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溪地区灯影组顶部石灰岩归属探讨及其地质意义探析

2019-10-21 17:17张晗吕泽飞
中国化工贸易·下旬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石灰岩

张晗 吕泽飞

摘 要:在磨溪地区上震旦统灯影组顶部的局部区域发育了一套厚度为30m的石灰岩地层,本文将以这个石灰岩的划分进行深入探究。对于磨溪地区灯四段来说,顶部地层界限的准确识别是对其内部岩溶发育带预测基础。以磨溪地区灯影组顶部石灰岩的特点进行分析,对其中的薄片与岩心进行观察,其薄片上有“小壳类”化石,这是寒武系的独有特性。

关键词:磨溪地区;灯影组;石灰岩;寒武系

对磨溪地区进行调查,发现这里有丰富的钻探,震旦统灯影组顶部局部残留了一套厚度不同的泥晶石灰岩,在磨溪地区的121井至安平1井都有这样性质的泥晶石灰岩,还有磨溪12井至磨溪022-X2一线,磨溪022-X2区域的石灰岩的厚度在扩张中不断变薄,这种性质的石灰岩主要在高石3井区及磨溪18井区出现。石灰岩的相关资料比较少,再加上其分布区域比较分散,石灰岩到底属于哪种岩石并没有专业进行分配与调查,随后有专家将其分为震旦系灯影组中,又有专家将其分为寒武系麦地坪组。但精准确定此石灰岩属于那种岩石系列,还需要对默写高石梯地区灯影组气藏勘察进行深入的探究,从发现这个石灰岩的归属能直接影响着寒武与震旦系地震界限的划分,影响着气藏开发过程中对优质储层发育的正确判断。所以本文要以此进行分析,分析石灰岩的岩石特征和周边地层关系影响,以四川盆地磨溪地区为探讨背景,对这里的石灰岩的归属进行研究与落实。

1 石灰岩的划分时代

以石灰岩为研究对象,磨溪地区的泥晶石灰岩是分布厚度较大的台缘带,属于丘滩发育区,这个区域的磨溪116、磨溪9等井的岩心显示,这样的石灰岩中有大量的藻类碎屑发育。但顶部的石灰岩却没有任何藻类碎屑,却发现了许多的壳类生物碎屑,相同岩石处在不同的区域,却有着不同的性质变化,从分析中能看出石灰岩因沉积水体环境而产生的变化,在形成中产生了一定的间隔性。

对石灰岩中的生物碎屑进行分析,这些生物碎屑基本是呈现椭圆形形态,椭圆状生物化石的长短轴在1.2左右之间。壳壁内部一般是由柱状和马牙状方解石组成,这些结晶状的方解石还会出现一层的黑色壳壁,这种明显的颜色是区分生物碎屑与周边泥晶云岩界限,并且物质中的填充物与围岩是一致的。还有部分井对石灰岩到白云岩的界面进行分析,发育了一些与表层岩溶作用相关的渗滤粘土带,这也映证着泥晶灰岩与下伏云岩间存在着沉积间断,这样也是风化剥蚀面,能充分说明两者形成特性的不同。

2 石灰巖被重新划分后的地质性质

2.1 石灰岩归属对地层对比与储层预测的影响

麦地坪组常见于四川东部和峨眉等地区,在四川中部的不发育和发育薄层。根据多种地层的对比将这样的石灰岩划分为灯影组。在地震剖面上灯影组顶部的反射界面则会被认为是由泥岩和灯影组顶部的碳酸盐岩间的波阻抗界面产生。这片区域在被确定属于麦地坪组后,石灰岩残留厚度较大的区域也从而发生着变化。因为地震所产生的截面就不能代表震旦系顶界,需要重新修订寒武系底界构造图。

磨溪地区有利于岩溶缝洞储层是沿着2条潜流带顺层分布。并通过井震结合,明确了岩溶发育带在地震剖面上的响应特征为反射波同相轴呈弱振幅弱连续杂乱地震反射结构。地震偏移剖面上会标定潜流层。潜流带底部在磨溪区块表现为波峰反射,岩溶发育带基本是分布在古地貌高部位且潜流带分布稳定在距离震顶100m的地方。

对其地块清晰的认识,更有助于对岩溶带储层发育的准确预测。在麦地坪组石灰岩不发育或厚度较小的区域,预测的结果是不统一的。在石灰岩厚度较大的区域进行顺层岩溶带储层预测的过程中必须对震旦系顶部深度进行校正。

2.2 石灰岩归属对构造运动期次的启示

磨溪地区在构造上是属于乐山-龙女寺古隆起。磨溪地区中对桐湾期构造抬升的探究中,岩石研究专家对盆地周边野外露头进行深入检查,发现这里有三个岩溶风化壳面,并且桐湾运动和灯影组二段、灯影组三段息息相关,灯四段与麦地坪组二幕息息相关,麦地坪组与筇竹寺组的三幕的构造抬升会进行三次。磨溪地区被相关专家进行地层的划分,其中的灯影组顶部的泥晶石灰岩被划分为灯影组,但磨溪地区的钻井过程会以为麦地坪组没有钻井,认为磨溪地区的桐湾期运动是二幕。

专家对石灰岩进行重新的划分是因为对石灰岩与灯影组白云岩风化壳的发现,该区域在桐湾运动时经历过三次构造抬升,所以如今的石灰岩在磨溪121-安平1井及磨溪17-磨溪18井被发现,其他地区就很少发现石灰岩。从这些井区存在的石灰岩也能得知它们在桐湾运动3幕中所受到表生岩溶作用的影响较小,一些区域并没有出现石灰岩,这是因为在桐湾运动中的二幕、三幕都被表生岩溶作用所影响,从而无法形成石灰岩。

3 结语

以磨溪地区为研究的对象,发现其地区的灯影组顶部在局部区域残留的小壳类泥晶石灰岩是寒武系麦地坪组沉积,岩层中的灰岩残留厚度比较多,这里反射界面的形成是筇竹寺组与残留的麦地坪组的原因。磨溪地区的界面受到下部岩溶发育带的影响并融入邻井石灰岩进行总结。

猜你喜欢
石灰岩
石灰岩
贵阳市石灰岩山地绿化造林探讨
风化石灰岩路基填料压缩变形特性研究
土石混合介质碎石性质对土壤入渗和产流过程影响
浅议石灰岩地区基础设计方法
不同灌浆材料在矿山井下灌浆中应用的优缺点分析
温度对常见岩石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
广西石灰岩集料特性调研
封育阔叶林土壤的微生物酶活性
石灰岩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综合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