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质工程勘查的地基地质问题及处理技术

2019-10-21 13:21江鸥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2019年10期
关键词:勘查测量工程

招远罗山省级地质公园管理中心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也在大型岩土工程项目上的投资逐年增加,因此,岩土工程勘查项目的重要性是不可动摇,为了体现岩土工程勘查的重要性,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本文总结岩土工程勘查一些常见问题,分析各种问题所产生的原因,提出改善措施,从而提高岩土工程勘查的准确性,保证工程质量有较高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工程勘查;地基地质;问题;处理技术

在矿产资源勘探、地质调查,乃至于土建施工等项目中,基础地质工程和地质勘查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涉及岩土类型、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等因素的调研分析工作,其结果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如今,勘查所用的仪器设备不断更新,也相继出现了许多新方法,但各类工程项目的复杂程度也有所提升,在实际勘查过程中,决不能掉以轻心,而应进一步提高勘查的效率和精准性。

一、地质勘探的地基地质问题

(一)地质稳定问题

在深埋地质地基工程中,地质稳定属于常见问题。该种问题主要是地质工程开发地基期间,地质层失稳变形,导致地基塌方事故,还会出现地质表面收敛变形的问题。第一,地质层结构破坏所导致的地质问题。地基工程价施工建设期间,地质成层状分布,初始部位应力比较低,并且强度不高,这样就极易影响地质工程的开挖施工期间稳定性,使其产生变形失稳问题。地质内部的裂隙和断层会控制地基失稳变形问题,并且在重力影响下发生地质工程地基坍塌,收敛以及位移等情况。对于碳酸盐性质的地质来说,其具备较强的稳定性,只是在地质内部的断层位置出现失稳变形问题。第二,岩体强度所致失稳问题。该类影响问题主要包括地质充填物缺失以及发杂地质层失稳。

(二)地质勘查制度有待完善

当前,在实际进行地质勘查工作的过程中,存在的很大一个问题则是地质勘查工作制度存在不完善的现象,制度上的不完善,未能在实际工作中发挥有效的制约作用,以此导致实际地质勘查工作进行过程中,人员主观随意性发挥,导致勘查工作容易出现混乱的局面,影响了勘查地质结果的精确性获得。具体而言,新形势下,我国在全力促进地质勘查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地质勘查工作都是由地方级别和省级别的单位组织勘查的,国家级地质勘查工作单位更加注重于大范围的地质勘查,其制度相对比较完善,而相对于国家级别的地质勘查工作,省级、市级以及地方级别的地质勘查工作制度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制度变动性较大,尤其是在面对一项地质勘查工作管理中,严重出现管理不到位的现象。实际勘查工作进行过程中,地质勘查单位是不同的、地质勘查侧地质勘查制度有待完善当前,在实际进行地质勘查工作的过程中,存在的很大一个问题则是地质勘查工作制度存在不完善的现象,制度上的不完善,未能在实际工作中发挥有效的制约作用,以此导致实际地质勘查工作进行过程中,人员主观随意性发挥,导致勘查工作容易出现混乱的局面,影响了勘查地质结果的精确性获得。

(三)水文地质涌水问题

在深埋地质工程施工过程中,水文地质涌水问题会极大影响工程建设质量。导致该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地质层内部分布碳酸盐矿体,水文地质裂隙问题比较严重。地质区域内出现强降水天气时,则会出现水文地质下暗河,加大外水压力。

二、地基地质问题得处理措施

(一)创新促使地质勘查专业技术水平提升

在全面提升地质勘查工作水平的过程中,需要格外注重地质勘查专业技术水平的提升,突出技术作为主要动力推动地质勘查工作创新进行的重要理念。在地质勘查工作进行的过程中,技术创新工作的进行,一方面突出对老旧技术的替换,做好技术应用评估和分析工作,针对传统的、落后的技术全面改进;另一方面,在引进新技术运用的过程中,注重新旧技术的结合,循序渐进地引进,避免跳跃式地引进,导致实际技术创新存在很大的问题。而在技术创新中,重点提升勘查技术,尤其是高新技术在地质勘查技术中的应用,突出勘查技术自动化和信息化的使用,能够构建未能深入地质勘查环境,便可以远程操作,获得关于地质勘查环境大致的信息资料,以此为实际勘查队伍想要深入地质勘查环境中进行一系列的勘查工作,制定相应的勘查计划和制定勘查方案提供依据。此外,在创新提升勘查技术应用中,注重对勘查风险的识别,通过先进技术的应用对勘查环境中存在的风险进行事先的预估分析,以此降低实际勘查工作进行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性因素。

