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项目施工中的管理与协调

2019-10-21 09:53梁继光
装饰装修天地 2019年3期
关键词:分包单位工程

梁继光

摘    要:本文分析了施工过程中各专业协调管理的重要性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协调管理的内容、方法和具体措施,不断总结、学习,以求与大家共同积累管理经验,共同发展。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协调管理

1  引言

现代建筑无论是民用住宅、工业厂房,还是其它建筑物的建设,都有一个各专业协调的问题。要建造一个高质量、高标准、高品质的建筑产品,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各专业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是至关重要。在很多建筑物建设中,就其各专业本身,不论在设计,还是在施工方面的质量,在理论上都能得到很好地控制和保证。但各专业工程施工中的交叉配合与协调工作,却不能尽如人意。由于各专业在施工中不能很好的配合,往往出现返工、误工等问题。并因此影响工期,影响建筑物质量,造成工程投资的浪费,严重的甚至还会带来安全隐患。

2  出现和产生问题的原因

2.1  从技术质量的角度分析

由于现代建筑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涉及的专业也越来越多,同时安装的质量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在技术上不能全面充分考虑,则极易产生问题。再者,由于现代建筑的个性化,每一栋建筑都是一件特殊的产品。每一条管线、设备都有特定的要求,这也就增加了技术工作难度和各专业之间出现矛盾和问题的可能性。同时由于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更新,施工人员未能及时掌握,也会带来各种问题。

2.2  从管理的角度分析

在现行的管理体制中,施工单位的专业分包现象普遍存在。专业分包单位在工作范围的界定上很难做到十分明确。各单位总希望自家承担较少。因此往往造成工序上的遗漏,增加协调管理的复杂性和工序衔接不紧密。此外,施工组织管理不健全,人员责任不明确,或者是专业人员思想麻痹,加之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的水平素质参差不齐,都会给施工中各专业的协调工作带来困难与不便,也是产生问题的重要原因。再者,由于各专业的分工协调不尽人意,每一个专业的技术管理人员,对其它专业的工作、工序以及技术、质量要求很难全面了解和掌握,这也就无疑给协调工作带来更多的问题。

3  施工管理

3.1  了解工程概况,有备而战

对于建筑施工工程,要做好施工前的准备,了解工程概况。首先要熟悉施工图纸、有关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了解设计要求及细部、节点做法,弄清有关技术资料对工程质量和材料的要求;其次要熟悉施工组织设计及有关技术经济文件对施工顺序、施工方法、技术措施、施工进度及现场施工总平面布置的要求;弄清完成施工任务中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部位;最后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和了解。

3.2  实行目标组织,面面俱到

在施工全过程中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有关技术、经济文件的要求,围绕着质量、工期、成本等制定施工目标,在每个阶段、每个工序、每项施工任务中积极组织平衡,严格协调控制,使施工中人、财、物和各种关系能够保持最好的结合,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如遇设计修改或施工条件变化,应组织有关人员修改补充原有施工方案,并随时进行补充交底,还要严格质量自检、互检、交接检的制度,并督促有关人员做好分部分项工程质量评定,使资料与现场同步进行。

3.3  安全管理,预防为主

在施工管理工作上,一定要把安全教育工作放在施工管理工作中的首位,安全管理的好坏是牵连到人的生命,所以安全是企业中的命脉。施工管理人员必须要做足安全措施,对所有的进场人员要做好安全教育与宣传工作。要以预防为主,安全第一,保障企业生存和工程的效益。

3.4  强化组织管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管理建筑工地时,要确保工程安全、按质、按量地完成,不但要有一定的技术之长,而且还要有科学的管理。各项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集体的凝聚力,因此在施工管理上要注重良好集体的建设,集体的凝聚力越强,工作开展就越顺利,越有效果。

4  施工协调管理

4.1  同建设单位之间的工作协调

(1)项目经理部随时与建设单位沟通和联系,进一步了解工程质量和安全文明标准要求,以及目标工期的确定,编制施工组织总设计方案、施工总进度计划和专项施工方案。(2)根据施工总进度计划合理组织人员、材料、机具。(3)施工过程中积极与建设方沟通材料、设备的技术标准和造价标准。(4)配合建设单位完成前期和竣工验收备案工作。

4.2  同设计单位之间的工作协调

(1)项目经理部将与建设单位或设计院联系,进一步了解设计意图及工程要求,完善施工方案。(2)向设计院提交设计出图计划书,积极参与设计的深化工作。(3)主持施工图审查,协助业主会同设计师、供應商提出建议,完善设计内容和设备物资选型。(4)对施工中出现的情况,除按建筑师、监理的要求及时处理外,还应积极修正设计错误,并会同业主、建筑师、监理及分包方按照总进度与整体效果要求,进行部位验收、中间质量验收和竣工验收等。(5)根据业主指令,组织设计方参加机电设备,装饰材料等选型、选材和定货。(6)协调各施工分包单位在施工中需与建筑师协商解决问题。

