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储备机构会计核算若干问题的探讨

2019-10-21 17:54徐海祥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2019年10期
关键词:工作策略会计核算

徐海祥

重庆市地产集团

摘要:现阶段,我国已经进入到社会改革的深水期,政府通过政策性文件法规不断调整土地政策,以便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形式,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从而为我国社会创造更丰富的经济价值。因此,土地储备机构的工作内容以及工作方法也发生了转变,为了使土地储备机构有效配合国家政策的落实,我国针对土地储备机构会计核算颁布了专门的法律文件,统一规范土地储备机构会计核算工作,但是在工作落实过程中,仍然存在问题。为此,文章对土地储备机构会计核算若干问题展开了具体探究。

关键词:土地储备机构;会计核算;工作策略

《土地储备资金会计核算办法》的出台规范了土地储备机构会计核算工作,使会计核算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但经过实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形势下,土地储备机构会计核算工作暴露出了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会计核算工作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为此,探究当前土地储备机构会计核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有效的解决方法,这对提升土地储备机构会计核算工作效果有着重要意义。

一、土地储备机构会计核算问题

一是,在会计核算范围的确定上存在问题。当前现行的《土地储备资金会计核算办法》中规定土地储备资金是独立的核算主体,也就是说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土地储备机构并不是核算主体,而土地储备的会计核算包括土地取得、开发、储备、出让四个环节,土地储备机构需要根据这些项目设置单独的账目展开核算,这容易在计算土地储备成本环节出现错误[1]。同时,我国对土地出让以及支出有着明确的规定,政府相关部门根据土地活动的收付情况进行核算,也就是说在土地核算环节中,只有出让环节会出现政府预算,这就导致土地储备机构与政府都不能真实而完整的反应土地储备活动,从而会影响到会计信息的价值。

二是,在财务报表信息的规定上。土地储备机构会计核算中需要编制资产负债表、项目支出表、收支表等多项表格,但是目前我国法律文件中对于这些表格的规定并不能满足土地储备机构的实际需要。例如,土地储备机构日常使用的经费与土地储备资金处理两个独立账务中,会计核算中需要分开计算,而且也要编制不同类型的财务报表,但国家要求土地储备机构提供完整的财务报表,这就涉及到两种类型报表的合并,而目前对于报表合并并没有相关规定,从而缺少可靠的指导,容易出现错误或不规范行为[2]。

三是,存量土地核算存在问题。土地一级开发完成后,并不能保障会立即进入土地出让环节,其需要先将土地纳入到储备体系中,实现土地存储,再根据市场的发展与社会的需要制定土地供应计划,使土地进入到市场环节。根据现行法律规定,收储土地项目的成本以及交付结转都包括在会计核算过程中,而完成土地交付后的核算在现行法律规定中并未做出论述,从而影响着具体工作的实践。

二、解决土地储备机构会计核算问题的策略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确定会计核算范围

由于当前土地储备成本环节的核算主要通过分账的方式进行,其不能够集中、系统、综合的反馈土地储备的成本,而且容易在核算环节出现问题。面对这样的情况,建议取消分账方式,将日常土地储备机构日常经费账套中的各项成本费用根据土地储备项目的实际情况逐一分配至到土地储备项目中,如土地储备工作中产生的招待费、人员经费、交通费等日常支出经费可以直接增设到土地储备项目中,以便能够完整的反应出土地储备的整体成本[3]。

同时,由于当前土地储备机构会计核算范围并不清晰,需要统一会计核算口径,以便保障土地储备机构会计核算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可以将土地支出项目与土地出让项目添加到土地储备资金核算体系中,从而从土地取得到土地出让形成完整的账套,这不仅能够完整的反应核算结果,也减少了诸多错误与不必要麻烦出现。这需要土地储备机构取得政府以及国家相关管理部门的支持,授权其在账套中增设土地出让收入、应缴预算款、应收账款等科目,这将有效提升土地储备机构会计核算的完整性[4]。具体来讲,土地出让收入主要反应的是土地出让后产生的收入;应缴预算款主要反应的是借方发生额,其能够对接政府预算会计中土地出让收入科目,从而保障政府以及土地储备机构的会计核算统一口径,避免信息失真带来的其它麻烦;应收账款主要反应的是出于延期、分析、欠款等不同状态的土地出让收入情况。

基于上述设计进行土地储备机构会计核算调整,能够将土地取得、开发、储备、出让四个环节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按照统一的规定与统一的资料展开会计核算,提升了会计核算工作的完整性以及连续性,以便能够从土地取得到创造价值整个过程反应成本,便于为国家相关部门的管控提供可靠、全面、真实的信息。

(二)对土地储备报表做出详细而统一的规范

一方面,我国应法律角度承认土地储备结构作为法人主体的合法地位,并通过立法,或补充现行的《土地储备资金会计核算办法》等手段,对土地出别机构日常经费报表与土地储备资金财务报表的合并进行详细而具体的规定,从而指导两种报表合并的规范化进行,以便满足土地储备机构实现对外提供完整财务报表的发展需要。

另一方面,应完善土地储备机构快捷核算收支表的设置,在快捷核算中增加土地出让收入科目,以便真实反应出收储状态中土地项目的收支情况,该项信息不仅能够为政府预算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能够真实而全面的反馈土地储备的损益情况,从而使土地储备机构合理应用报表。

(三)提升存量土地核算的准确性

土地的利用需要根据社会的发展情况进行确定,盲目的进行土地开发与出让会导致我国土地资源被浪费,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土地开发后先进入储备体系作为存量土地,其在为出让前由土地储备机构对其展开管理,而如何对处于储备体系的土地进行会计核算,应基于储备土地的性质以及状态展开,从目前我国现行《土地储备资金会计核算办法》可以看出,对于存量土地的认知并不完整,从而导致其核算不完整,基于此,可以将存量土地作为固定资产,国家授权其由土地储备机构进行管理,那么则可以直接将其划归到土地储备机构日常经费账套中展开核算,当土地完整交付后则可以将其交付项目支出转变为土地储备资金科目,纳入到日常经费账套中并增设固定资产、固定基金等科目,完成土地出让后,可以通过两个科目对冲处理进行核算,从而提升核算的完整性以及合理性,避免出现核算结果失真的问题[5]。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土地出让项目规模的扩大与数量的提升,通过土地储备资金的会计核算能够有效的优化土地储备机构对土地资源的管理,以便保障我国土地资源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因此,在现行法律规定下,文章总结了土地储备机构会计核算出现的问题,对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希望可以为相关单位提供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姜益华.土地储备资金会计核算工作现状及改善研究[J].商情,2016,30(24):7.

[2]叶秀花.土地储备机构会计核算若干问题的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7,29(24):187.

[3]柏玮.关于土地储备资金的会计核算的若干探讨[J].全国流通经济,2018,36(12):96-97.

[4]孔祥銀.土地开发融资权模式的会计核算与税收问题探析[J].中国商论,2016,22(34):139-140.

[5]王晓虹.《土地储备资金会计核算办法》实务应用的探析[J].会计师,2015,16(12):8-9.

猜你喜欢
工作策略会计核算
涂料企业会计核算精细化管理
探析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
地勘单位会计核算管理相关问题及措施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探讨
关于中小企业会计核算问题
互联网金融下的会计核算
“以生为本”理念下的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研究
提高博物馆宣教工作的策略分析
党的群众路线指导下如何做好基层党建工作
关于做好高中班主任工作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