(二)桩基技术

第一,冲孔灌注桩。此种桩主要应用于地质层内部发育比较多的工程中。当地质工程顶板比较薄时,此种桩体可以钻穿顶板,直至下层顶板。当工程人员施工经验比较丰富时,可以从冲击声中得知顶板厚度,对事故是否到达持力层进行判断。为了确保施工安全性,需要在桩体位置进行超前钻,之后将冲击钻深入到设计要求地质层当中。当地下存在地质地基孔洞时,则不能应用此种桩体。第二,钻孔桩。钻孔桩成孔直径比较大,且便于施工。当施工地区遭遇到孤石夹层、单桩荷载大,并且地质表面不平时,使用钻孔桩可以穿过夹层和孤石,将桩端支撑在持力层,采用此种方式能够加强桩端嵌效果。但是地质中若存在比较多的断裂点与裂隙,则不能应用钻孔桩。这主要是由于施工期间极易导致卡钻问题出现。并且钻杆会沿着地质斜坡倾斜。第三,夯扩桩。桩体由桩身和复合载体构成,属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复合载体的填充物主要为碎石,在持力层内夯扩加固所形成的挤密体。夯实施工期间遇到地质地基时,必须及时充填地基孔洞,避免对地面安全性造成影响。当于地质表面夯实时,由于夯击能量比较大,必须检验地质工程顶板的稳定性和强度。在施工期间,如果遇到地质工程薄顶、裂隙发育比较快时,则需要进行深层强夯处理,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还能够获取承载力。

(三)GPS技术在地质资源勘查中的应用

GPS技术即空间定位技术,具有精度高、速度快、操作方式便捷等优势,主要被应用于地形测量、地籍测绘以及工程测量中,同时还可进行三维定位。与传统测绘技术相比,勘查结果的目标比较少,并且数据处理方式便捷。在地质资源勘查中,GPS技术可取代传统的地面测绘技术,能够对矿区进行全面细致的勘查,在地质资源勘查区域地表测绘、高程测量等方面均具有明显的应用优势,可有效减少测量工作环节,降低测量所需成本,提高测量工作效率,减轻勘查人员工作强度。GPS测量技术可将静态测量转变为动态测量,根据GPS测量的精度、外界条件等,可分为手持式GPS测量技术、实时动态测量技术。需要注意,GPS信号尚不能到达井下,因此,为了提高测量精度,要求妥善解决井口上下一致性的问题。

三、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当前地质勘查工作进行过程中,地质勘查工作找矿效果差、制度建设不完善以及缺乏长效资金投入等方面问题存在的基础上,对造成问题的各方面因素进行分析,能够进一步创新建设专业化的地质勘查队伍、建立资金長效投入机制,积极引进全新的地质勘查技术,突出技术创新使用以及能够积极适应新时期的需求,构建市场化的地质勘查机制,以此多方面协调合作,不断创新改进地质勘查工作环境,以此整体上切实为提升地质勘查工作水平发挥有效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兰子强,赵永春,张岐能.地质矿产资源勘查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世界有色金属,2019(04):326+328.

[2] 赵建平.略谈地质勘查和深部地质钻探找矿技术[J].中国金属通报,2019(04):48+50.

作者简介:江鸥(1986-),女,汉,本科学历,主要从事土地资源管理地质勘查工程工作。

猜你喜欢
勘查测量工程
一图看懂宁波金融“五强”提升工程
高速透平真空泵工程应用
浅析水文地质勘查中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工程地质勘查的问题
矿产地质勘查的基本特点分析
二十四节气简易测量
日出日落的观察与测量
你所不知道的测量秘密
测量
浅析勘查工程的要点及合理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