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敷中医护理对骨折术后瘀肿患者的影响

2019-10-21 09:00何桂萍
健康护理 2019年10期
关键词:护理效果骨折

何桂萍

摘要:目的:探究对骨折术后瘀肿患者实施湿热敷中医护理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到我院就诊的85例骨折术后瘀肿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根据数字表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2)和研究组(n=43),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湿热敷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以及消肿时间。结果:研究患者疼痛程度(NR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消肿时间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折术后瘀肿患者护理中实施湿热敷中医护理的效果显著,在缓解患者疼痛感的同时能缩短消肿时间,帮助患者更有效的痊愈,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骨折;淤肿;湿热敷中医护理;护理效果

骨折手术后出现瘀肿的情况比较常见可能引起,同时可能引起深静脉血栓、创口感染、骨折断端愈合不全等并发症,情况严重时可致残。中医理论认为骨折术后淤肿的主要原因是气血不畅、经脉瘀塞,骨折导致经脉受损,导致筋肉之道、气血行脉外,阻滞于关节之间,长时间的积累形成淤肿,引起疼痛不适[1]。因此需要通过有效的护理方式改善预后质量。基于此,本文探究对骨折术后瘀肿患者实施湿热敷中医护理的作用,具体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研究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到我院就诊的85例骨折术后瘀肿患者,根据数字表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2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22例,年龄在36-67岁之间,平均年齡为(50.36±3.28)岁;骨折位置:手舟骨骨折9例、肱骨髁上骨折8例、肱骨外上髁骨折10例、桡骨下端骨折7例、胫骨骨折8例。研究组43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22例,年龄在55-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03±3.48)岁;手舟骨骨折11例、肱骨髁上骨折6例、肱骨外上髁骨折8例、桡骨下端骨折9例、胫骨骨折9例。对比两组研究对象年龄、性别、骨折位置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研究成立。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患者按时服药,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合理饮食并进行康复训练,进行合理的心理干预,实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研究组患者采用湿热敷中医护理。(1)湿热敷前健康宣教。向患者详解解释术后出现瘀肿的原因,以及可能引发的并发症,介绍湿热敷的具体流程以及作用,然患者意识到有效干预的重要性,提高患者的护理配合度。(2)体位指导。针对上肢骨折患者,取前臂中立位,上臂用三角巾悬吊并自然下垂,肘关节自然弯曲成直角,手腕背伸30°;针对下肢骨折患者,取足尖向上位,膝关节和髋关节均曲伸15°,脚踝背伸呈90°;体位指导期间需要协助患者,避免发生二次骨折。(3)湿热敷配方以湿敷方法。生地、山楂、伸筋草各 15g,桃仁、元胡、牛膝、赤芍各20g,红花、透骨草、威灵仙各25g,三七30g。煎至成汤药后放入湿敷机中,同时加入湿敷袋一起煮30min。取出湿敷袋后将其温度控制在45℃左右,将其敷于淤肿处,注意不要触碰创口,连续敷两周。

1.3观察指标

(1)疼痛程度。根据数字分级法(NRS)对两组患者进行疼痛程度分析,1-10分别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0级表示无痛;1-3级表示轻度疼痛,不影响正常生活和睡眠质量;4-6级表示中度疼痛,患者不能忍受,需要服用镇痛类药物,对睡眠有影响;7-10级表示重度疼痛,需要服用镇痛类药物,睡眠受到严重干扰,严重时会产生自主神经紊乱。(2)消肿时间。观察并记录患者出现护理开始至完全消肿的时间差。

1.4统计学

将收集的85例骨折术后瘀肿患者的数据资料通过SPSS20.0软件处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疼痛程度以及消肿时间等计量资料以(`x±s)表示,用t检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百分率表示,以X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以及消肿时间对比

研究患者疼痛评分(4.39±1.16)明显优于对照组(7.34±1.02),研究组患者消肿时间(5.77±2.14)d明显优于对照组(8.02±2.64)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

3.讨论

西医认为,骨折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创伤,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但手术后静脉回流会受到影响,从而引发患者肿胀,另外手术创口组织渗出,更加深了患者肿胀的可能性。中医认为患者术后出现淤肿的主要原因是气血运行不畅,经脉受损[2]。另外,大部分骨折患者手术后都需要限制肢体行动,运动量会大幅度减少,从而减少了肢体静脉回流,以致于会出现患肢肿胀的情况。本研究中根据中医理论,采用湿热敷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本文对85例骨折术后患者进行对比研究,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而研究组则采用湿热敷中医护理。湿热敷中的红花、桃仁、牛膝、透骨草、伸筋草等具有散淤止痛、活血通经的作用,生地具有清热凉血的作用,威灵仙可消骨梗、通经络。其他药物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功效。通过湿敷袋将药物蒸汽渗入淤肿组织,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3]。结果发现,研究患者疼痛程度(NR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消肿时间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湿热敷的护理方式能有效缓解骨折术后瘀肿患者的疼痛感,并明显缩短淤肿消除时间。主要原因是湿热敷的方式能让中药更快速有效的渗入机体,充分发挥药效,从而缩短淤肿消除时间。

综上所述,在骨折术后瘀肿患者护理中实施湿热敷中医护理的效果显著,在缓解患者疼痛感的同时能缩短消肿时间,帮助患者更有效的痊愈,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魏洁, 王琴. 中医湿热贴敷护理对肢体骨折术后肿胀及疼痛的效果[J]. 中国社区医师, 2018, 34(9):147-147.

[2]陈阳. 中医湿热贴敷护理对肢体骨折术后肿胀及疼痛的效果观察[J]. 中国伤残医学, 2017, 25(17):90-91.

[3]焦璐. 湿热敷中医护理对骨折术后淤肿患者作用分析[J]. 内蒙古中医药, 2016, 35(14):179-179.

猜你喜欢
护理效果骨折
小伙骨折后愈合太慢什么原因
新鲜骨折和陈旧性骨折有什么区别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伤筋动骨怎么破
伤筋动骨怎么破
普通解剖钢板和锁定钢板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疗效对比
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