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流转的发展对策研究

2019-10-21 07:14王姝悦
理财·财经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土地流转农村

王姝悦

摘 要:推动土地流转发展是我国现如今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手段。本文先探讨了农村土地流转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随后,针对如何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发展提出了有效对策,以期为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及农村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关键词:农村;土地流转;劳动力市场

积极促进土地流转发展,不仅有助于推动土地规模化经营进程,释放土地经济效益,丰富农村经济发展特征,还有助于在优化土地资源的同时做到科学配置土地资源,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一、农村土地流转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土地流转提高了农村荒废、闲置、利用率低的土地的实际利用率,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另外,基于投资者的合理规划,土地使用及流转方式越来越多,土地管理科学性大幅度提升,对提升农民经济效益有积极影响。同时,经由土地流转,农村土地资源浪费问题大幅减少,且达到了合理优化土地资源的目的,对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有积极影响。

二、农村土地流转的发展对策

(一)创设完善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体系

完善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体系是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发展的关键步骤之一,究其原因,在于市场化不断深入,农村土地流转逐渐趋于市场化势必会成为其未来发展方向。因此,理应积极健全有效的市场体系,基于市场的推动,促使市场内部各要素的配置均满足科学性要求,进而达到提升各参与主体利益的目的。

第一,农村土地流转无法脱离市场而发展,农民自身土地资源、相关各类农产品等的生产均无法脱离和土地间的关系,倘若无法做到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势必会导致农产品的附加值、核心竞争力大幅下降等,最终导致农民利益受到损害。因此,需要创建合理、有序的市场机制,基于市场作用、结合对土地资源的科学配置,大幅提升土地实际利用率,最终达到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目的。

第二,重视创建高实效性的农村土地流转监督管理体系。相关政府部门需要采取多种手段,针对农村土地流转开展有效监督,因为农村土地流转的有效开展和监管部门的管理与监督具有十分紧密的关联,针对农村土地流转开展有效的监督检查十分重要,具体而言,可对相关信息平台中发布信息内容的合理性及真实性展开监督,也可以对农村土地流转合作开展审批及审核,以大幅度降低一些纠纷类问题产生的几率。

第三,创建完善的农村土地流转信息平台。此平台具有显著的时效性特点,既可以为农村土地的流转双方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确保各环节土地流转操作更顺利地开展,也有助于相关政府部门更详细、精准地了解实际的流转情况,包括流转时间及规模等。实际开展平台优化操作时,也可以通过自主查询、登记模块的方式,提高各级政府了解农村土地流转相关信息的便捷性,这对后期的规划统计工作也有积极影响,同时,经由该平台,还可以达到优化农村土地流转信息库的目的。

此外,确保平台中流转信息发布、更新的及时性也十分重要。制约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流转双方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创建高时效性的信息平台,并对其加以有效应用,有助于扩充农村土地流转机会。以往的土地转入一方想要了解和掌握土地信息需要通过中介组织,此类组织一般会收取相应的“帮助费”,但通过创建土地流转信息化平台的方式,可节省中介组织帮忙的费用,有助于降低转入方土地资源寻找成本。为保证信息的有效性和真实性,也需要委派专门的人员针对相关流转信息开展登记操作,所登记内容包括土地流转的周期、面积及费用等,实际进行流转信息提交操作以前,相应工作人员还需要进行二次审核,待完成所有相关操作后,方可将土地信息发布至平台。此外,平台内需要对已流转的土地开展明确的标记操作,以防止转入一方无法转入需要土地等问题出现。

(二)健全农村劳动力市场

相关调查显示,现下我国农村存在劳动力转移力度低于标准水平的问题,对农村土地流转造成了不良影响。农村土地流转相关操作实施以后,依旧存在部分劳动力未得到转移的情况,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直接原因是农村劳动力市场不健全,同时,农民素质水平较低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经由土地流转,多数劳动力可以从繁重的农业劳作中解脱,利用流转土地的方式获取相应收益,同时,其进城务工的愿望也更加强烈,期望依靠自身能力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条件,但多数农村转移劳动力依旧存在素质水平较低的问题,而只依靠农业生产相关技能及知识,是无法在城市中立足的,尤其是对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来说,农民多属于弱势群体,这对农民土地流转积极性造成了不良影响。基于此,有必要对健全农村劳动力市场提高重视。

