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019-10-21 18:26周静梅
理财·财经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评价指标体系竞争力出版社

周静梅

摘 要:如今,出版社面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提高竞争力已经成为出版社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若想要实现出版社竞争力的提高,前提是要明确出版社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即决定出版社竞争力的要素,有针对性地强化这些要素,便可以提高出版社的核心竞争力。本文主要对出版社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出版社的持续发展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出版社;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市场经济环境中,出版产业竞争逐渐白热化,同时,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出版行业也面临新的形势与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出版社应加强对出版社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明确自身在出版行业中的定位,并以此为根据,制定战略性发展规划,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这样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出版行业竞争中占据优势,获得更好的生存与发展。

一、出版社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设目的

出版社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设,主要目的在于对出版社竞争力进行准确评估,明确出版社竞争力之所以较高或较低的原因,出版社便能以此为根据,明确自身竞争力的提升策略与方法,最终实现竞争力的有效提高,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出版行业中获得优势。同时,通过对出版社竞争力评价指标进行分析与研究,出版社便可以更准确地找到自身的生产潜力、市场潜力,并对比分析自身经济指标与其他出版社的经济指标、出版业平均水平、全国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明确自身在出版行业中的定位,深入挖掘自身潜力,走向良性发展之路。

出版社竞争力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对出版社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时,应将定性指标、定量指标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出版社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是否具有价值,关键要看其是否能够在提高出版社竞争力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基于此,在建设出版社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应确保出版社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可行性,并将出版社竞争力真实情况反映出来,以便出版社能够更好地与国内外竞争对手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自身的缺失,调整发展模式,对自身的竞争潜力进行深入挖掘。

二、出版社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一)出版社市场因素

市场因素指的是出版社在市场竞争中相对竞争者来说所具备的市场优势。出版社规模属于市场因素,其可以反映出版社的市场竞争实力。出版社的规模较大,则其在图书选题开发、图书营销策划、图书营销网络构建、出版社品牌建设与宣传等方面的能力通常也相对较强。出版社规模的量化指标包括12项,分别为资产总额、无形资产、净资产、利税总额、年现金净流量、员工总数、年出书数、年出版字数、图书销售码洋、年造货码洋、年用纸量、作者群。

(二)出版社能力因素

能力因素指的是出版社在出版资源、经营管理、利用资源的能力等方面相对竞争者来说具备优势。盈利能力、经营效率、组织管理能力、资本运营能力、技术与创新能力、市场与营销能力、版权贸易能力、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均属于能力因素。

第一,出版社盈利能力的量化指标包括4项,分别为出版社销售利润率、出版社总资产报酬率、出版社资本收益率、出版社净资产收益率。

第二,經营效率的量化指标包括4项,分别为出版社图书存货周转率、出版社应收账款周转率、出版社流动资产周转率、出版社总资产周转率。

第三,组织管理能力的量化指标包括4项,分别为出版社组织结构的科学性、出版社业务流程的规范性、出版社相关制度的合理性、出版社组织外向拓展能力。

第四,资本运营能力的量化指标包括5项,分别为出版社的经济增加值;出版社对于固定资产的使用率;出版社的资本保值、增值率;出版社图书平均边际成本;出版社资信度。

第五,技术与创新能力的量化指标包括8项,分别为出版社对于信息技术的拥有率、出版社对于信息技术的使用率、出版社对于信息技术的投资收益率、出版社设备的先进程度、出版社技术装备水平人均情况、技术开发人员在出版社全体员工中的所占比率、出版社的技术创新投入率、出版社的技术支撑是否较完备。

第六,市场与营销能力的量化指标包括10项,分别为出版社的图书市场占有率、出版社的图书市场覆盖率、出版社的图书市场品种占有率、出版社的图书市场应变能力、出版社的图书销售渠道数量、出版社的社会形象、图书销售人员在出版社全体员工中所占比例大小、出版社的人均图书销售率、出版社图书营销与服务网点的数量、读者对出版社的忠诚度。

第七,版权贸易能力的量化指标包括4项,分别为出版社的版权贸易市场占有率、出版社版权贸易总额、出版社版权贸易分布情况、出版社版权贸易图书品种数。

第八,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的量化指标包括9项,分别为出版社聚合力、出版社企业文化的适应性、出版社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投资率、出版社高级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出版社员工平均受教育程度、出版社人力资本开发成本率、人均教育经费、读者受教育程度、读者的信息技术水平。

第九,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量化指标包括4项,分别为近三年出版社销售收入的平均增长率、近三年出版社利税总额的平均增长率、近三年员工收入的平均增长率、近三年出版社年出版字数的平均增长率。

(三)出版社风险因素

风险因素指的是超出出版社决策范围、出版社不能控制的因素。环境适应性、运营安全均属于风险因素。

第一,环境适应性的量化指标包括5项,分别为出版社的自主经营权利系数、出版社的社会贡献率、出版社社会责任成本率、出版社书号属性、出版社所受到的政府经济政策的影响。

第二,运营安全的量化指标包括7项,分别为出版社的自有资本构成比率、出版社的产权比率、出版社的流动比率、出版社的速动比率、出版社的资产负债率、教材教辅销售收入在出版社总销售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出版社经营的多样性。

三、出版社竞争力的提升路径

(一)完善治理结构

出版社若想实现自身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自身治理结构,改善管理机制,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在制度层面对员工的工作行为进行规范,并要提高对激励制度、晋升机制的重视,通过合理、优厚的福利待遇、岗位晋升,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凝聚员工的向心力,共同为出版社的发展而努力奋斗,充分发挥合力作用。

(二)加快品牌建设

若想要实现出版社竞争力的提升,应扩大出版社的影响力,这就需要加快品牌建设,借助品牌效应来推动出版社竞争力的提升。首先,应树立品牌意识,认识到品牌建设的重要性,以文化为导向,来打造品牌,并要确保品牌符合自身形象定位、符合市场发展要求。其次,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综合利用各种平台、渠道、渠道来加大宣传力度,以提升品牌效应、推动品牌升级,促进品牌推广。

(三)推进信息化建设

新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给各个行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出版社竞争力提升过程中,也要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加快信息化建设,这也是出版社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首先,应建立出版社信息库,将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建立规模化的资源数据库,并加强对信息资源的整合、分析与利用。其次,建立出版社信息化平台。信息化社会背景下,出版社应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信息化服务平台,对自身工作模式进行创新,更好地满足大众对出版社的多元化需求,并为文化传播建设有效平台。例如,出版社发展中,可以应用互联网,将出版社资源归档,将其以电子信息的模式纳入到互联网中,实现资源的共享,提高服务质量。

四、结语

为准确评价出版社竞争力,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这就需要建立出版社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本研究中所建立的出版社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个方面、12项指标、76个分指标,综合这些评估指标,便可对出版社竞争力进行准确评估。合理、有效的出版社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为出版社竞争力提升策略的制定提供良好的方向,对出版社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薛广禄.基于AHP法构建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19(1):65-71.

[2]张宝英.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分析——以华东六省一市为例[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137-144.

[3]张伟丽.电子认证服务机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信息安全与技术,2013(11):7-10.

[4]周依.电影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西部廣播电视,2013(21):62-64.

猜你喜欢
评价指标体系竞争力出版社
我等待……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民办高职院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工程咨询企业可持续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新常态下大型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实证分析
责任竞争力:企业可持续发展 的必选项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石油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