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西班牙文化差异对饮食的影响

2019-10-21 21:37王韵涵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45期
关键词:文化差异饮食

王韵涵

摘  要:不同民族拥有不同的饮食文化,而这种文化可以直接反映出各个民族的文化特征。反之,文化差异也可以直接影响饮食文化。本文主要探讨中国与西班牙之间的文化差异,从而加深对两国文化的深入了解,这样可以促进两国关系友好,增进两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本文着重分析文化差异对饮食的影响,并深入剖析它们的内涵以及作用,借此加深对中国和西班牙文化的深入认识和了解。

关键词:中国与西班牙;文化差异;饮食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不断加快,各国之间交流更加密切。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文化互相融合,呈现出多种文化共同发展的局面。中国人和西班牙人在饮食文化上存在较大差异,饮食文化受民族文化的影响和制约,由此呈现出不同文化群体具有各自的饮食文化。饮食文化的概念是,不论哪个民族或者哪种文化,只要它是一个文化群体就会拥有的一种社会现象。中国与西班牙只有充分了解彼此的文化差异和饮食文化差异,并在交往中注意这些细节问题才可以使两国在交流合作中更加顺利。

一、中国与西班牙文化背景分析

中国人的生活环境决定了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心理,而中国的文化背景,也深深影响了人们的传统文化心理。中国固有的自然资源和社会历史决定了我国是伦理类型的国家,从而孕育出伦理类型的中国文化,中国从古至今秉承儒家思想。这种思想倡导注重人伦轻自然,重群体轻个体等等。认为每个人都是群体中的一员都不能脱离群体而存在,并且,认为每个人都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这种观念,使得中国人在人际关系中具有他人取向的特点。中国人还将有谦虚、和善、适当削弱自己的主动权以赢得和谐相处作为中华传统美德。其中“礼”作为中华传统美德之一,它很好地代表了中国文化。礼的含义是人们要具有恭敬之心和辞让之心,无论对长辈还是兄弟朋友都要懂得辞让,从而形成大家和睦相处的局面,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国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继承。其中主要突出特征是将血缘作为纽带,将伦理和谐作为道德目的。

西班牙的主流文化是天主教文化,他们的主要宗教信仰是天主教。西班牙是一个宗教占主导地位的国家,由于大家信奉天主教,所以西班牙拥有很多宗教建筑。西班牙人受宗教文化的影响,使得他们每个人具有积极向上、乐观的生活态度,并且具有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他们相信只要付出就会有收获,只要努力就会成功。西班牙人还喜欢做一些冒险刺激的事情,他们具有勇敢直率的性格。所以中国人具有的谦虚、和善的性格与西班牙人之间存在明显区别。

另外,西班牙人注重规矩,这种规矩并没有等级约束,在规矩面前人人平等。老话曾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完全可以用到西班牙人身上,在西班牙他们也有自己的办事准则,遇到事情会说:“照规定办吧”,他们认为只有按照规定约束自己,管住自己,并遵守规定才是光荣的事情,并且每个西班牙人都以遵守规定为荣,没有人会破坏规定。他们还认为,自觉遵守规定是现代文明人的象征,也是现代文明人必须具备的文化素质。

综上可以看出,西班牙人和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心里不同,由此体现到每个人身上的个性特征也就不同,并且两个民族之间具有一定的对立和冲突,这两种文化差异,将会影响两个民族人民的礼貌用语以及行为准则。

二、中国和西班牙文化差异对饮食的影响

2.1中国与西班牙生活方式的差异对饮食时间的影响

受地域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使不同民族形成了各自的时间观。中国和西班牙的饮食时间也完全不同,因为美国学者曾经说过时间是可以说话的,而且比言辞表达的更加清晰。

例如,一位中国女大学生在西班牙做翻译工作,她的工作非常出色,也受到领导的重视,再一次工作表现突出后,西班牙人邀请她一起共进晚餐,以表示感谢。西班牙商人约定晚上11点一起吃饭。女大学生犹豫再三,最后拒绝。

