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2019-10-21 14:21王芳英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2019年10期
关键词:空间结构建筑材料建筑设计

王芳英

甘肃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全球经一体化的迅速来临,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虽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下,我国的建筑行业在城市建筑设计中引进了大量的先进设计理念,促进了建筑设计效果和质量的有效提升。但与此同时我国的建筑设计却失去了原有的特色。建筑形态不仅是建筑构成不可或缺的要素,同时也是反映社会生活的关键元素。所以,加强我国建筑设计中地域文化继承与发展研究的力度,才能将我国建筑设计独有的内涵与特色美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关键词:地域文化;建筑设计;文化传承

一、地域文化融入地域设计的必然性

(一)建筑模式过于单调

建筑行业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推动下,也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速来临,以往单调统一的建筑设计形式,不仅无法满足城市建设的要求,同时也制约了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和进步。通过对当前我国城市建筑现状的分析后发现,很多城市中的建筑风格因为向着同质化风格迅速发展,而忽略了地域文化特色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由于我国的建筑设计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模式,所以很多城市的建筑都出现了地方文化特色不突出,风格相似的现象。这些问题也进一步说明了,当前我国的建筑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并没有意识到继承和发展地方文化的重要性,人们对地方文化、特色与建筑环境之间存在的错误认识,使得当前城市建筑在设计过程中就忽略了地方文化气息与特色所发挥的作用。

(二)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地域文化不仅是建筑设计的重要步骤之一,而且不同地域文化对建筑设计效果产生的影响也各不相同。因此,为了凸显出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提高建筑设计中的地域文化艺术气息,设计人员应该在建筑设计积极地借鉴和利用地域文化的特点,才能促进建筑设计效果的有效提升。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在开展建筑设计工作时,应该积极的借鉴和引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体现出现代建筑设计中的文化与历史背景。

二、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表现形式

(一)文化符号

任何一个地区经过长期的发展后,都会形成能够体现出本地区文化特点的符号。合理的将地域文化符号应用于建筑设计中,对于建筑文化特色的展现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比如,我国著名的苏州园林,建筑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就把握住了其中的雕刻、绘图、花纹等传统文化符号,使得建筑设计中的门窗、屋檐等都融入了地域文化的特色。

(二)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是建筑设计中体现地域文化元素应用效果的关键。人们在设计和建造住房时,各自习惯的不同使用的建筑材料也不同,再加上各个地区的气候特征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人们建造房屋的目的也就不同。比如,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常年干旱且风沙较大,因此,西北地区的建筑大多以窑洞为主,那么在建设窑洞时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就必须满足地域风寒的要求。而我国的云南傣族建筑则是以吊脚小楼为主,这种建筑中使用的建筑材料则充分体现出了云南少数民族的地域风情和文化特色。这些数据都说明了,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也是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的重要途径之一。国外建筑设计也非常的重视与地域文化之间的相互融合,比如,日本的腾冲地区就因为火山资源和地热资源储储量丰富闻名世界。因此,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设计工作时,通过对当地地热与火山石资源的分化后,利用不同的石材拼接各种不同形式的建筑,不仅将当地独有的地域文化特色展现出来,而且这种利用成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设计建造建筑的形式,为人们营造出了一种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舒适度。

(三)空间结构

空间结构设计是影响建筑结构设计效果的重要因素,设计人员在开展空间结构设计工作时,也必须重视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之间的相互融合。虽然建筑设计人员对空间结构形式创新重视程度的日益提高,为这一建筑设计形式的发展和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而很多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设计时,仍然无法忽视彰显地域文化特色的重要性。现代建筑空间结构设计中,与地域文化融合最具代表性的案例就是我国的高黎贡手工造纸博物馆。由于该博物馆位于我哥的云南腾冲,所以设计人员在进行博物馆的空间结构设计时,将现代建筑的设计与当地的地域文化紧密的融合在一起,通过设计群体部落空间结构的方式,将空间结构与地域文化完美的融为一体。

(四)文化精神

文化精神作为重要的地域文化内涵构成要素,我们可以将其视为地域文化内涵的核心要素。经过长期的发展,地域文化不仅形成了独居特色的深厚文化底蕴,同时也建立了内容丰富的文化精神。因为不同地区的文化精神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再加上当地建筑设计中对于地域文化的需求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应该牢牢的把握地域文化中的文化精神,才能设计出满足人们精神文化要求的建筑设计方案。也就是说,在建筑设计中,将原本抽象的地域文化精神与具体形象的建筑结构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然后应用各种不同类型的文化符号,表达出现建筑文化的内涵。

三、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有机融合的途径与方式

(一)建筑设计与物质层面

地域文化与建筑设计的融合,与物质层面的内涵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由于不同地区的人们不管是生活方式还是生活习惯等各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设计人员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应该根据当地人们物质生活的要求为基础开展建筑结构的设计工作,充分利用能够体现当地物理环境与地域特性的建筑材料,将建筑设计中独有的物质层面特征展现在人们的眼前。为了最大限度的满足地域文化提出的物质层面需求,建筑设计人员应该以建筑物理学知识为基础,在建筑设计中不仅合理运用采光、通风等设计手段,而且还应做好排水与抗震等相关系统的设计工作。另外,由于不同地区的地质条件复杂程度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建筑材料运输的便利性问题,避免因为建筑材料运输问题,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施工。

(二)建筑设计与非物质层面

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融合过程中的非物质层面的文化内涵,实际上就是人们的意识形态、生活习俗等内容。设计人员在开展建筑设计工作时,必须严格的按照不同文化模式的要求,才能设计出突出当地文化發展特色的建筑风格。如果一个人长期生活在一个地方的话,久而久之就会习惯当地的社会联系与规则,并在言行举止中体现出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所以,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当地经济、政治、宗教等非物质层面地域文化的发展现状,才能设计出既符合当地风俗习惯,又能够于当地地域文化联系密切的现代建筑体系。

(三)传统乡土建筑文化的当代转换

每一个地区的乡土建筑是乡土建筑文化形成的基础。作为现代建筑设计人员来说,应该将传统的乡土建筑文化合理的应用于现代风建筑的设计中,根据现代建筑设计理念和要求,完善传统的乡土建筑功能,才能在充分体现建筑外观美感的同时,满足人们对建筑功能的要求。所以,在将传统乡土建筑文化转换为现代建筑设计理念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该充分的运用当地丰富的建筑材料,才能将建筑设计与当地的地形、气候等等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四、结语:

总之,在历史不断发展的积淀下,各个地区已经形成了与之相应的地域文化。建筑设计人员在开展建筑设计工作时,应该密切的关注地域文化要素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严格的按照时代发展的要求,将地域文化与建筑设计融合在一起,才能将现代建筑设计的艺术性与现代性特点完整的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参考文献:

[1]张花.地域文化特色传承发展与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融合[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9,3606:137-138.

[2]董敏.地域文化与现代建筑设计[J].居舍,2018,33:83.

[3]王俊.建筑设计中地域建筑文化传承的实现[J].建材与装饰,2018,45:73-74.

猜你喜欢
空间结构建筑材料建筑设计
安东尼·高迪建筑设计研究
叙事思维下的建筑设计与表达
传统建筑设计元素在现代商业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剧院建筑设计指南之哥本哈根歌剧院
国内历史文化街区研究综述
道路绿化带的不同空间结构对污染物扩散的影响
运用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浅析《被占的宅子》的空间结构
建筑材料在工程建设中的地位及发展方向
河北燕郊的空间结构规划
新型混凝土技术与建筑节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