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城镇规划建设中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的策略探讨

2019-10-21 08:02胡超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2019年10期
关键词:美丽乡村规划设计

胡超

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 江西省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主要从美丽乡村的规划理念出发,分析了城镇规划建设中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的问题,阐述了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思路和要点,并在此基础上对“美丽乡村”的规划设计进行探讨分析。

关键词:美丽乡村;综合发展规划;规划设计

城镇主要是位于城乡结合区域,主要作为城乡之间的纽带,是特定农村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服务中心,是乡镇企业发展的重要基地。新时期,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规划建设作为我国的重点建设项目,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对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我国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城镇规划建设中美丽乡村的规划理念

(一)在美丽乡村的规划中,要遵循统一规划、村庄共同繁荣、资源整合的规划理念。针对各个村庄贫富差异情況,可以采用村庄合并的方式,利用富裕村庄的工业资源,促进贫困村庄的经济发展,改变贫困村庄产业资源匮乏的被动现状。同时,解决了富裕村庄劳动力资源不足的问题,让经济不发达村庄的劳动力资源来填补经济发达村的劳动力资源空缺,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全面整合贫困、富裕农村经济福利和空间资源,创新农村建设新模式,科学合理规划布局,统一建设“美丽农村”,优化农村产业资源,提高经济效益。

(二)在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时,应注重全域美景、互动发展以及产业兴村的理念。农村可持续发展依赖于产业资源的优化和发展,也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基本路径。对农村突出的产业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发挥其核心作用,促成经济链式的产业经济。①对农村的农业园进行规划设计,在满足观光旅游的基础上,提升农业产品的产量,同时做好旅游线路、产品、基地设置的规划设计,提高农村的农业规模和内涵;②促成农村工业经济产业链,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延伸。通过建设农村产业链,提高农村知名度,增加农村的创业就业竞争机会,以回馈农村的经济良性循环发展。

二、现阶段城镇规划建设中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的问题

(一)乡村产业与文化问题。一方面是美丽乡村建设中忽视乡村产业规划设计的引导。美丽乡村建设是一个持久性的工作,需要不断的投入,没有产业的支持,导致美丽乡村建设虎头蛇尾的现象。另外一方面,在美丽乡村规划设计中没有注重文化的挖掘和弘扬,村庄文化是美丽乡村的灵魂,没有文化的村庄,美丽也是一个空洞的假象。

(二)乡村规划设计不合理。当前,美丽乡村规划中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没有做好整体规划设计。通过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实际情况调查分析,发现很多村落在规划建设中都是缺乏对村落的整体情况进行调查和了解,既没有也没有对乡村空间规划进行合理的布局,导致整个乡村规划建设不够科学合理。

(三)乡村住宅设计不合理。虽然我国乡村建筑基本上都能够满足村民的日常居住生活需求,但是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村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的提高,对建筑功能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很多村落的建筑依然还是传统的老旧建筑,缺乏符合现代化生活的合理规划设计。

(四)乡村风格特色问题。一方面是规划设计人员对乡村建筑风格、文化内涵把控不准,没有深入去发现和挖掘乡村的建筑特色,在规划设计引导上产生偏差。二是村民对建筑本身要求有关。有些村民不注重美观或者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设计建筑外观,因此,不仅造成房屋建筑实用功能和建造成本上的浪费,同时在乡村中显得特别突发,破坏村庄的整体美感。

三、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思路和要点

(一)美丽乡村的规划思路

在对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时,必须对建设的质量和数量、持续发展和阶段建设、村建与民富、内涵和特色等几大关系进行重点处理。首先,应具体体现出村庄项目建设的实质内涵,从村民的意愿和需求角度出发,进行美丽乡村的规划,同时应注意社会发展规划的统筹工作要做好;其次,在农村项目规划建设时,应从村庄村民的角度出发,考虑为村民和村庄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最后,在“美丽乡村”规划时,应注重民富和村建,并使之形成互动机制,建设好宜居新村,并在此基础上做好农村产业的发展研究。

