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房屋建筑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注浆技术

2019-10-21 09:53褚秀东
装饰装修天地 2019年3期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房屋建筑

褚秀东

摘    要:随着经济在快速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升,因此,人们对房屋建筑的关注也越来越密切。在房屋建筑土木工程施工时,常常要用到注浆技术。而注浆技术的运用,可以解决房屋由于裂缝、沉降、孔洞等因素导致的渗漏问题,保障建筑质量。本文对房屋建筑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注浆技术进行了简单介绍,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的注浆技术的特点及其具体运用。

关键词:房屋建筑;土木工程施工;注浆技术运用

1  引言

渗透问题是土木工程建筑中较为常见的质量问题,产生此问题的根本原因为建筑结构先天存在裂缝,因此要想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应用注浆技术来填补建筑结构裂缝。所以各施工单位都非常重视注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为保障施工工程的整体质量。本文围绕各种类型的注浆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展开研究。

2  注浆技术的基本原理与类型概述

首先,由专业人员配置粘合性强的浆液,配置完毕后通过注浆设备注入土层,受浆液的影响,土层颗粒之间的密度得以增加,土层间的缝隙减少,从而达到加固的目的。由于注浆技术加固与防水效果良好,我国加固地基与其它防渗工程会常常使用注浆技术。考虑到施工环境、施工人员技术的不同,在不同的项目工程建设中往往会选择不同的注浆技术,常见的注浆技术主要有:静压注浆法、劈裂灌浆法、高压喷射注浆法以及复合注浆法等。静压注浆法地基相对疏松软塌的项目工程中被广泛地应用。(1)静脉注浆法的浆液具有压力大、粘性强的特点,在地基的最底层具有良好的延性。采用静脉注浆法将浆液注入土层中,在常温条件下,浆液可以在短时间内凝固,这也是静脉注浆法得到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值得注意的是,浆液在注入过程中与土层并未完全接触,因此浆液凝固后形成的凝结体存在较大的差异。对于建筑周围以及土层而言,注浆形成的凝结体可以有效提升地基的承载能力,降低房屋建筑沉降带来的消极影响。(2)高压喷射注浆法。利用压力向钻孔泵注入浆液达到降低底层抗拉强度的目的。在新技术、新工艺的影响下,国内城市中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由于高压喷射注浆法的特点,是我国高层建筑中应用最多的注浆技术。此外,高层建筑中的深基坑工程也可利用此方法,进而实现基坑的加固。

3  各类注浆方法简析

3.1  静压注浆法

静压注浆法利用注浆管道把浆液注入土层和缝隙里,注入时要注意浆液在各部分要分布平均。待浆液充填、渗入、挤压后占据地层或缝隙里的空气和水分的空间,一段时间后,在浆液的作用下分散的土颗粒或缝隙会结合成一个整体,岩层得到了强化,缝隙也被填补。静压注浆法通常运用在地基薄弱的房屋建筑中,利用浆液的压力大、比重大的特性,延伸到土層脆弱的地方进行填补并进一步聚集成凝结体,强化建筑土层,有效提升载重力,防止因沉降和缝隙导致的渗漏问题发生。

3.2  高压喷射注浆法

高压喷射注浆法顾名思义是采用高雅的方式来喷射浆液,在高度的压力下用水流进行切割的一项技术。此项技术的应用前提是运用钻机在预先设定的打孔部位进行钻孔,然后再将注浆管深入到土层的应有位置,开启加压设备进行喷射,此时就会形成高压浆液的水流。在强压的作用下水流能够产生巨大的力量破坏原有的土质结构,将土质冲散开来。冲散后的土质颗粒会在自然引力的作用下与浆液进行混合,讲过搅拌后形成混凝土。新的成分经自然条件凝固以后就能够达到稳固地质结构的目的。由于高压喷射所需的压力较高,所以应用在土质较软的地面上较合适,因此此法能够将土质全部冲散开来,进而达到有效地混合目的。高压喷射法在房屋建筑过程中的应用十分普遍,适用于修建前和修建中的各个阶段。高压喷射法虽然喷射压力较大,但是却不能对地面上层的建筑结构产生损伤,而且能够灵活的控制凝固的形状和所形成固体的体积。