第一,需要针对农民开展合理培训,促进农民素质水平提升。开展培训操作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农民掌握更多可以在社会中谋生的本领和知识,促使其拥有更高的社会竞争力。具体培训过程中,可选择的方式较多,包括邀请专家讲座、面向农民开展一对一的专业技术指导等。培训的内容应尽可能具备丰富性特点,便于农民根据自身需求进行选择,也可以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开展相关技术、技能的培训。充分发挥上述培训的实效性,有助于促进农民劳动力转移。

第二,创设完善的城乡一体就业平台,促使农民可以更及時、精准地掌握相关的就业信息,对没有就业的劳动力进行逐一登记,通过深入基层、面对面交流等方式明确其未就业的具体原因,并帮助农民解决问题。

第三,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可以通过积极开展产业融合的方式达成相应目的,可为农民提供农产品销售、加工等相关就业机会,这不仅有助于促进土地增值、提高农村土地流转发展水平,而且有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三)提高农村土地流转环境的稳定性

确保此项操作的实效性良好发挥,对于推动农村土地流转稳定大环境发展,确保各环节农村土地流转有效开展和实施的重要手段。开展农村土地流转操作的主要目的是增加农民收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但现阶段我国开展的农村土地流转操作的周期通常较短,一般为三年或以下。 此类稳定性较低的合作关系,极易对农村土地流转造成不良影响,制约农村土地流转发展。基于此,有必要通过积极宣传和推广的方式,引导农民对土地流转的必要性及积极影响具有更深刻、全面的认识,促使其明晰延长流转时间对其的积极影响。

农民作为土地转出一方,通过入股、转包等方式将土地流转给有土地资源需求的转入一方,该转入方可以是农业企业,也可以是农民个体,通过合理开展土地流转的方式,转出一方可以获得相应收益,转入一方可扩大自身生产规模、优化自身生产效率,最终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农产品价值的目的。但短期流转会导致流轉双方投入较多的时间成本,同时,受时间较短等因素的影响,流转双方的关系也不会十分稳定,基于此,需要强化对农民开展的培训操作,引导其明晰优化农村土地流转环境、提升环境稳定性对促进双方利益提升均有积极影响。

有关的乡镇组织、村委组织等,可通过座谈、培训等方式和农民进行沟通与交流,农民缺乏长时间流转土地的意愿的主要原因是担心土地价值提升,从而对自身利益造成不良影响,开展培训操作的相关人员需要在具体工作过程中,引导农民了解到通过签订合同的方式可对土地流转双方的利益关系进行维护,存在风险意识是值得提倡的,但通过正规、合理的途径开展土地流转出现各类风险的可能性较低。同时,也可以利用合理挑选国内一些成功的农村土地流转案例和农民共享以及共同讨论等方式,总结案例中值得学习的部分,从而提升农村土地流转实效性。

支持和引导农民认可并积极开展长时间的土地流转操作也十分重要,主要原因为:第一,有助于降低投入的时间成本;第二,有利于大幅提升流转双方利益。具体而言,转出的一方无需每年都签订合同,不用为土地的事情担心,且可以获取到较为稳定的收益;转入一方长时间掌握土地使用权,可对相应土地开展有效规划,扩大自身规模,提高生产效率。此外,此类长期的合同也促使双方可能出现的各种潜在风险大幅减少,转出一方也无需再担心短时间内无人转包土地,转入一方也无需担心转出方随时回收土地,导致自身生产规模、生产效率等受到影响,如此一来,不仅稳定了土地流转双方关系,还提高了流转环境的有序性,有助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三、结语

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发展,对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有积极影响,实际开展相关操作的过程中,应注重创设完善的农地流转市场体系;提高流转环境稳定性;充分发挥产业融合实效性,达到土地增值的目的。此外,也需要重视健全农村劳动力市场,这对提升农村土地流转的稳定性、推动农村经济乃至国家经济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缪德刚.从单一产权到“三权分置”:新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70年沿革[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12):103-112.

[2]白岩,陈金才,林亚军.粮食主产区土地流转模式探索实践与分析——基于粮食龙头企业土地流转示范田的启示[J].粮食加工,2019(6):7-10.

[3]李博伟.土地流转契约稳定性对转入土地农户化肥施用强度和环境效率的影响[J].自然资源学报,2019(11):2317-2332.

[4]吴萌,任立,甘臣林.认知层次对失地农民保障行为响应的影响——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分析[J].调研世界,2019(11):1-7.

猜你喜欢
劳动力市场土地流转农村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根据、障碍和对策
农村土地流转中地方政府职能的构建
中国农村土地流转供需市场失衡问题的研究
城镇化过程中土地流转对农民土地权益影响问题分析
城乡劳动力结构变迁影响因素透析
我国劳动力市场供给状况紧张的简要分析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