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整改研究

2019-10-21 18:26刘斐
理财·财经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高校

刘斐

摘 要:本文针对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整改不到位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并从充分利用审计结果、建立审计整改的部门联动机制、提高高校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加强审计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加强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整改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审计整改

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已开展多年,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提高高校资金使用效率、加强内部管理、推进干部廉政建设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但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仍然存在财务、资产、内控等管理不规范的问题,且一些问题屡审屡犯,究其原因,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审计整改不到位,审计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一、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整改不到位的原因分析

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整改确实面临一些复杂的环境和因素,其无法有效落实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审计结果运用不充分

根据相关规定,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应作为领导干部考核、任职、奖惩等的重要依据,但目前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仍以离任为主,往往先离任再审计,没有将审计结果作为考核干部的评判依据,造成部分离任干部对审计整改不够重视,而新任干部又对审计问题不够了解,进而敷衍整改。

(二)部门联动不够

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问题整改往往需要组织、人事、纪检、财务、学生相关部处等多个部门协调解决,但目前大多数高校并未建立相关的审计整改部门联动机制,仅仅依靠被审计单位的自查和审计部门的监督无法对一些涉及学校管理层面的问题进行彻底有效的整改,这也造成了审计发现的一些问题逐年累积变成历史遗留问题。

(三)审计力量不足,对审计整改的监督不到位

近年来,虽然越来越多的高校已设立了独立的内审机构,但仍有多数高校的审计部门是和纪检、监察等部门合署办公的,并且审计人员的编制有限,在审计力量不足的情况下,面对日益繁重的审计任务,能按时完成审计计划已属不易,审计人员无时间精力再对后续的审计问题整改进行监督和督促。另外,还有部分审计人员对审计整改的认识不足,认为完成审计报告就已结束审计,尚未意识到审计整改也是整个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审计建议的可执行性不强

目前,高校领导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中提出的审计问题仍存在描述不清、挖掘不深等问题,从而导致提出的审计建议相对笼统,可执行性不强。另外,在委托社会中介机构的情况下,社会审计人员对高校内部管理情况不够熟悉,在内审人员审核不够严格的情况下,其容易提出对高校不适用、可操作性不强的审计建议。

二、加强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整改的对策

(一)充分利用审计结果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9年7月印发了《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明确规定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以及整改情况作为考核、任免、奖惩被审计领导干部的重要参考。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以及审计整改报告应当归入被审计领导干部本人档案。同时还明确了有关主管部门分别应该如何运用审计结果、被审计领导干部及其所在单位应当如何整改以及以适当方式通报或公告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对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等。此外,规定里还强调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以任职期间审计为主。

基于此,高校应严格按照国家规定,逐步加大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比重,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的时效性,为组织和人事部门更好地利用审计结果提供依据。高校应对照本校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整改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逐步公开审计结果,并将审计结果纳入考核干部指标,使领导干部更加重视经济责任审计,重视审计问题的整改,使一些问题从源头上得以解决,从而进一步推进干部的廉政建设。

(二)建立审计整改的部门联动机制

教育部2017年制定发布了《教育部经济责任审计整改工作办法》,对审计整改的责任主体、跟踪检查、整改督查、整改会商机制、联动机制等作出了明确规定。高校应按要求建立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整改的部门联动机制,形成被审计单位认真积极完成审计整改,组织、人事部门推动和促进审计整改,审计部门监督和检查审计整改,相关业务部门配合督促完成审计整改的有效联动机制。各部门应加强配合沟通,将审计整改揭示的一些普遍性、共性问题以及历史遗留问题和其他疑难问题进行会商,尽量杜绝类似问题再次发生,将整改工作落到实处,使审计整改作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最后一个环节,充分发挥其提升高校内部管理水平的实质作用。

(三)提高高校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加强审计队伍建设

《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要求高等学校应当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本规定,实行内部审计制度,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机构在学校主要负责人的领导下,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上级部门和本校的规章制度,独立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对学校主要负责人负责并报告工作,同时接受国家审计机关和上级主管部门内部审计机构的业务指导与检查。高校应采取措施落实上述规定,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提升内部审计的地位,并直接受主要负责人的领导或授权,从而保障独立有效地行使審计职权,提高审计质量。

高校要进一步优化高校审计队伍结构,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培训。对于改善审计队伍结构,应注重从专业、职称、年龄、学历等方面合理配比,取长补短,从而最大程度发挥不同审计人员的优势,壮大审计队伍;培训内容不仅要有审计理论学习,而且要重点突出审计实务的培训,提高审计人员的审计能力。另外,上级审计机关也应多组织相关的业务培训,帮助高校加强内部审计队伍的建设。只有人员充足、实战经验丰富的审计队伍才能更好地发挥监督检查审计整改的职能,从而站在被审计单位的角度提出更具实质性、可操作性强的审计建议,帮助被审计部门将审计整改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监督服务并举的作用。

三、结语

随着国家对审计工作愈加重视,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只有将审计整改工作落到实处,才能更好地形成经济责任审计的闭环,充分提高审计的效果。而如果各职能部门都能通力合作,审计整改工作将会很快取得明显成效,高校内部审计监督与服务并举的职能目标也将更快实现。

参考文献

[1]刘飞宇.关于加强高校内部审计整改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国国际财经,2018(1):109.

[2]李露.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问题及对策研究[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5):22-24.

[3]管颖妍.内部管理视角下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研究[J].中国总会计师,2019(10):90-91.

猜你喜欢
经济责任审计高校
浅析经济责任审计的问题及对策
经济责任审计发挥国家治理作用的实现路径
论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及风险控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新形势下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方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