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混泥土防裂控制技术分析

2019-10-21 12:57郭超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2019年10期
关键词:建筑施工混凝土

郭超

昌乐龙昌建材有限公司

摘 要:伴随经济及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步伐不断加快,民众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等,都对建筑行业的稳健发展形成重要助力。在建筑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较为普遍,且常见裂缝问题,对项目质量形成较为深远的影响。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实践,展开对混泥土防裂控制技术的研究及分析。

关键词:建筑施工;混凝土;防裂控制技术

在建筑施工项目中,混凝土技术是较为基础的部分,对于项目建设水平、耐久性、安全性等均具有较大影响。为了提高质量管理,促进项目施工在实现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树立自身良好的市场口碑,一方面加强对混泥土防裂控制技术的重视,降低施工中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应推进精细化管理,以尽可能的降低混凝土裂缝所产生的概率。

一、简析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其危害

(一)混凝土裂缝的原因

在项目推进中,混凝土的浇筑技术应用广泛,且很关键,其产生裂缝的问题也比较常见。究其原因,便是由于对施工条件、施工配料、施工工艺等运用的不合理。其形成裂缝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产生的裂缝主要有三种:表面裂缝、深度裂缝及贯穿裂缝等[1]。

造成混凝土形成裂缝的原因:第一是施工的不合理,如未及时跟进项目管理、设计结构不科学、振捣的不到位、对材料选择及配比缺乏合理性等,这便会导致混凝土,尤其是大体积的混凝土浇筑中出现裂缝问题;二是温度影响,拆模时的混凝土的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的把控不合理,一般情况下温度差应在20℃以内,过高便会使其导致在温度应力下产生裂缝;三是养护工作的不合理,因其脱模时间过早或没有适当的延长养护周期等,这也较易于引发混凝土的裂缝问题。

(二)混凝土裂缝的危害

混凝土产生裂缝,会影响整个建筑的安全性、防水性及使用的耐久性。例如:浇筑后的混凝土其荷载力并未达到使用要求,便会产生裂缝,并且其多为较为严重的贯穿缝;在房屋建设中,漏水亦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其也多与混凝土施工裂缝有关;当建筑出现混凝土裂缝,便会使钢筋被氧化和腐蚀,导致裹握力降低,从而使裂缝逐渐加深,得不到及时的补救可能会由此导致较为严重的建筑事故。为防止裂缝产生及其影响的扩大化,除了应贯彻竣工后养护工作,主要还是应推进对混泥土防裂控制技术的应用,以有效提高建筑的质量。

二、浅议混凝土防裂控制技术的应用

(一)增强结构设计质量监管

为了提升基础设施的质量,应对整体的项目进行科学性结构设计,以不断提高混凝土的施工水平。具体而言,应依据施工区域的自然环境、水文条件、建筑功能等等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明确混凝土的建设强度,增强对结构设计质量的监督。例如:在符合施工要求的基数内,选择低水化热水泥,适当的增加辅料配比,降低温度的影响;以设计双向双层配筋,或是在凹角处加设暗梁[2],有效提高建筑设计的科学性及稳定性,提升整体建筑的耐久性,降低混凝土的裂缝产生概率。

(二)强化对全过程的施工控制

注重对施工中的细节管理,形成全流程控制:首先,应保障所选用施工材料,如水泥、粗细骨料、粉煤灰以及水等质量过关,并严格控比例;其次,科学的选择拌和工艺,对浇筑的混凝土进行抗压、抗渗透等试验,必要时还需进行抗冻检测,保证浇筑的质量。在此其中,应对材料的供应商资质进行认真核验,应选择信誉好、材料性价比较高的供应商;最后,加强对材料的质量监控。以不定期抽检的方式,对施工钢筋的的质量,如强度等级、表现清洁度及砂石粒徑、清洁度进行查验,确保材料供应质量的稳定性。

(三)合理把控混凝土施工温度

在混凝土的防裂控制中,对于温度的把握也是重要的一环。首先,在符合设计要求的基础上,可适当的减少水泥用量,适当的增加粉煤灰等辅料配比;其次,应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浇筑施工,可以搭建凉棚、遮阳装置等方式,减少砼体内外温差;最后,在拌合时可以采用降温装置的方式,降低出料的温度,从而强化对温度的控制。

(四)提高对浇筑的质量控制

在浇筑施工中,也应充分提高质量意识。为此,作业人员可通过对现浇板的厚度控制、加设钢筋保护层等方式进行相应的控制[3]。此外,以管线的配置角度来看,还应合理的进行分布设置,遇到布线密集较高或者出现交叉,还应采用线盒隔开的方式有效处理。在实际的浇筑过程中,可以进行逐层浇筑,并保证振捣工作的跟进,确保振捣的密实性,以避免产生施工裂缝。

(五)推进全方位的养护工作

提升养护作业人员的素质,对其进行专业化培训,并提早介入养护工作,从而有效减少砼体裂缝,增强混凝土的强度及使用的耐久性。在养护的过程中,要避免自然环境对混凝土的影响,可以披覆麻袋片进行淋水降温的方式展开养护,当遇到特殊的天气,还应假设相应的防护措施,避免降雨浸泡及太阳直射。在浇捣养护中,对于所存在的水分流失问题也应及时关注,避免混凝土浇筑后的干缩裂缝。除此之外,当浇筑完成后,出现混凝土的裂缝问题也要进行及时的补救,并采取有效的针对性措施,如:对于塑形裂缝,可采取表面修补的方式;对于深度裂缝,需进行灌浆及加固处理等联合的修补措施。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建筑施工项目中,混凝土的浇筑是较为关键的工作,也是一项比较复杂且琐碎的工作,需要施工方加强关注,推进规范化管理,除了建立施工标准手册,对浇筑质量、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适当引入新设备、雇佣专业化作业人员,在选料、温度及设计方面也要加强管理和督查。只有认知到混凝土施工的重要性,针对性的推进防控措施,强化风险排查工作,提高工作流程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才能够使防控工作落到实处,降低裂缝问题的产生,提升项目工程的建设质量,在谋求企业的自身发展中,不断提高建筑质量,促进我国建筑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兵兵. 建筑施工中混泥土防裂控制技术分析[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05):127.

[2]方岸林. 建筑施工中混泥土防裂控制技术分析[J]. 建筑知识,2016(11):36.

[3]司纪伟. 关于建筑施工中混泥土防裂控制技术的探讨[J]. 住宅与房地产,2015(28):8.

猜你喜欢
建筑施工混凝土
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提高建筑施工安全
浅谈商品混凝土使用控制技术措施
混凝土早期变形对其耐久性的影响
建筑施工管理中危机管理意识的运用
建筑施工管理创新研究
自我修复的神奇混凝土
混凝土
浅谈建筑施工协调管理(2)
浅谈建筑施工管理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