西班牙的日照时间和中国新疆很相似,它们都受地域的影响,有太阳的时间比没有太阳的时间要长,即使到了很晚太阳也没有完全落山。西班牙人的早餐时间大约在早上8点左右;午餐大约在14点到16点之间,有些商业街会在14点到17点之间休息。晚餐大约在21点左右开始,餐厅在20点左右才会营业。西班牙人的夜生活非常丰富多彩,即使很晚,在西班牙街头也可以看到许多人在就餐。这与中国的作息时间完全不同。

中国人的晚餐时间大约在18点左右,在中国,如果刚认识不久的女性约她晚上11点吃饭是不礼貌的,但是在西班牙这件事是很正常的,因为在西班牙晚上的就餐时间正常都在21点左右,这时商店、餐厅才会营业。

2.2中国与西班牙社交礼仪的差异对饮食过程的影響

中国和西班牙对于饭局的服装要求不相同。西班牙人去参加宴会时,一般要盛装打扮,男生要穿衬衣、皮鞋,女生则要精心打扮,佩戴首饰穿着礼服。中国人面对宴会时也比较注重自己的穿衣打扮,但是没有像西班牙那样严格,如果穿普通的运动装去参加宴会,也是可以的,只要干净整洁。西班牙人在就餐时,每道菜都有它的固定上菜顺序,并且按照顺序进食,这种吃饭制度叫做分餐制。在西班牙人的就餐过程中,主食只有两道,人们都以吃光吃饱为原则,拒绝浪费,如果最后盘子里有菜,他们也会用面包蘸掉。在中国,无论主菜凉菜都一起上菜,主人还要在客人用餐时,多次询问是否够吃,当宴会结束时,如果客人的桌子上没有食物留下,主人会觉得很没有面子,所以中国人一般会在盘子中剩余一点食物表示自己已经吃饱。中国人与西班牙人赴宴请时,一般都会携带小礼物。这个社交礼仪双方是一致的。但是,西班牙人送完礼物,接受礼物的人会当面拆开,并赞美礼物好看,感谢对方。中国人则是当送礼人送完礼物,客人走了之后才会拆开礼物,对待礼物的态度是两个国家的明显区别。

用餐过程,中国与西班牙也存在明显差异。对于中国人来说,饭桌上喝酒成为饭桌的主要特色,酒在中国有很长的文化历史。主人要向客人敬酒,并不断劝酒客人,客人要把酒喝光,否则大家会认为扫兴。西班牙人在用餐中则使用红酒,他们认为用就餐中的酒不重要,也不存在劝酒一说,大家只是一起举杯,象征性地喝一点。西班牙人在就餐中还遵守女士优先的原则。中国则是在场的长辈或者领导先夹菜。由此可以看出不同的社交差异会对饮食文化造成不同的影响。

2.3中国及西班牙传统观念的差异对饮食内容的影响

欧洲有人曾经说过:“吃饭要在西班牙,游玩要在美国,住宿要在法国”,由此可以看出,西班牙人的饮食是很丰富的,以至于大家都愿意到西班牙就餐。西班牙人在就餐中很注重营养搭配问题,他们的营养和热量搭配均衡,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无论是主菜还是副菜,都是以肉类为主,其次再加上一些薯条或者沙拉,素菜在就餐中的比例占的很少。

西班牙人在就餐时使用刀叉,因为他们在吃饭时肉类居多,而且都是大块的烹制肉类,需要使用刀叉才方便就餐,使用刀叉时要注意就餐礼仪,左手握叉,右手持刀。当食物切割后不能使用叉子直接将食物叉入口中,而应将食物铲来使用放入口中。当说话的时候,需要把刀和叉,倾斜放在盘子的边缘。西班牙人使用刀叉的用餐习惯也间接体现出他们敢于冒险的勇敢精神。在西方他们认为,人类是社会的主宰者,自然需要人类才可以征服。使用刀叉也可以体现出,他们强大的征服欲。中国人在吃饭时,以米、面、蔬菜为主,使用的是筷子,往往用筷子轻轻一夹放入嘴中即可。中国人也比较喜欢吃肉,但是受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提倡“天人合一”的思想,希望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人的存在并不是要以征服自然为代价。所以,中国人使用筷子夹食物非常温柔含蓄,法国一位学者也同样认为,筷子可以传递人与食物的感情,筷子也不像刀和叉一样那么暴力。

