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质量的通病及控制措施分析

2019-10-21 16:15王俊杰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2019年10期
关键词:质量通病给排水建筑

王俊杰

中煤建筑安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给排水的质量问题逐渐增多。本文以建筑给排水质量通病及控制措施为研究对象,将排水质量通病作为研究切入点,从管道设计安装、闭水漏水试验、检查管道通畅度、预防管道下沉、沟槽进水防治等方面对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进行详细阐释。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质量通病

给排水是建筑工程的重要工作环节,给排水质量是建筑用水工作正常运行的关键。因此在建筑工程中,要规范给排水工作程序,加强对工作质量的监督,严格控制相关工作的材料选择,确保给排水工作的高质量运行,最大限度提升建筑的整体使用年限。

一、建筑给排水质量通病

建筑给排水质量通病主要集中在管道渗漏、埋管位置存在偏差、沟槽进水严重、管道内部堵塞。其中管道漏水是给排水工程最常见的问题之一,由于施工环节中对水管参数及材料选择的失误,水管类型不符合建筑供水工作需要,安装过程中对工作环境缺乏精确的考察,导致水管破损,造成管道渗漏。此外,水管接头处安装不规范,安装人员对工程重要性认识不明确,也是导致水管渗漏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具体的给排水工程进行前会对管道安装环境的数据进行详细的记录,根据数据显示情况选择恰当的水管规格及安装方法,但是由于安装员工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工程监督机制不健全,数据记录及环境考察工作难以有效展开,严重影响安装工作的顺利进行。安装工作存在偏差会降低水管安装位置的准确性,同时管道外围与安装环境存在缝隙,会引发积水、倒坡等问题。沟槽进水是由管道周围降水、排水不畅引所引起的,沟槽长期浸泡在水中,周围土壤环境会遭到不同程度的侵蚀,管道整体下沉,影响给排水工作的正常运行[1]。根据调查显示,现阶段中国部分地区的排水管道仍以铁管为主,严重影响地区水质,ph值不符合相关标准,为生活用水带来隐患。2016-2017,相关部门通过对部分农村的水质调查,得出总硬度及浑浊度已经超出卫生用水标准,总硬度的合格率仅为85%,浑浊度的合格率为77%,严重影响人口健康,因此水利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对给排水工程的监督,提升居民整体用水质量。

二、建筑给排水质量通病的控制措施

(一)科学进行管道安装

现阶段管道安装方法主要由内拉法与外拉法两种方法构成,通过合理搭配两种方法,提升管道安装工程的整体质量。在具体的安装工作进行之前,要根据建筑类型对日用水量进行预估,利用预估数据的大致范围选择安装材料,材料选择完毕进入安装环境的考察阶段,考察工作中要将管道的安装环境用具体数据进行展现,同时匹配相应的监督机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与周密性。结合数据情况制定科学的安装计划,为具体的安装环节提供科学依据。管道预埋工作结束要在管道内部搭建一道长度大于内径的横梁,横梁上方垂直焊接厚度大于最小缝隙的钢板,管道外部接口同样设置横梁,且外部为两道横梁。横梁之间借助钢丝绳等物品进行连接,横梁之间的距离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降低管道与安装环境之间的摩擦,整体安装环节结束,横梁可加强管道之间的紧密度。除此之外,要利用钢丝绳对管道外部进行缠绕加固,同时为控制管道与地面的摩擦和管道前端,可将手拉葫芦与管道顶部紧密连接,逐渐缩短连接链,完成管道之间的的对接。科学的安装工作是给排水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同时也是建筑用水工作稳定运行的依据,因此在安装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安装计划,合理运用安装手法,提升整项工程的质量。