4.3  与监理工程师工作的协调

(1) 在施工全过程中,严格按照总设计进行各分包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在分包单位自检和项目管理部专检的基础上,接受监理工程师的验收和检查。(2) 贯彻项目管理部已建立的质量控制、检查、管理制度,并根据此对各分包单位予以控制,确保产品达到优良。(3)所有进入现场的设备、材料、器具均主动向监理工程师提交产品合格证或质保书,并进行材料复试。(4)按部位或分项工序检验的质量,严格执行“一案三工序”的准则,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施工,使监理工程师能顺利开展工作。

4.4  与分包单位间的协调

(1)项目经理部会同公司总部对选定的分包单位予以考察,并采用竞争录用的方法,使所选择的分包单位符合工程要求。(2)责成分包单位严格按要求组织设计,建立质保体系,确保规定的总目标实现。(3)责成分包单位所选用的设备、材料必须事前审定,严禁劣质材料。(4)各分包单位严格按照总平面布置图作好施工的标准化工作。(5)分包单位进场前均与本项目经理部签定工程承包合同,严格以合同条款来检查落实分包单位的责任、义务。(6)本项目经理部将以各个指令,组织指挥各分包施工单位科学合理地进行作业生产,协调施工中所产生的各类矛盾。

4.5  协调方式

(1)按总进度计划制定的控制节点,组织协调工作会议,检查本节点实施的情况,制定修正调整下一个节点的实施要求。(2)由本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负责主持施工协调会。(3)由项目经理部副经理负责主持的每日与分包单位施工协调会。(4)项目经理部以周为单位,提出工程简报,向业主和有关单位反映,通报工程进展情况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5  做好协调工作的方法

在施工中严格按规范要求做好每一道工序,并及时进行工序交接。方法如下:

5.1  充分认识协调工作的重要性

作为工程的建设者、管理者要从履行合同中自己的责任义务的角度,认真对待协调问题。提高行业标准,做好各专业的协调工作。

5.2  加强管理,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

在现有管理水平的基础上,针对影响工程质量品质的一些关键问题,从技术上、人事制度上建立更有效的、更加科学的管理体制,明确每一个施工人员的目标责任,从而达到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

6  加强协调管理的具体措施

6.1  技术协调

提高设计图纸的质量,减少因技术错误带来的协调问题,在图纸会签时找出问题,并认真落实,从图纸上加以解决。同时,图纸会审与交底也是技术协调的重要环节。图纸的会审应将各专业的交叉与协调工作列为重点。进一步找出设计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技术交底是让施工队、班组充分理解设计意图,了解施工的各个环节,从而减少交叉协调问题。

6.2  管理协调

协调工作不仅要从技术下功夫,更要建立一整套健全的管理制度。通过管理以减少施工中各专业的配合问题,建立以业主、监理为主的统一领导,由专人统一指挥,解决各施工单位的协调工作。建立问题责任制度;建立由管理层到班组逐级的责任制度;建立奖罚制度,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建立严格的隐蔽验收与中间验收制度,把问题减少到最小。

6.3  组织协调

建立专门的协调会议制度,施工中业主、监理人员应定期组织各专业施工单位举行协调会议,解决施工中的协调问题。对于较复杂的部位,在施工前应组织专门的协调会,使各专业队进一步明确施工顺序和责任,在统一的领导基础下,设立相关的奖罚措施,一级一级落到实处。

6.4  发现问题总结经验

施工中协调管理出现的各种各样问题,技术管理人員要善于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

6.5  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综合素质

加强施工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专业水平的提高以及对新技术、新产品的了解掌握。培养施工人员的敬业精神与细致的工作作风,施工中不遗琐碎,不留后患。

7  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建筑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施工新技术与新产品的日益更新发展,施工中协调工作的牵涉面越来越广,施工中各专业的协调对施工的重要性欲显突出,我们只有加强这方面的管理,把问题、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保证工程质量,从而得到最好的建筑产品。

参考文献:

[1] 成虎.工程项目管理.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

[2] 吴涛.施工项目经理手册.地震出版社,1999.

[3] GB/T50358-2005.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S].

猜你喜欢
分包单位工程
一图看懂宁波金融“五强”提升工程
高速透平真空泵工程应用
Theme Analysis on Pursuit of Friendship in Oliver Twist
长度单位
An Account on “Yoknapatawpha”
工程总承包项目分包企业的选择
建筑分包工程管理
泛滥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