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精细化城市设计的思路及其推动策略探讨

2019-10-21 14:21于鹏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2019年10期
关键词:城市规划精细化管理思路

于鹏

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 江西省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建设的基础保障,在城市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主要从城市规划精细化管理的概述出发,分析了精细化城市设计规划管理的问题以及精细化城市设计的主要思路,最后,提出了精细化城市规划设计的策略探讨。

关键词:城市规划;精细化管理;问题;思路;策略

一、城市规划精细化管理的概述

通常,精细化管理主要指全面把握和解决管理细节、进而实现制度化和系统化的城市管理机制,其对于提高各管理部门的效率和信誉,提高城市设计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加强细节精细化管理,控制城市规划的质量体现在城市设计内容的加强,内容的精细控制,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规划成果的质量,更好实施“公众参与”,有助于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满意度,增强城市形象。对于城市精细化管理来说,需要做到精益求精、不断完善和创新、要注重细节、稳步推进。通过城市精细化管理能将管理细节加以沉淀,形成常态化的城市管理机制和城市管理制度,从而使得城市管理以及相应的服务成为一种城市品牌,使得政府自身的公信力以及城市管理部门的威望得以塑造和提升力,使得城市获得更为稳定持续的发展,城市竞争力得到有效增强。

二、精细化城市设计规划管理的问题分析

(一)城市规划编制缺乏合理性

精细化管理中规范化管理是一项基本要求,能确保规划管理工作具备统一的制度与标准,根据现阶段城市规划管理的现状而言,这种规划编制的标准缺乏实践活动中的应用与总结。而且政府掌握和控制着城市规划相关信息,但并不全面,导致政府在资源获取中忽视了百姓实际需求,导致产生了一系列的不切实际的形象工程,没有充分发挥政府应有的调控能力。加上外部环境的影响,城市规划中出现边界效应,外界因素的负向功能,信息的不对称等都造成市场在城市规划与发展过程中的功能失效。

(二)城市设计控制要素的不完善

目前,城市规划的编制往往把重点放在平面功能的用地布局和结构上,缺少对城市空间形态的研究,致使公共空间精细化研究不足,很多精细化要素无法得到有效控制。规划管理过程中,作为直接实施依据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往往重点对地块用途、基础设施配套以及开发强度做出明确要求,而城市设计方面的控制要素相对简单,只是体现在建筑风格和色彩方面,内容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无法对城市建设进行有效而全面的指导。

(三)城市形态量化控制标准不完善

我国在城市规划方面,原有目标是增量规划,这种二维形式的管理方式能够使当时城市的发展需要得到有效的满足,但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这种规划方式将会面临城市天际线、滨水空间、公共界面等空间形态失控的问题,虽然在近几年的城市设计中一直强调空间形态设计,但编制内容主要是定性控制,而定量控制方面的内容相对较少,致使城市规划设计缺乏可操作性。

(四)管理要素与多元化建设要求不统一

当前城市规划技术管理体系的结构主要是以技术法规、配套面积计算和日照计算为基础,并就一些实际问题达成总体协议。普遍采用管理和控制方式,其具有准备周期短、使用周期短等特点,但长期使用存在一定的隐忧。例如,一些城市设计要素基本上包含诸如贴纸率等指标。但如果将这些指标作为强制性指标来执行,就会产生争议,实际操作不够强,由于要素重要性的不确定性,在实际施工中很难实现各方面的同时进行。

三、精细化城市设计的主要思路

(一)促使精细化管理实现的前提和基础条件

精细化管理能有效提升城市设计视角下城市规划的整体水平,达到资源优化配置并推动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其中,建立健全、可执行以及可量化的工作规范是最为重要的内容,同时也要保障工作规范的精密性和规范性,赋予其应有的可实施机制和法定地位。在编制技术层面,想要实现精细化管理的技术编制体系,则应该将量化标准、可管控要素以及执行程序作为其中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并根据城市设计的编制内容、具体管理实施机制及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等方面着手进行相应的改革和调整,促使城市规划精细化管理体系具有较强的可执行性和可实施性。