(二)展开闭水、漏水试验

为降低管道使用中的漏水现象,要在安装结束后对整体管道进行闭水、漏水试验,具体准备工作如下:首先购买质量上乘的材料是提升给排水工程质量的第一步,购买过程中要对相关材料的许可证书做细致的调查,并确保水管外部光滑,材体牢固,具备高度的完整性,管道预埋过程中要再次对材料进行检查,准确无误后进行正式安装。其次提升竖井工程的科学度,施工前要对砌筑砂浆的饱满程度进行检查,确保砌筑面质量符合工程标准,并在竖井抹面前对井道环境展开清洁加湿工作,施工过程中,抹面与养护工作同时进行,最大限度提升抹面的稳定性。最后对管道周围环境进行加固,如施工周围的土壤疏松承载力差,要及時更换土壤,从而提升安装环境的承载能力,同时降低其他因素对管道运行过程的影响[2]。准备工作结束,模拟真实用水环境,对管道内部注水,开启建筑内部用所有水部门,监测管道有无漏水现象,如发现问题及时补救,为高质量的给排水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三)检查管道通畅度

为提升管道整体的通畅度,要对给排水工作做定期的检查。具体检查方法可分为视检和镜检,视检是通过管道出水中有无杂质来判断管道内部是否存在堵塞,镜检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只适用于直管,但是镜检法能够准确判断出管道的堵塞程度以及问题部分,一定程度上缩短了检查工作的时间。管道堵塞问题是影响建筑用水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给排水施工中要加强对管道接口的处理,管道安装前要对管材进行封口工作,阻止其他杂质进入管材中,对于独立排水管,将其末端出口附近采取覆盖作业,便于管道内部杂质的排出。管道通畅维修过程中,如部分管道堵塞严重,则截取堵塞管道,替换老旧管材。管道处于通常状态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管道的消防安全能力,如需进一步提升管道的安全性,可在其周围安装消防安全设备,但是要注意材料的选择,相关安全材料的厚度要大于1.2㎜,如材料为玻璃制品,则厚度要大于4㎜。

(四)管道下沉预防

以室内地面高度为零点,如地下室内地坪小于±0.00,管道铺设采取分段式进行,首先完成至内壁管与外壁管的连接处,其次进行外壁管的铺设。外壁管铺设之前,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展开挖掘工作,如管道上方属于高强度土地使用段,则要对周围土壤环境进行加固,合理规划铺设环节,减少对铺设环境的挖掘次数。如管道埋设区域出现下沉等现象,要准确定位下沉区域,针对下沉地点展开挖掘工作,对下沉管道周围环境进行支撑加固,如下沉管道出现断裂,则要更换问题管道,期间要注意对相邻管道采取保护工作,确保其他管道的正常运行。管道下沉会引发管道断裂、漏水等现象,因此在管道铺设过程中要加强对铺设环境的稳固,提升铺设环境的坚固度,减少管道下沉现象的发生。

(五 )沟槽进水防治

由于沟槽附近排水不畅,给排水工程外部水分流进沟槽,槽基遭到长期浸泡,周围土壤承载力严重降低,引发沟槽整体下降,导致管道断裂现象的发生。为有效预防沟槽进水,可在沟槽周围挖设排水沟,夯实周围土层,减少外界水源的流入。如沟槽需与水道相连,严禁在雨季施工,避免河水倒流进沟槽。如沟槽位置处于地下水周围,需借助排水设备辅助施工正常运行,并结合科学的防水技术,降低地下水对沟槽的影响。在给排水施工过程中,如沟槽出现浸水现象,立即抽出内部水分,挖出泥状土壤,用鹅卵石等物质填充空余部分,修复沟槽周围环境的土地承受力。控制回填材料的规格,鹅卵石等材料的直径要小于10cm,回填高度要超出沟槽70㎝。沟槽的排水工作是确保沟槽正常使用的关键,在施工过程中要强化对排水、防水技术的应用,优化沟槽的内部环境,营造干燥的沟槽使用区域。

三、结语:

综上所述,给排水技术对建筑工程的稳定运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给排水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质量通病的研究,采取适当手段控制质量通病现象的出现,提升给排水工程的整体质量,为建筑正常用水工作的稳定进行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崔东旭.关于建筑给排水工程质量常见问题分析及控制措施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8(04):195.

[2]冷少凡.建筑给排水工程常见施工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分析[J].门窗,2017(10):172.

猜你喜欢
质量通病给排水建筑
浅谈建筑工程防水渗漏质量通病的防治
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中常见质量通病分析
加强住宅工程质量管理的对策思考
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工程设计与施工
探究城市给排水施工中的常见问题与处理
顶管施工在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中的应用研究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
想象虚无一反建筑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