三、中国与西班牙的饮食文化差异的反向影响

3.1对于跨文化交际者的影响

人们的生活背景、社交习惯不同,所以导致跨文化交际活动存在差异,我们应该抱有宽容、理解、平等的态度进行跨文化交流,不应该用歧视的眼光看待事物,即使每个国家的文化不同,但是他们之间存在一个共性,那就是微笑。全世界的微笑含义是相同的。

中国人在社会交际中一直秉承谦让和入乡随俗的习惯,但是我们要清楚的知道,在尊重他国文化的前提下,我们要发扬自己国家的优良传统,不能过于迁就或者顺着别国。面对不同文化相互交流沟通时,正确做法应该是传承发扬自己国家的文化,尊重他国文化。即使在沟通中出现冲突,我们也应该秉承着理解、包容的态度与别国进行沟通,这样有利于我们尽快融入异国的群体中,在这种相处模式中,我们也会发现每个国家拥有的飲食文化都是他们国家本来的、固有的具有本国特色的,并且与我国饮食文化一样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应该平等看待这种文化。

3.2对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影响

在对外汉语的教学课堂上,我们可以将带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历史和中国饮食文化等社交礼仪等融入课堂中。这样留学生可以增加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理解,教师不论在自主学习,还是在教学中都要有主体意识,并将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融入课堂中,增加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调动课堂氛围。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汉语知识教学与汉语文化教学结合起来。例如,当讲到中国饮食文化时,可以列举一些汉语中带有“吃”字的用法,比如吃亏、吃饭等文字。这样既让学生了解了词汇的含义,也加深了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这样的传授方式,有利于中国文化和汉语知识相互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除此之外,教师在课堂中还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尽量使课堂氛围生动有趣,全方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在讲授中国文化知识时,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进行教学,利用图片、视频、图像等方式让学生感同身受,直接学习中国饮食文化。与此同时,在教学时教师还要切记不能自己一人主导课堂,要将学生作为学习中心,围绕学生想法展开问答多与学生进行互动。比如,可以在课堂中组织“筷子夹小球”的游戏,将同学分组进行比赛。这种方式可以直接调动课堂氛围,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在比赛时学生也可以学习到有关筷子的知识,还有使用筷子夹东西的本领,这时老师就可以将筷子的相关知识融入到游戏中。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采用表演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可以邀请几个同学上台进行表演,将中国的“做客”“请客”等习俗通过表演的方式展现给同学。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理解,也可以使大家身临其境。

除了课堂上,教师讲到的东西之外,老师应该倡导学生在课余时间积极探讨中国与西班牙的饮食文化差异,同学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自己上网进行查找资料,学习有关饮食文化的知识,从而自己总结出两个国家的文化差异具体还有哪些方面。另外,在跨文化交际时怎样做才可以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这样的做法不仅可以加深同学对中国和西班牙饮食文化的理解能力,还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探讨中,使得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总结

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一直致力于研究中国与西班牙的饮食文化,因为饮食文化差异,也是跨文化化交际的一种表现形式。饮食文化的不同可以反映出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社会风俗以及传统信仰等。探讨西班牙和中国的饮食文化,不仅可以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还可以清楚了解两国的文化共性和差异。

参考文献

[1]  白玉.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中国和西班牙饮食文化差异调查研究[J].赤子,2017,(26):44-45.

[2]  高展卉.中国文化和西班牙文化的差异[J].北方文学(中旬刊),2017,(10):179.

[3]  王琦.从身势语看中国和西班牙的文化差异[J].现代交际,2012,(4):42-43.

[4]  王琦.汉语、西班牙语词汇的文化差异[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5(6):81-83.DOI:10.3969/j.issn.1673-1395.2012.06.036.

[5]  王文君.中国与西班牙文化差异对礼貌用语及行为选择的影响[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5):133-135.

猜你喜欢
文化差异饮食
老人饮食应如“羊啃草”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从中日民间故事窥探中日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对初入国际市场的法国中小企业影响分析
从《楚汉骄雄》和《勇敢的心》看中西悲剧英雄形象异同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
健康饮食
别样饮食
对外汉语教材出版的文化差异冲突与融通策略
清淡健康的饮食是预防橘皮纹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