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9-10-21 18:26徐长建
理财·财经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财务风险电力企业内部控制

徐长建

摘 要:为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对电力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问题与对策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企业常见的财务风险类型,其次对内部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重点从内部控制制度、方式、技术以及模式四方面出发,针对不同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电力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

电力企业长期运行的过程中,发生财务风险的几率较高。如未给予预防,容易导致企业竞争力下降。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部分电力企业仍存在风险内部控制水平低的问题。长此以往,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极易受到阻碍。可见,对电力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问题进行研究极为必要。

一、电力企业财务风险常见类型

营运风险、现金流量风险、投资风险、融资风险等,是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的常见类型。营运风险是众多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表现为税前利润不稳定,如未解决,会导致企业营运资金缺乏,流动资产数量下降,阻碍企业长远、稳定运行。电力企业的融资方式以股权融资、银行融资为主,如融资方式为前者,当营运风险产生时,股东的利益将受到严重的威胁,企业吸引投资的能力及偿债能力也将有所下降,严重可导致企业破产。此外,电力费用逾期缴纳的风险,在电力企业运行中同样较为常见。近年来,随着居民用电量不断增加,电力企业规模也不断扩大,财务风险管理难度显著提升。加强对财务风险的内部控制,已成为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

二、电力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问题

(一)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是电力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具体体现在责任制未落实、奖惩机制缺乏灵活性等方面。目前,部分电力企业财务部门仍“独揽大权”,负责对财务数据进行统计,财务人员之间缺乏监督。一旦发生财务风险,工作人员间容易出现相互推诿的现象。受其影响,企业难以明确追究责任,风险难以有效减少。奖惩机制不灵活,会导致财务人员失去工作积极性及动力,对内部控制质量的提升同样不利。

(二)内部控制方式亟待调整

电力企业所采取的常规内部控制措施,均需由财务人员自行实施。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以及电力用户数量的增加,财务数据的处理难度不断提升。在传统的内部控制方式下,财务人员的工作难度及强度均较高。一旦工作失误,部分风险将难以被及时发现,企业的损失也会有所增加。要求财务部门以外的员工参与到财务风险内部控制过程中,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这对企业内部控制水平以及控制效率的提升均有积极意义。

(三)风险控制技术水平低

传统的电力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方法以人工控制为主,错误率高,风险预防效果不尽人意。信息化时代下,计算机以及相关信息化系统逐渐被普及应用到了办公过程中。与人脑分析相比,利用计算机分析数据,准确率更高。此外,计算机同样具有发现规律、总结规律以及数据对比的功能。将其应用到电力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中,对控制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价值。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电力企业已经引进了信息化系统,但系统的功能多体现在数据统计方面,财务风险控制作用尚未得到发挥。未来,应重点解决该问题。

(四)内部控制模式较落后

为减少财务风险,电力企业在内部控制工作过程中,通过不断总结经验的方式,制定了一整套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虽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风险,但如长期未对制度进行变革、更新以及调整,其创新性与适用性将有所下降。而PDCA循环控制模式强调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检查效果以及调整计划四大步骤,能够对风险进行有效防控,与传统的内部控制模式相比,灵活性更强,电力领域可考虑给予應用,以改善财务风险内部控制效果。

三、电力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对策

(一)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有助于减少财务风险,增加企业经济效益。落实责任制与奖惩机制,是解决财务内部控制问题的关键。例如:某电力企业在运行的过程中发现工作人员存在互相推诿责任的现象,故企业于分析原因后,制定了责任制与奖惩机制。企业共设置了两名财务人员,共同完成财务工作,二者之间需互相监督。发生财务风险后,需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如两名财务人员无法明确责任所在,则应同时追究二者的责任。针对工作质量长期保持在较高水平者,企业可给予其物质方面的奖励(如增加福利、增加薪资),此外,还可以为员工提供晋升机会。采用上述方法落实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有效提高财务人员内部控制的谨慎性,降低财务风险发生概率。

(二)调整内部控制方式

将全员参与式内部控制应用到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的预防过程中,能够降低财务人员的工作难度,提高工作效率。所谓全员参与式内部控制,是指电力企业所有工作人员均参与到内部控制过程中,及时发现风险,及时上报,并及时给予解决的一项工作模式。例如:某电力企业抄表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发现某电力用户已逾期数天未缴纳电力费用,故该抄表人员向领导者以及财务人员汇报了情况,并立即通过断电的方法解决了问题,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电力企业的财务损失,减少了财务风险。值得注意的是,全员参与式内部控制方式实施的过程中,需保证实效性。简言之,工作人员发现问题后,需第一时间汇报,以防风险扩大化,增加企业损失。

(三)应用风险控制技术

信息化时代,电力企业应将风险控制技术应用到财务风险的管理过程中,降低内部控制难度,改善风险控制效果。例如:电力企业可以建立财务风险防控信息化系统,系统应包括应用层、分析层、管理员层、数据层等多个层次。其中,数据层的功能在于对财务数据进行存储,财务管理人员可在该层内修改、删除、增添数据。应用层的功能在于利用系统中的算法,对数据进行统计、计算以及整理。管理员层的功能在于为管理员优化系统提供通道。分析层的功能则在于对数据进行分析,判断有无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比如:一旦系统发现企业流动比率下降,则表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不足,存在财务风险,需及时给予预防,确保企业能够长远发展。

(四)优化内部控制模式

电力企业应对内部控制模式进行优化,实施PDCA循环控制模式,持续性提高内部控制质量。例如:企业财务人员应对过去2~5年的财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常见的财务风险,根据每项风险发生的原因,制定财务风险预防计划(P),在此之后,需对计划进行执行(D),对风险进行预防,在此期间,财务人员需于每月月末统计财务数据,观察本月的风险发生情况,检查(C)风险预防效果,如发现部分风险仍存在,发生率仍未降低,则表明需要重新调整(A)计划,持续性降低风险发生率。上述内部控制模式的应用,符合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且有助于持续性减少风险,对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增加较为有利。

四、结语

本文对电力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问题的研究,为企业提供了指导,有助于企业减少风险,及时解决已发生的风险,从而增加企业收益,提高整体实力。未来,电力企业应积极落实责任制与奖惩机制,实施全员参与式管理,并引进信息化技术,不断提高内部控制水平。

参考文献

[1]刘红京.营改增背景下供电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现代商贸工业,2019(36):77-78.

[2]周明杰.基于财务集约化管理的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研究[J].新西部,2019(29):71-72.

猜你喜欢
财务风险电力企业内部控制
电力企业成本精益化管理提升研究
电力企业经营管理措施和策略
电力企业管理的创新途径分析
财务风险预警研究综述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研究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
新时期电力企业纪检监察工作有效性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