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2019-10-21 09:53施玲莉
装饰装修天地 2019年3期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施玲莉

摘    要:BIM技术是指以计算机辅助设计作为技术基础建立多维模型的信息集成技术,应用于建筑设计、规划、施工和运营维护等方面,它是对建筑的物理特征、功能特性的可视化表达。利用BIM技术能够有效发现、排查以及解决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隐患,对保证建筑施工的质量和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阐述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以期帮助施工单位提高建筑施工安全。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1  引言

近年来,伴随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和科技不断创新,建筑领域在此过程中取得不小成就,尤其是在BIM技术诞生后,进一步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保证施工安全。所谓BIM技术,具体是指一种新兴的建筑模型技术,具有可视化特点,在模拟演示过程中可通过信息数据创造出建筑的3D模型。此模型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可按照各种录入数据随时进行改变,而且能对生成的模型展开处理和完善。

2  BIM技术的含义简介

BIM全称为“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即建筑信息化模型,能够通过三维数字技术模拟建筑物所有信息并建立建筑物的模型,使二维的图纸以直观的立体形象展示给受众,此为3D,BIM技术更能模拟施工过程,紧急疏散,日照等现实因素,此为4D;另外,BIM技术具备在3D建成模型之上对工程造价的分析估算能力,此为5D,因其多维度、多功能的优势,BIM技术越来越被世界各国建筑行业所青睐。“BIM”概念的提出,在建筑行业实现了工程项目全周期的模拟与控制,大大提高了工程建设的效率。

3  BIM技术用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意义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将BIM技术应用在安全管理工作中,相较于传统的管理方式具有许多优势。该技術可以通过完善的模拟功能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事故进行分析模拟,并对建筑结构进行受力分析,避免出现安全隐患,实现对安全事故进行及时控制和预防。

BIM技术是一种三维数字化技术,主要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施工环境的检测,从而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由于BIM技术的准确性,可以准确地判断安全隐患的位置,有助于建筑施工安全隐患的及时消除。此外,BIM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使人员的分配更加合理,节约人力资源成本,还可以精确地计算整个工程的造价,同时对各部分施工的成本进行合理地控制。BIM技术属于高科技,因此,施工单位应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工作人员熟练掌握BIM技术的各项操作,防止在今后的测量工作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效避免经济损失,促进科技发展,为高新技术的进一步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目前,BIM技术由于需要大量的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支持,使其应用成本较高,但从造价控制质量的角度看,BIM技术控制工程造价更加精确可靠,能够为施工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因此,BIM技术的经济实用性还是较为可观的。

4  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4.1  建立施工模型制定安全指标

BIM技术将工程建设的技术标准和规章制度当作模型依据,始终坚持管理创新与科技进步,在建筑施工领域普及BIM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建筑施工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保证工程的最终施工质量。由于BIM技术能够应用在建筑施工的规划、设计、施工、勘察以及后期运营维护等各种阶段中,并且其所具有的建立施工模型的能力还可以对施工环境、技术、质量和安全进行检查和模拟,为具体施工过程提供优化方案和科学依据。施工单位将BIM技术应用到实际建筑施工中,可以基于BIM技术的数据库信息建立并完善施工三维模型结构,模拟实际施工中会遇到的各种问题,利用BIM模型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细化、完善,整合模型分析结果制定施工安全指标,对建筑施工阶段的风险进行检测,避免实际施工出现建筑构件不符以及施工安全问题。例如施工单位的设计人员在根据客户的要求完成建筑设计之后,为了保证该设计与客户期待标准一致,可以利用BIM技术建立施工模型,将该模型上交给建筑施工结构工程师,结构工程师根据自身经验将实际施工中会出现的各种安全问题对其进一步补充,随后将施工模型交还给设计人员,要求设计人员将施工数据信息录入到BIM模型中,安全管理人员根据BIM模型可以制定施工安全指标。如此做法,不仅保证了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降低了安全隐患,还能有效促进施工单位各部门之间的交流沟通,对提升建筑施工流程规范化具有积极意义。

4.2  标记施工危险区域

因为施工环境比较繁杂,在施工进程中会存在大量不确定性因素。此技术能在施工初期把搜集到的施工数据输入进去,然后展开全方位的剖析。在实践进程中,BIM技术能按照这些数据推断出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在此技术预估出危险区域后,相关人员便可有针对性的选用保护措施,以此确保施工安全性,避免引发安全事故。现阶段,通常使用颜色标记法来标注危险区域。例如:最高层次的危险用红色警戒标定,在施工进程中应予以高度关注。然而此种标记红色警戒的区域在建筑施工中的比例较低,例如起重机作业范围内等等。针对施工人员来讲,标记红色警戒的施工区域仅有规定的从业人员可进入。另一个则是橙色警戒标识,此种标识的危险等级位居第二,一般用于标定需要添加安全保护措施的区域。不仅有红、橙亮色,一般常见的还有黄色与绿色,代表的危险程度也随之降低。

4.3  优化空间冲突

建筑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景,大型施工设备集中于某个区域,而区域覆盖面积狭小不利于多个设备同时运行,若不合理的扩大空间会使造价飙升,若分离设备,则施工效率降低,此为空间与效率的矛盾。若置之不问,运行时间愈长,造成安全事故的可能性越高。因此,施工单位开始着手优化空间及设备两者之间的关系,BIM技术被提上议案。通过BIM建模技术可模拟动态施工,设备运行情况及所占空间协调性都得到充分展现,以此为根据,设计人员便可重新规划施工空间,避免了设备与空间碰撞的窘境,最大化的提高了施工效率。

4.4  加强培训工作

在以往安全培训工作中,一般是采取笔试或者应急操练的形式进行。然而此种培训形式太过死板,不但会让工作人员出现逆反心理,降低培训效率和质量,还和实际工作毫无关联,虽然演练按部就班的完成,但却无法有效提高监管人员处理问题的水平和应急能力。针对新时代下的安全监管人员来讲,不仅要具备大量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在培训过程中,应用BIM技术能模拟演示施工中出现的安全问题,将其生成动态化的3D图像,让安全监管人员能一目了然的了解施工安全有关知识和要点。采取此种培训形式,不仅改变了传统死板的培训机制,调动监管人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还大大提升了培训效率和质量。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BIM技术作为现代建筑信息化的主要构成部分,对促进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具有重要积极性影响。其应用在实际建筑施工中,不仅可以规避施工中的安全隐患,还能帮助管理人员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对降低施工企业经济损失、保证最终施工质量、促进建筑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丁文胜,张彬彬.BIM技术在大型钢结构施工危险源管理中的应用[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7(3).

[2] 葛华龙.浅谈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应用的思考[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7(2):141.

猜你喜欢
BIM技术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提高建筑施工安全
建筑施工管理中危机管理意识的运用
BIM技术在配套服务用房项目的深化设计及应用研究
BIM技术在钢结构工程设计制造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项目信息管理模式
论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浅谈现代汽车检测技术与安全管理
浅谈建筑施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