3.3  复合注浆法

上文提到,注浆法主要有两种方法:高压喷射注浆法、静压注浆法,而复合注浆法则是两种注浆法配合使用而形成的一种注浆方法,其具有更高的加固效果。具体操作方法为:利用高压喷射注浆法形成凝固体,然后再采用静压注浆法让泥浆在高压喷射注浆法形成的凝固体周围扩散,对还存有缝隙的位置进行查缺补漏。复合注浆法的效用是两种注浆法的功效叠加,对房屋建筑结构起到特别好的加固作用。此外,这种注浆法操作简单灵活,加固效果也不错,使得复合注浆法被广泛应用于各大注浆施工中。

4  屋建筑土木工程中的注浆技术运用

4.1  运用于墙体结构

墙体裂缝可以分为两类:外部裂缝和内部裂缝。这两种裂缝都会对房屋建筑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所以必须要对墙体裂缝问题加以重视。要防止裂缝出现,保障房屋建筑墙体质量,就要在注浆时利用黏结性能好的物料进行注浆,从而增强结构间的黏结力,并有效地填补缝隙。在注浆工作完成之后,还要做好相应的维护措施,避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减弱注浆效果。

4.2  在土木结构中的应用

在房屋建筑土木工程施工中,应用注浆技术来进行土木结构部位的加固具有很好的效果。具体来说,首先在需加固的地方设置好若干0.5mm~1.2mm孔径的孔位,每孔间距约300mm~400mm,同时以环氧胶封堵封口,防止浆液外流;然后在孔位上埋管及封槽,注入浆液,注浆时注意缝隙的湿润度要适度,湿缝隙可以适当加水,干缝隙可以采用低粘度的材料,注浆完毕后还要固化14h。为了提高加固效果,应当根据房屋建筑土木结构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注浆工艺、压力及材料等。

4.3  地下室的防渗漏应用

因为地下室结构的特殊性,渗透现象较为常见。地下室渗漏现象的发生不仅影响人们的生活,而且会破坏房屋地下室结构。当地下室发生渗漏时,需要立即采取相关的补救措施。采用注浆技术补救时,施工人员必须首先找出渗漏点,如果渗漏点附近的杂物较多,需立即清理。待到杂物清理完毕后,选用高压注浆法或者是静脉注浆法修补。修补完毕后需要认真检查,发现渗漏现象需进行二次修补。

4.4  厨房、卫生间防渗水应用

注浆技术主要为房屋缝隙和结构进行填补加固。厨房、卫生间是用水较多的区域,它们与整个排水系统相连接,如发生渗透现象将会迅速扩散渗透范围。因此解决厨房、卫生间防渗水问题时,要采用环氧注浆的方式:首先要切断渗水通道,让水先从裂缝中完全流出,开槽完后再对其注浆填补,完成对墙体的修整工作。采用环氧注浆的方式有很好的墙体缝隙填补效果,并且施工用时短,是厨房、卫生间在发生渗水情况时,快速修复渗水裂缝的一种技术手段。

5  结束语

总览全文我们不难看出,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促进了我国的房屋建筑施工水平。土木工程中技术的不断提升更好地确保了我国房屋建筑的质量,也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注浆技术虽然在我国现阶段的应用十分普及,解决了普遍存在的地质渗漏问题,但是我国的科技还将不断向前发展,这也就要求相关的土木建筑技术也需要不断创新和变革,只有不断地发展和进步才能够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也能更快的促进我国的经济水平。

参考文献:

[1] 郭忠文.房屋建筑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注浆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13):50.

[2] 陈庆辉.房屋建筑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注浆技术分析[J].南方农机,2017(16):77.

[3] 周鑫.浅析房屋建筑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注浆技术[J].商品与质量,2016(17):218.

猜你喜欢
土木工程施工房屋建筑
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的措施探讨
完善房屋建筑质量监督机制
民办高校“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试论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材料选择及质量控制策略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借鉴CDIO理念的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建设研究
房屋建筑中的房建地基施工论述
关于房屋建筑结构坎镇设计的探讨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监管分析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监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