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思想对李唐画面风格的影响研究述评

2019-10-21 14:48吴雨珊
青年生活 2019年18期
关键词:李唐山水画

吴雨珊

摘要:研究南宋山水画,一个重要的画家不能忽视,他便是李唐。其既是北宋山水画的继承者,又是南宋山水画新画风的开创者,是两宋山水画转捩时期的关键人物。其笔墨、形式、意境等方面显示出南北两宋山水画的不同特点,他一变北宋山水画风格严谨的格局,开启南宋山水画新画风的端倪。12世纪早期,艺术与文化的追求成为主流,取代了11世纪晚期的政治争论。

关键词:李唐;山水画;文人思想

一.李唐绘画的时代背景

1.1 政治上

10-13世纪晚期是中国历史上最活跃的时期。这一时期历史上称之为宋代。包括南宋和北宋,以及辽,金一些少数民族政权。若说唐代的政治与文化是世袭贵族主导,那么宋代则是由受过教育的文官参与分享权力。这一转变意味深远。通过科举步入仕途的人数大为增加,这一时期对“学而优则仕”的秉持影响了其后的各个时代。公元1125年,靖康之变,金大举南下入侵,北宋亡。随着北宋的灭亡一些北宋画院的画家随着金的掠夺一起进入了金的领域,然,作为南宋最重要画家之一,李唐却独自一人从金逃亡归来。

1.2 经济上

经济的发展加快了社会的变革,此时人口增加,至宋代末年人口已达1亿,商业的发展,导致了市民阶级的兴起,商业都市化的专业分工和新兴社会关系。经济的繁荣为文化开辟了新的方向。书画作品以小品的形式大量出现于扇面,册页等一些人文用品之上。艺术品的风格与品味可以作为身份和财富的标志,但也反映了审美趣味甚至道德诉求。皇室及其贵族任然眷念延续了多年的皇族品味,喜欢一些繁琐,富丽堂皇的图案。然而与以往时代相比宋代的宫廷审美趣味是截然不同的,宋代的宫廷追求精致与高雅的文化展示。通过科举步入仕途的文人士大夫有意识地将自身与上层的宫廷模式区别开来。士大夫非常重视他们在象征和文化领域的特权及其地位。他们提倡“自然”、“平淡”甚至除了纯粹的美学价值外,还传达出道德立场或者品格。

1.3文化上

宋代以苏轼,米芾为代表的士大夫,文人阶级,引领了当时的文人画运动,提倡与宫廷绘画或匠人画区别开来。苏轼言:“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文人士大夫参与绘画给与了绘画以新的血液。那么文人何也?《毛诗故训传》有言:“文人,文德之人也。”,梅尧臣在《王原叔内翰宅观山水图》中也用到文人,“……上有荆浩字,特归翰林公,愿换廷圭一丸墨,谁言卖钱须青铜,范宽到老学未足,李成但得平远工。黄金白壁未为宝,文人师臣无不同。”那么总结起来,文人便是读书能文有学养的人。文人参与绘画所绘之画便为区别于院体画和匠人画的文人画。《汉典》中也是这么对于文人画是这么解释的“文人画,也称士夫画。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的绘画,区别于民间和宫廷画院的绘画。”

二.李唐代表作品分析

中国古人在总结事情的时候往往喜欢用四,八等一些双数字,例如北宋四家,南宋四家,元四家,扬州八怪等。

说到南宋四家,李唐是宋代绘画史上不可绕过的一个人物。他的绘画风格早已被人们所知,但其中包含的人文情怀却鲜有人关注。

李唐在其《采薇图》中描绘了伯夷、叔齐采薇而食,不食周粟的故事。反映出了作为王国之疼的文人反抗金政府的思想,在流亡金地的过程中,也许李唐也曾采薇而食。

清代金石学派代表人物邓石如曾言:“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以当黑奇趣乃出。”

例如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李唐的《乳牛图》正是“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以当黑奇趣乃出。”的典范。

作者李唐在经营位置时将画面中牛与童子巧妙的安排于画面的左边并留以寛实的留白。所谓上留天,下留地,中间留气者,正如此也。画面中,作者将左上角用精炼的笔法将墨竹写于绢布之上,着比之处,盖以密竹,使画面形成一个比较重的色块,与左边乳牛建构称为一个对角式的构图,画面中的色块比例均衡。对于留白。老子有:“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即“知白守黑”指出了在整体画面形式上黑白两色的運用把握,存在着黑和白两种角度去观看画面的方式。老子有“虚室生白”,《乳牛图》中,对于留白的处理置于乳牛之后,既能使乳牛成为整个画面的起点,又可为终点,完全符合了道家思想中阴阳相生的理念,作为文人思想的传播,宫廷画家李唐在其早年于翰林图画院中受到文人画的影响,在《乳牛图》中可以发现,作为乳牛的团块若将其视为一个玄色,那么位于右上角的墨竹便是另外一处玄色。与画面左上角,右下角的留白建构成了一个阴阳的转折。由起的玄色,到留白,再到墨竹的玄色,然后回归留白,使画面构成一个在视觉甚至理念上的循环。从中可看出作者把文人的思想气息在作品中流露出来。”也许是因南宋的社会风气的原因,南宋时期高宗的南宋政权也许来之不正,加上北有少数民族政权入侵。导致南宋的整个文化呈现出一种“避世求安”的思想。这种思想,在其诗歌,绘画方面尤为突出。在绘画上李唐的《江山小景》一改北宋时期《万壑松风图》那种雄浑的构图,取而代之的是江南的风光,这正与当时社会文人的思想不谋而合。文人们思想,往往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所思所想,往往这种思考,在其文艺方面尤为突出.

三.结语

宋,邓椿《画继》有言:“画者文之极也。”作为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艺术与宗教,哲学一样。是属于社会存在的反应,而艺术中的各种门类在其相互之间相互产生影响。因绘画是画家对客自然的规律的感悟后的内在的情感的提炼。以小见大,画面中的形式、意境及其内在精神,无不体现着其作者的所思所想。历史的巨变影响了山水画的风格,南宋山水画正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我们对于传统山水画进行临摹研究,就是要揭示其内在的美学规律,以新的形式表现出来,以便更好的适应新时期的审美需要。李唐前后两个时期的艺术风格称得上是“白马秋风塞上”“杏花春雨江南”。这并不是偶然发生的重要转变,而是缘由山水画它自身的发展以及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诸多方面因素所决定的。不可置疑,李唐在整个南宋山水绘画领域的影响是任何一位画家都无法取代、无法逾越的。

四、参考文献

[1]朱光潜文艺心理学[M]上海:开明书店,1946.1。

[2][宋],郭熙淳《林泉高致?山水训》。

[3]郑以墨谁言一点红,解寄无边春——浅谈马远、夏圭“边角山水”的形成书画艺术2005年3期。

猜你喜欢
李唐山水画
论南宋山水画的艺术审美性
纸巾山水画
爱在一起 感恩有你
庭院中的童年
我是这样“诞生”的
爱心义诊
宋代山水的转折
程灿山水画作品
张自启中国画——山水画
志同道合也能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