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设计重要性

2019-10-21 08:02胡文君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2019年10期
关键词:建筑设计策略

胡文君

江西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摘要:近年来老龄化人口养老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额度焦点。养老建筑是老年人养老的重要场所,其设计原则和建筑风格是否能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符合人性化的特点就显得十分重要。本研究简要阐述目前养老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同时分析目前养老建筑设计所存在的基本问题和不足,进而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养老建筑; 建筑设计; 策略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近四十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寿命逐渐延长,使得我国老龄人口呈快速增长趋势。老年人特殊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特征,产生了不同于其他人口群体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尤其对居住要求,老年人更希望居住的空间安全、舒适、且便于接受他人的生活照顾。老年人的居住问题不仅涉及物质因素,还涉及到心理、文化观念等问题。因此,遵循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结合我国养老保障政策和社会福利制度,同时借鉴国外养老经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老年建筑势在必行。

一、养老建筑设计基本原则

近年来养老建筑呈雨后春笋般出现,从公办到民营,各式各样的养老建筑在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养老建筑主要是为老年人提供养老居住的场所,同时还需涵盖一些基本的医疗服务设施。因此,养老建筑不同于其他建筑,在设计上应当遵循如下几个原则: (1) 自立性。养老建筑的设计要考虑能提高老年人的自理能力,进而推迟老年人的护理;要根据老年人的身心特点而对一些常用设备进行合理布局,确保老年人能独立自主使用。在空间布局上,要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的自信心,增强一些独居老年人自我养老的勇气。 (2) 可变性。养老建筑的设计要根据老年人随后的生活需求,根据老年人的年龄变化而对建筑设计进行随时改造,以便提高养老建筑的实用性。 (3) 选择性,养老建筑设计要根据老年人个体的差异性,而进行设计,保障老年人的居住安全和居住方便需求。 (4) 健康性。要事先调查老年人身心需求特点,在进行养老建筑设计时要考虑老年人身心机能衰退的特点而科学合理布局各种设施,以老年人居住安全为基础。

二、养老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外部公共空间设施布局不科学

在走访调查中发现本地养老设施在外部空間设施布局方面流于形式,虽然具有一定的美感,但是不实用,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实际养老需求。如室外休息座椅摆放过于集中,导致老年人在疲惫时无法就近休息;一些建筑之间的距离过大,不便于老年人日常活动交流,这显然无法全面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二)室内空间设施利用率不高

室内空间主要包括走廊、聊天室、棋牌室、大厅、康复室等,这些公共空间的设计过于追求美观而缺乏亲切感,座椅布局较为孤立,无法促进老年人活动交流。一些养老建筑中有过于宽的走廊,而走廊两边无任何扶手和辅助移动设施,不利于老年人;康复室内提供的一些康复器械无法与老年人身体状况相适应,导致这些器械无法被有效使用。

(三)居住空间设计缺乏人性化

居住房间是老年人养老的主要场所,但一些养老建筑的居住空间设计并没有把握人性化原则,居住空间形式较为单一,像宾馆客房,没有根据老年人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处理,没有营造出亲切、温馨的居住环境,在住房内也没有设置相应的扶手设施等,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同时老年人年龄渐长,睡眠质量较差,不同年龄的老年人居住在一起,由于各自休息时间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些老年人的睡眠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同时共同居住也无法满足老年人对空间私密性的要求。

(四)无障碍设计不足

在内部公共空间的扶手设计明显不科学,一些宽的走廊仅在一侧设置了扶手,且设置的位置一般靠近走廊中间部位,头尾均没有扶手设施。一些养老建筑中公共空间地面防滑处理不到位,给老年人日常活动带来严重威胁。在外部空间方面,室外的一些标志牌设施不合理,字体过小,或标志牌位置过于隐秘,老年人难以发现及看清。一些室外活动场所的地面不平整,对老年人户外活动安全构成威胁。

