较为缓慢,不同地区的设备水平参差不齐,影响了配电生产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2.3电力企业输配电工作人员管理意识存在弊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国家对电力资源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但是现在电力企业在思想管理上存在意识不强,从而使得企业的员工对企业所实行的经营理念认识不佳。

3、提高电力企业中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的有效策略

3.1吸收先进的配电自动化技术

目前,我国配电生产管理中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自动化设备与自动化技术水平不能有效结在一起,无法提升配电生产管理工作的水平。在配电自动化技术应用过程中,要对配电生产体系和管理模式进程进行优化、改进和创新,加快配电自动化设备的更新速度和应用效率,为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快速普及打下坚实基础。

3.2有效应对用电高峰期,确保电力传输的稳定性

通常情况下,每年在夏季和冬季属于用电高峰期,因为人们对电能需求量突然增大,很容易出现电力短缺的问题,这也是当前电力行业发展中值得重视的问题。为此,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应该重点考虑用电高峰期问题,采取有效手段保证高峰期用电的稳定性,比如自动化运行技术,可以实现对各项参数的实时监测与分析,合理控制电能传输以及供电过程中设备的运行故障分析与维护等,从而保证电能传输的正常进行,满足人们高峰期用电需求。

3.3引进专业技术人才。针对当前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专

业技术人才不足的问题,必须加大人才引进机制的实施,为电力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保障。而且对于电力企业人才流失严重的情况,管理者应该进行反思,从薪资待遇、福利等多方面制定激励机制,减少人才流失率;对于企业中现有的优秀人才加强专业技能与知识的培训,学习自动化运行技术以及方法,组建优秀的人才队伍。另外,电力企业可以与高校进行合作,培养从事电力工作的专业人才,实现互利共赢,促进电力企业的长久发展。

3.4增强管理人员的思想意识,提高管理水平

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离不开企业领导人的正确方针,必须加强企业领导人的思想意识,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基于我国的经济发展现状,从计划经济状态逐渐转换为市场经济状态,在电力企业领域的发展也得到行业的改革。电力企业的发展,由传统的管理模式转换为先进制的自动化管理模式,进一步提高电力企业在市场经济的核心竞争力。为此,企业必须加强领导人员的管理水平以及思想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思想。提高领导人员的管理意识和思想水平,能够促进电力企业在未来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处于长久处于不可替代的地位。另外,企业的发展还需要充分结合国家的政策以及电力资源市场的发展,积极借助西方先进生产技术,比如,自动化技术来对企业的生产模式进行改革,从而促进企业的经济效益。除此之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先进的管理水平,进一步促进员工的生产积极性,使得自动化技术在输配电与用电工程中发挥巨大作用。

结束语

由于全球化时代的发展,电力资源在未来经济市场的发展面临较严峻的考验和机遇。只有有效的提高和利用现代智能自动化技术,才能够促进电力资源在输配电及用电工程方面的改革。只有这样才能够进一步降低电力资源的生产成本,从而保证用户用电的安全水平,促进企业的经济效益,为电力输送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邓有良.电力企业中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J].南方农机,2018,49(24):111.

[2]  蔡连斌.电力企业中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J].科技视界,2017(22):179+175.

[3]  张清平,朱婵.浅谈电力企业中输配电及用电工程的自动化运行[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34):162-163.

作者简介:曹少波,男,汉,陕西临潼,19860402,发电厂及电力系统,陕西有色榆林新材料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电分公司。

猜你喜欢
电力企业
电力企业成本精益化管理提升研究
电力企业消防安全管理
电力物资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电力企业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思路研究
电力企业办公自动化建设的必要性
论电力企业资金管理与控制
电力企业经营管理措施和策略
电力企业管理的创新途径分析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电力企业从严治党工作
新时期电力企业经营管理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