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居住建筑中的细节设计

2019-10-21 16:09田瑞荣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2019年10期
关键词:老年人

田瑞荣

北京中景昊天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建筑设计院

摘要:此文以老年群体为关注对象,探究如何在居住建筑的细节方面有更加周到的设计,并从中体现出专注于老年人建筑的人文情怀。细节的重要性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被世人感知,在居住建筑中的设计中,细节同样也是不可忽视的部分,因此本文旨在阐述面向老年人的注重细节的居住建筑设计。

关键词:老年人;居住建筑;细节设计

我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日益凸显,养老问题也日益成为一个压在年轻人身上的一座大山,建筑设计以往总是迎合年轻人的需求,将更多的重点放在新奇潮流的设计上,随着时代的变化,以老年人居住为主的建筑设计逐渐开始得到重视,建筑设计师们开始逐步探索一系列以养老为主题的建筑应该如何设计,以期更好的服务于老年群体。新兴的老年建筑打破了传统的养老院模式,而更多为建筑注入新的养老居住体验。

一、楼电梯

现阶段我国以老年群體为对象设计的居住建筑,主要有几个关注重点,楼电梯就是其中之一,在这一方面,通常有其设计基准,主要是以医院等医疗建筑为行业标准,在这一基础上再根据现实加以改进和完善。众所周知,随着人年龄逐渐增大,行动力相应的会变得迟缓,需要借助外物辅助自己行动的老年人居多。鉴于这一原因,即便建筑是较低矮的居所,也需要配备电梯以更方便老年人出行。此外,电梯的空间也是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在老年人居住的建筑中,电梯必须要有足够宽敞的空间能够满足轮椅上下,更重要的是,电梯应该保障在必要的时候能够满足担架运送的潜在需求,因而电梯的规格至少应该是担架满足级别,若是建筑空间容量足够,那么在楼电梯设计时设计为专业医用电梯也无可厚非。除尺寸的要求外,电梯的其他设计细节也需要加以考虑,例如电梯的自动楼层调节系统,在电梯内部以及出口处需要设置的防滑地砖,电梯内部的照明应该充足以保障老年群体能够看清路面。

在讨论了电梯的设计细节后,也需要对楼道的设计加以约束。由于面向的老年群体具有相当的特殊性,故而在楼梯设计中至少需要将其中的部分设计为医院楼道的设计标准进行施工建造。在楼梯的每节宽度、长度等都应该满足担架通过的需求,以为不时之需进行准备。此外,在扶手处应该设计圆滑的曲线而不能有锐利的折角。在每个踏步的开始和结束处应该设置成强烈对比的颜色,便于提醒和识别。

二、走廊及其他公共区域

建筑中最普遍的公共活动范围就是走廊,这一部分的细节重要程度无需多言。就长度而言,走廊不宜设置的过长,最长不应多于五十米。除此外,走廊不应该设计为笔直,而应有转折,转折的妙处一在于能够使空间利用更加合理化,二则是走廊中可以设计出供老年人休憩的空间,另外,走廊的侧墙面需要具有充分的坚固性,保障其能够承受来自老年人所乘坐轮椅碰撞带来的冲击力,并在扶手设计上加入防撞功能。

除了走廊这一公共区域外,居住建筑的大堂也是一个主要的活动场所,是老年群体聚集并进行社会交往的不二选择,鉴于其承载的重要功能,应在大堂注入更多的设计细节,主要是增加一些软装以丰富空间功能,例如书报架等。另外,在大堂出应该用透明的玻璃进行隔断处理,既有划分多个区域的功能,在视觉上又能够产生延伸感,能够满足老年人的观景体验;也需要使用百叶等对不同时间的阳光照射度进行控制,以期为老年群体提供最佳的居住体验。

三、居室空间

卧室:室内的居住空间往往是老年群体在一天中最长时间停留的场所,这一空间设计需要兼顾宽敞和开放两个特性,宽敞主要是指在一个老年人居住的卧室中,除去两个单人床的空间以外,其生育通道空间还应该能够保证轮椅能够通过,另外,卧室还应该避免与电梯相邻,这能够有效避免因为噪音干扰对老年人休息造成的影响。

厨房:厨房的空间设计主要也应该以宽敞和方便为主题,除此之外,厨房有其特别的注意事项,即冷热水的标注应该比一般的居住建筑中更显眼明确,厨房灶台上的东西摆放和台高应该以方便取放为设计标准,各式厨柜的把手也应该设置为拉杆式而非球形,更加方便行动不便者。

厕所:这一空间的大部分要求与厨房有相似之处,但还有一个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防滑设计,尽量避免在老年群体居住的空间中设置浴缸,而更多的应该是用淋浴房设计,在淋浴房四周容易有水溅出的区域设置防滑毯。

四、室外空间

室外空间的设计也是老年群体居住建筑中不能忽略的一个重要部分。室外场所也属于公共空间,要尽量注意设计的亲切感和功能性,比如设置一些供老年人休憩的小院落、小花园等等,既能够丰富建筑外围的景观层次,又能够满足老年人室外活动的需求。除此外,在一些具有一定高差的位置需要设置稳固的扶手方便老年人倚靠行走,在照明方面也要从老年群体的身体转光出发,设置充足的照明强度,方便老年群体随时能够看清前路。

五、结语:

在本篇文章中,关于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细节上的一些讨论还有不成熟之处,这是由我国当前建筑设计领域的现实决定的。由于现阶段许多设计理念都在探索的道路上,必然存在需要完善之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通过我国建筑设计行业不断的实践、探索和发展,对于老年群体的居住要求和建筑设计考虑都会越来越趋于完善,也会从中更体现出我国建筑设计中以人为本的信念。

参考文献:

[1]赵振瑛.关于老年人居住建筑无障碍设计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01):72.

[2]李屹斐,郭晶,徐钊.“共享养老”模式下的老年人居住环境设计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8(08):113-115.

[3]陈小卉,杨红平,钟睿.居家养老模式下的居住区适老化建设思考——基于江苏省的实证[J].城市建筑,2018(21):24-27.

[4]巩玉发,杜明哲.基于提升归属感的居家养老住宅设计探析——以轮椅使用者住宅为例[J].住宅科技,2018,38(04):24-27.

[5]周洪涛,周鹤林.人口老龄化背景下长春市居住小区室外照明环境调查研究[J].四川水泥,2018(04):277+348.

[6]石拓.引领建筑适老设计优化——基于试验基础的老年人居住环境改善研究[J].城市住宅,2017,24(11):16-20.

[7]王羽,屈璐,曹颖.《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规范》系列论证(三)——关于建筑高度对火灾疏散的影响分析之一[J].住区,2015(04):143-149.

[8]于一凡,贾淑颖.居家养老条件下的居住空间基础研究——以上海为例[J].上海城市规划,2015(02):96-100+117.

[9]王朝霞,王羽,王辛,窦治昊.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规范系列论证(一)——老年人轮椅回转空间基础实验[J].住区,2015(01):145-151.

猜你喜欢
老年人
老年人常练10个动作防跌倒
如何防止老年人受骗
预防老年人跌倒健康核心信息
机器宠物帮助老年人缓解孤独
老年人营养不良怎么办
京籍重度失能老人每月补贴600元
关爱老年人的内心世界
45.6%的老年人参加各种公益活动
中国5%老年人经常上网八成以上看电视或听广播
中国失能老年人4年后达42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