(二)美丽乡村的规划要点

1、体现地域特色

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把展示乡村之特色美,所以,在规划时要以乡村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田园野趣等地域特色的乡村资源作为基础来实施规划。一方面,在乡村规划时需要因地制宜,善于挖掘以及整合当地特有的生态资源和人文资源,将其注入到村庄建设当中,展现其独有的魅力,以更好的展现出乡村的独特内涵;另外一方面,可从旅游产业入手,利用乡村资源的优势,发展乡村旅游业,充分展现乡村的特色和韵味。

2、突出生态保护

在村庄规划过程中,必须要求在不破坏乡村环境的基础上进行,这是村庄规划是基本要点,从宏观角度来说,不能对乡村资源过于保护,保护过渡的话,乡村资源就无法得到开发,不仅会影响到美丽乡村的建设发展,还会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发展,阻碍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因此,有关人员在进行乡村规划过程中,必须要寻找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的平衡点,走“保护——开发——发展——保护”的良性的持续发展路线。

3、引导群众参与

农民群众是规划村庄建设、打造美丽乡村的投入主体和收益主体,只有从广大农民群众的角度出发,确实维护和发展他们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因此相关部门在规划村庄建设时,应充分引导农民群众的参与,发挥他们的自主权利和自治作用,坚决杜绝违背客观规律、违背民心民意、加重农民经济负担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产生。

四、美丽乡村的规划设计策略

(一)美丽乡村的用地布局规划设计

首先,因根据地区实际地理特征以及地区产业资源和其他具体情况,建设该地区的发展元素,进行用地布局的规划设计,从乡村的产业发展、有机整合、块区增长以及用地建设的角度去考虑整体用地布局的规划设计。从用地的整体空间上对地理性质进行改造提升,对整块的土地进行整体性的开发,确保用地布局做了合理的规划。

(二)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规划设计

乡村单位要实现相应的健身目标,就必须做好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作为“美丽乡村”的规划要点,应明确建设项目的建设内容、空间布局、实施步骤等。乡村单位的项目建设规划一般有农业示范区、木材产业基地、休闲娱乐公园以及旅游产业聚集区等。

(三)美丽乡村设施配套规划设计

在对乡村单位进行设施配套规划设计时,应以本地区的社区功能为规划设计的依据,做好乡村单位的社会服务和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提高我国乡村单位的人民生活品质。首先,乡村单位应根据具体的用地布局和地块的功能结构,整合相应的道路交通,进行基础设施规划;按照乡村单位的“美丽乡村”发展目标,规划设计相应的乡村单位社会服务设施,主要包括休闲娱乐和文化活动等社会服务功能设施的规划设计。

(四)美丽乡村的生态景观规划设计

结合“美丽乡村”规划思路和规划理念,对不同地区的农村生态环境进行建设。①应将农村的生态建设和村庄的基础建设一起进行规划,提高农村的生态环境质量。比如浙江省花园村,实施了“退宅还耕”的政策,对该村的主要生态节点以及景观地带进行生态规划建设,并基于该村的生态功能建设提出了相应的规划要求。②对一些棚户区的地块、或其他闲置地块以及边角地块进行规划设计,融入适合本地区发展的产业资源,促进农村产业资源的发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是城镇建设中的重点项目,其对于我国农村经济以及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美丽乡村的规划设计过程中,我们要具体结合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明确地区的“美丽乡村”建设目标,加强美丽乡村规划主题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

参考文献:

[1]尤莉.谈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美丽乡村规划设计[J].山西建筑,2016(07)

[2]李英豪.基于综合发展规划理念的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研究———以东阳市花园村为例[J].规划师,2011(05)

猜你喜欢
美丽乡村规划设计
电信管线资源管理系统在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数字化电网技术在电网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城市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规划的设计与实现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论研究
城市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与解决
提升榆林地区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水平实现林业健康稳定生产
“美丽乡村”博鳌国际峰会2016年年会在海南博鳌开幕
绿色建筑在美丽乡村中的运用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美丽乡村建设中“三农”媒体的使命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