三、 养老建筑设计重要性策略

(一)养老建筑规划位置策略

一些养老建筑常位于城市郊区或城乡结合部,不便于老年人与亲人团聚,这不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因此,在养老建筑规划位置方面,要尽可能选择离城市社区近的位置,在老年人能生活在较为熟悉的环境之中。例如可在社区内规划设计养老院,并建立起社区医院共同管理的模式,或是将老年人自身住所改造为养老院,推行家庭养老模式,这样可确保老年人在养老阶段不至于脱离自身原先居住的熟悉环境,这样有助于减少老年人养老的孤寂感,也便于老年人与亲人团聚。

(二)养老建筑整体局部策略

大部分养老建筑一般采用封闭式管理,这也说明一旦进入养老院则就会失去与社会接触的渠道,这也是大部分老年人不愿前往养老院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养老建筑整体布局方面要充分考虑老年人互动交流的需求,在建筑设计方面尽可能促进老年人之间以及老年人与社区人群之间的接触,在养老建筑内部提高社会开放性程度,引导更多的社会人群参与其中,确保老年人不至于脱离社会。

(三)养老建筑本体设计策略

养老建筑本体设计应当要充分考虑老年人心理和生理需求的前提下,对建筑本体功能区域进行合理优化,要根据老年人身体特点进行区域功能划分,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例如对于睡眠质量差及合居相互干扰的问题,可以设置一些单间进而满足部分老年人的需求,提高老年人居住的私密程度,也有助于改善老年人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四)养老建筑具体设施布局策略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逐步增大,其身体机能也不断衰退,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借助一些工具来完成日常活动。因此,必须对养老建筑中的具体设施进行合理布局,确保老年人活动空间的安全性与合理性。 (1) 养老建筑入口在设计方面可采用坡道或减少室内外高低差的方式方便老年人进出。 (2) 在走廊设计方面,走廊宽度应当满足净宽≥1.8m的基本要求,确保轮椅等设施可顺利通过。走廊路线设计上要简洁明了,除了确保老年人正常的行走活动需求外,还必须能满足在危急状态下人员疏散的要求。因此,在走廊的两侧均应当安装相同的扶手设施,并且做好地面防滑处理。 (3) 楼梯对于老年人活动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因此,在楼梯设计上要确保台阶的高度和宽度一致,以便老年人可以相同的踏步方式上下楼。楼梯宽度要尽量大且高度要尽量低,便于老年人上楼。在楼梯间还需要设置专门的轮椅安全通道,便于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及时移动。 (4) 在院内标志牌设置方面,要尽量选择红色、橙色等颜色进行标志牌颜色刷漆,这样可提高老年人对标志牌的辨识度。 (5) 标志牌布局要显眼便于老年人在第一时间能寻找到,且内容要通俗易懂,便于引导老年人参加各种活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养老建筑是老年人养老的重要场所,在养老建筑设计方面要充分尊重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在养老建筑位置规划、养老建筑整体布局、建筑本体布局、具体设施布局方面加强改进和设计,提高养老建筑的人性化水平,确保养老建筑能全面满足老年人养老的各项需求,提高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周奕.基于绿色建筑理念的养老建筑设计策略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6 (5) :98.

[2] 孙俊桥,杨亚婕.基于“医养结合”的介护级养老建筑设计研究[J].人民论坛,2015 (33) :90.

[3] 范宜辉.从老年人的需求出发思考养老建筑设计的几个关注点[J].建筑施工,2015,37 (11) :1322-1324.

[4] 陈燕.现代都市养老建筑设计与改造的几点思考[J].建筑设计管理,2017 (9) :74-77.

猜你喜欢
建筑设计策略
安东尼·高迪建筑设计研究
叙事思维下的建筑设计与表达
传统建筑设计元素在现代商业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我的手机在哪?
剧院建筑设计指南之哥本哈根歌剧院
浅谈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的方法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
参数化虚拟建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