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与策略研究

2019-10-21 14:41吴长红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45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成长途径

吴长红

摘  要:目前,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使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要求越来越高,社会的期望也迫使教师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而课程改革给学校带来的最大挑战莫过于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挑战,教育事业改革成败取决于教师的发展,教师发展也成为提高学校办学水平的关键。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成长;途径

引言

语文学科不仅作为一门学科出现在学校教育中,还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又渗透在实际的生活中。语文学科不仅是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基础。语文教师比其他学科教师面临的发展压力更大一些。新课程改革要求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的联系,实现课程的生活化、社会化。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教育改革必然产生对教师职业专业发展的期待。

1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现状

1.1学历层次状况

调研发现,调研对象的初始学历普遍较低,中师毕业的超过八成,最高学历中本科毕业的不足两成;最高学历为大专和本科的小学语文教师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近八成。获得最高学历主要通过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络学院和函授等方式,多数人的动因是为了提高学历层次,而不是为了满足自身专业发展的需要。非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教师,是被动(所在学校安排)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

1.2职后教育状况

调研发现,在教师培训和教科研方面,三类学校的小学语文教师虽全部参加,但教科研方面城区小学的参与率高于乡镇中心小学,村小的参与率为零。多数教师被动参加研训,往往是“参加”而不“参与”;从事教科研的极少数教师,都是县级及以上骨干教师,自觉性强,经常外出培训,是教学研究的骨干力量,拥有一定的研究成果。

2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与策略

2.1主动接触吸收外来知识,更新语文教师知识结构

教育在不断变革,学生在不断变化,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师要想做到不用陈旧的知识来教育今天的学生,就要主动加强对外来知识的接触、学习与吸收,来不断更新自己的语文知识结构。这是一名教师避免落后于时代的不二法门。现在教育变革提倡教师终身学习,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專业培训,为此,教育经费预算中还安排了专门的培训经费,这就为我们教师走出校门,深入高校或培训机构等吸收新知识、接受新理念提供了方便。站在职业的角度,小学语文教师要想加强对外来知识的吸收,可通过参加学科专题讲座、学术研讨会、短期课程培训或到高等院校进修等方式,接触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新的语文知识体系和小学语文发展变革等内容。譬如学科专题讲座,主讲的都是专家教授、名家名师,讲座内容专业性强,内涵丰富,对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有着很强的引领作用。我曾经聆听过徐承芸老师的《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有效策略》讲座,接触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最前沿理念,学习了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的几种模式,意识到阅读习惯和阅读环境对学生所起的关键作用。我也曾听过金传富老师的《小学语文写字技能与策略》的专题报告,认识到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关键地位,意识到要提升学生的写字水平,语文教师本身也要具有相当的书法素养,因为教师的书写水平对学生会起到重要的榜样示范作用。

2.2积极参与校本教研活动,提升语文教师专业素养

除了要创造机会“走出去”,主动接触最前沿的教育教学理念外,小学语文教师还应积极参与校本教研活动,来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语文专业素养。现在的学校,普遍注重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如近两个学年,我所在学校的语文科组就组织了“青蓝工程———传帮带”活动、“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课题研究、“听—说—评”教学研讨活动、优秀录像课例观看和教学理论集中学习等系列校本教研活动。这些校本教研活动的顺利开展,对学校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学水平都起到较大的提升作用。作为一名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中年语文教师,早在2014年,学校就安排我和另外几位名师组成“师傅团”,对青年语文教师林老师开展“传帮带”结对帮扶工作。结对后,我们几位与林老师经常互相听课,帮她备课、修改教学设计,细化公开课环节,课后一起总结、反思不足。一年下来,林老师的课堂驾驭水平显著提升,多次在区或街道的公开课中荣获一等奖,成为同一批到校任教的教师中最早“站稳讲台”的教师,而我也在对林老师的“传帮带”过程中学到了不少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达到了师徒共成长的理想境界。

2.3提升自身素质

《易经》中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向我们呈现了不断更新、创新的意义。一名教师专业成长的历程是:新任教师-合格教师-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刚参加工作的新任老师,能够正常上课,学习各种规范。在一段时间的实践中,逐步成长为合格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学习,并结合理论学习进行实践的研究,有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较高的理论水平、一定的研究能力,才是研究型教师。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教育风格,有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并有一定影响力的名师,就是专家型教师。在教师的日常工作中,在教龄的不断增长中,教师本身就在自然地发展着,成长着。另一方面,作为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专业能力,还要有专业道德。特别是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强,整合性强的学科。语文教师要由学科型教师转换为综合型教师,不仅懂本学科的知识,也要懂与本学科相关的内容。在课堂上不仅能说,也能唱、能画,充分展示一个综合型教师的特点。学无止境,而学会怎么教更是没有止境。

结束语

总而言之,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加强专业自觉,做到主动吸收外来知识,积极参加校本教研活动,再加上经常性的教学反思,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使自己的知识储备永葆鲜活状态,何愁教不好今天的学生。

参考文献

[1]  秦劼.让网络成为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沃土[J].江苏教育研究,2017,(31):28-30.

[2]  杜虹.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感与悟[J].师道,2018,(01):36.

[3]  刘燕楠,范颖.语文教师专业成长有效途径之探究[J].时代教育,2018(7).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成长途径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网络研修与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师要敢于成为“鉴赏”自己课堂的“勇者”
浅谈中职校新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
当前小学语文教师能力浅议
用“分拆”法探索数列不等式放缩裂项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