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2019-10-21 21:46杨世靖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45期
关键词:教学质量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杨世靖

摘  要:阅读教学就是教师、文本、学生的对话过程,学生通过搜集和处理信息,可以更好地认识世界,发展学生自身思维,并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和欣赏能力,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教师在语文课堂中需要重视阅读教学,使其教学质量不断提升。而小学六年级阅读教学更应该做到与时俱进,积极探索新的教学策略,增强课堂教学的灵活性,使教学效率不断得到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学质量

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也是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分析能力的基础条件。所以小学语文课程教学需要基于不同阅读学习指导要求,帮助学生获取更加积极有效的阅读学习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阅读学习能力。针对语文课程教学模式以及策略方法研究,本文将展开分析讨论如下:

一、 建立科学有效的阅读教学引导目标

(一) 阅读方法

学生在开展阅读学习期间要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教学目标的建立应更加侧重对学生的多元化阅读动力培养。学生在开展课内阅读学习期间,还能将自己的自主探究、实践分析效果逐步加强,这样就能在文章阅读的同时获得更多的学习收获。在课下阅读期间学生可以加入自己的理解与感悟及时与班级学生进行沟通交流,阅读学习质量也能进一步提升。

(二) 阅读兴趣

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也是教学目标建立的主要依据,基于语文课程实际,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才能逐步產生语文学习动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暂时还未能涉及高年级的复杂性阅读理解知识探究,所以教师在学生兴趣培养方面,主要是要求学生能够逐字逐句地阅读学习,最后只要学生能够将全文的内容理解掌握,学习目标也就能高效化地落实。

二、 良好教学评价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为了达到理想的课程教学引导效果,在日常的课程教学指导活动中,语文教师的合理化教学理念应用也是十分关键的。教师需要建立奖罚机制,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程之中,通过良好的学习氛围以及环境影响作用,课程教学活动就会迈向良性发展的方向。针对语文课程阅读评价引导,教师需要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针对性的教学评价机制。以往都是由教师单方面开展教学评价引导,基于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教学评价机制的合理性与有效性也能进一步提升。教师可以通过学生互相评价、家长参与评价结合教师评价的形式,综合多方面的意见建议,给学生的阅读成果展示提供更加积极有效的教学引导。

三、通过朗读提高阅读能力

表达,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两种。无论哪种表达,都要求做到用词准确、生动,语句通顺、连贯,句式灵活、多样,内容具体、清晰等。如前所述,学生语言发展是一个不断从"内化"到"外化"的过程,其中"内化"是基础,没有这一基础就不能"外化"或不能很好地、有效地"外化"。朗读,可以使学生对读过的文字印象深刻。宋代学者朱熹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通过朗读课文,学生可以积累语言材料,掌握各种句式,学到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将会促进说话、作文能力的提高。正如张中行先生所说:"读,为的是吸收","使身外之文变为身内之物,并积少成多,这就成为写作的资本。"他又指出:"你不读,或读而不熟,有了意思,可用的表达框架茫茫然,拿起笔就难于得心应手。反之,多读,熟了,笔未着纸,可用的多种表达方式早已蜂拥而至,你自然可以随手拈来,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

四、训练学生独立阅读思维

学生在阅读训练中,需要养成独立阅读、独立判断、独立思索的良好习惯,特别是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阅读能力和阅读情况,找出重点段落和文字内容将其落实到阅读感想上面,使学生能通过记录的方式进行回顾,学生可以在阅读完成后经由一段时间后进行二次阅读,并在总结后,比较两次阅读的情感变化情况,这样能强化学生的阅读思维,深化学生的阅读感悟。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使用评比的方式,让学生在比赛阅读中更好地理解知识内涵。

五、 合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拓展学生阅读范围

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在语文课堂中的应用较为常见,所以教师需要结合现阶段的学生性格以及心理特征,将一些学生喜欢的阅读资料搜集处理,给学生提供一些能够开展课下阅读的书目。具体的书目推荐要求教师紧密联系学生发展实际,且满足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社会时代发展的基本要求,后期的阅读学习效果也能进一步得到保障。

在互联网以及计算机普及的现代社会,教师需要可以引导学生上网,避免学生对网络游戏或社交软件的沉溺。通过一些阅读服务平台应用,教师能够实现对课内外教学资料的整合,开展具备特色的网络学习活动,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阅读学习水平。当然社会实践活动应该作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基础条件,将图书馆、报刊亭、文化馆应用起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组织引导,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阅读知识,经过实践与理论融合探究不断提升自己的阅读学习水平。

总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加强对学生的兴趣引导是十分必要的。教师需要在课前做好教学流程设置,将教学实践所需的网络资源、图书资源合理应用起来,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更加积极有效的课堂阅读环境。通过对课内外的教学资源整合,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閱读方法,经过反复的实践探究,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教学质量也能进一步提升。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