(二)城市设计成果的量化

从国内部分城市的规划管理实践来看,量化指标对城市规划设计的环境、空间形态等精细化管理的引导。同时,还可结合地区发展具体情况,对一些重点区域和城市节点的建设利用量化控制的方法进行更为有效的管控。例如,城市的核心区、城乡结合地带、滨水区域、城市级别的绿带通廊等与城市发展息息相关的地带,通过量化方式设定处于距离参照中心不同平面区位上的建设项目的建筑高度、建筑密度、退线要求等,从而形成立体化管理,精准落实城市设计。

(三)城市设计成果的法定化

为了有效的衔接城市规划管理和城市设计,除了量化的城市设计成果,还要确保城市设计成果的法定化,才能真正实现城市规划精细化管理。要实现精细化管理,为相关的城市设计内容提供一定的法律支撑是必不可少的,只有使这些城市设计成果及其应用得以制度化和法定化,才是精细化管理得以实施的核心。

四、精细化城市规划设计的策略探讨

(一)建设多层次的精细化城市设计空间控制因素系统

城市设计一般可以分成整体城市设计、重点地区以及专项的城市设计。借鉴世界范围内城市设计的相关内容,作者觉得整体城市设计核心管控重点需要包含城市的风采特征、空间风景以及开敞空间等一系列内容,都是其核心要素。重点区域城市设计核心管控点包含城市的空间形态、城市街道同公共空间以及各类建筑方面的一系列要素。

(二)把握城市设计中的刚性与弹性

城市设计的内容既有刚性又有弹性,需恰当把握两者的关系。如果缺乏刚性要求,只是单纯地描述说明或原则性规定,具有较大的主观性,会对城市规划设计的管理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如果刚性要求过强,则会影响市场经济背景下的项目建设。因此,对管控要素的刚性进行适度的把握是非常有必要的。刚性要素主要是由可度量要素及核心要素组成;而弹性方面的要素则是由不可度量要素和提升要素组成。规划职能部门在刚性要素方面集中可量化内容,在进行规划管理的过程中应该为市场角色预留一定的弹性和空间,从而对开发商加以激励,使其能够主动对公共空间的地块进行优化建设,确保城市景观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清楚系统化的城市设计管控机制

当前,城市设计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依旧不健全,城市设计还不能实现法定化,清楚城市设计的把控机制能推进城市规划进行深入精细化管控。对公共空间角度而言,清晰规定公共空间界线,把城市设计的把控重点归入区块转让条件,保障城市公共空间按照法律实行建设;对实体建筑进行管理与把控时,需重考虑设计方案在城市设计上的影响与落实。将城市设计审查审核与批准管理纳进到有关城市规划内,且将其视为报送审核的关键条件,为当前城市设计管理制度变得更加体系化、法定化的最有效方式。實施一体化的管理与控制模式主要是从综合角度上对城市设计的不同方面进行考量,其中包含了和不同政府部门协调战略、规划与计划等,并建造可以互相理解和支持的渠道,保证空间形态于整体和部分、区域和地块、战略和行动上的连贯性。

五、结语:

综上所述,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对于促进现代城市规划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上,能够有效提高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水平,提高规划管理效能。当前,城市规划中实施精细化管理依然存在的诸多的问题,因此,需要我们加强对国内外的成功经验的学习,因地制宜的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从整体和长远角度出发,坚持“以人文本”的原则,在不断积累经验和不断的探索实践中促进城市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霍焰.城市规划精细化管理研究――以大港区规划管理为例[D].天津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2

[2]施昌奎,赵长山,姚娉.北京城市精细管理的标准化路径探索[J].城市管理与科技,2014(2):82.

猜你喜欢
城市规划精细化管理思路
房地产开发项目精细化管理研究
《城市规划评价及其方法:欧洲理论家与中国学者的前沿性研究》
基于精细化管理视角,强化高职院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
推行细节管理方法 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精细化浅析
我的思路我做主
对我国当前城市规划中公共参与的思考
浅谈我国城市规划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