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问题分析

2019-10-21 09:53张剑
装饰装修天地 2019年3期
关键词:主体结构质量问题防治

张剑

摘    要:在建筑行业不断持续发展的今天,建筑主体结构也在潜移默化的发生着变化,建筑施工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其技术应用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质量安全,同时对施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这就需要技术人员、施工人员和设计人员要对建筑主体结构的构成及施工方法有清晰的认识。

关键词:主体结构;质量问题;防治

1  前言

城市的发展变化首要反映在建筑上,世界上主要的大城市都具有自己的标志性建筑,现代化的建筑物楼层高,建筑面积大,因此建筑工程质量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许多建筑在施工过程中不注意控制施工的质量,才会引起了一系列的质量问题,裂纹、倾斜、甚至坍塌,造成一定的损失和人身伤害。建筑行业不断的取得进步,建筑的风格、规模也在不断地丰富和扩展,建筑施工越来越规范和严格,这就需要施工技术人员和设计人员要对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技术内容有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2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问题的重要性

主体结构工程质量的作用是和主体结构本身的地位与功能密切相关的, 和其质量问题所造成的后果严重性密不可分。主体结构是建筑工程功能分区的骨架, 是各类活动空间分割的基础, 是维护建筑工程空间稳定性的支撑体系, 其空间体系为生产、生活活动规定了应有的范围, 人们生产、生活在所规定的范围内的生命财产安全与主体结构工程质量息息相关, 其质量本身从根本上提供了建筑工程上部结构体系的承载和传递的基本功能需要, 建筑工程结构安全是以主体结构工程质量保证为基础的, 它是建筑工程安全保证的前提,也是是实现维护结构、装饰面层及设备、设施安装工程质量的前提, 主体结构设计质量是工程设计安全和经济性的关键, 主体结构工程设计是结构选型、体系布置、受力分析、材料选择、强度、刚度、稳定性计算的过程, 是决定主体结构承载能力的技术规划过程, 有效实现主体结构质量, 需要进行主体结构设计优化,就是对这些因素的系统协调与优化, 这是实现建筑工程设计安全和经济的重要手段

3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问题

主体结构工程质量的形成涵盖了设计、施工准备、施工和使用维护的建筑工程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它的质量产出影响因素也必然涉及所有这些阶段过程中所有参与主体从事主体结构建筑的质量行为和活动结果, 建筑工程的设计、业主、监理、承包、建材、设备生产供应及检测主体和使用主体在主体结构工程质量形成过程中的所有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及其结果对于主体结构工程质量的形成都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

3.1  模板工程质量问题

包括柱、梁、板、墙主筋位置或保护层偏差过大。一般为墙、柱位置与轴线位置偏移。梁底不平及下挠、梁侧模炸模、局部模板嵌入柱梁间。炸模、断面尺寸鼓出、柱身中间柱模偏位。板中部下挠,板底混凝土面不平。

3.2  钢筋工程质量问题

轴线发生偏移;进行混凝土浇注时振捣造成钢筋位置偏移。垫块放置方式及数量不够,支设模板时为达到图纸厚度要求造成保护层厚度不足,箍筋尺寸过大。筋制作绑扎不按图施工,或吊筋制作形状虽然正确,但各部位长度、角度不符合规范要求,放置位置不准确。

3.3  混凝土工程质量问题

混凝土塌落度过小及和易性差;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模板清理不干净;模板隔离剂涂刷不到位;模板接缝处不严造成漏浆;混凝土浇注过程中,下料高度超过3m;墙柱根部浇注混凝土未间歇就继续浇注。支设模板时保护层厚度不够造成漏筋;混凝土振捣不密实造成漏筋;模板支设不严密漏浆造成漏筋。拆模过早造成混凝土与模板粘连造成掉角;模板清理不干净;模板隔离剂涂刷不到位;人为磕碰造成掉角。模板支设不牢固,造成振捣时模板变形;使用已经变形的模板支设。混凝土养护不到位造成混凝土产生裂缝;施工荷载过早或过大造成混凝土开裂;拆模过早造成混凝土开裂。模板破旧造成模板接缝不严;模板尺寸加工误差较大。

4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问题防治

4.1  模板工程质量问题防治

模板轴线测量后,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技复验,确认合格方可支模;在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应采取措施限位;支模时要拉水平、竖向通线,竖向垂直度控制线,以确保模板位置准确;对模板要进行专门设计,以保证模板及其支架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及稳定性;混凝土浇筑前,对模板轴线、支架、顶撑、螺栓进行认真检查、复核;混凝土浇筑时,要均匀对称下料,严格控制浇筑高度。支模时应边模包底模,梁模与柱模连接处,下料尺寸一般应略为缩短;梁侧模必须有压脚板、斜撑、拉线直后将梁侧钉固。根据规定的柱箍间距要求加固;成排柱模支模时,应先两端柱模,校直与复核位置无误后,顶部拉通长线,再立中间柱模;四周斜撑要牢固;浇筑混凝土时,速度不宜过快,一次浇灌高度不得超过40cm,振捣不宜过分。

4.2  钢筋工程质量问题防治

钢筋现场翻样时,应根据结构特点合理考虑钢筋之间的避让关系,现场钢筋加工应严格按照设计和现场翻样的尺寸进行加工和安装;钢筋绑扎或焊接必须牢固。固定钢筋措施可靠有效;为使保护层厚度准确,垫块要沿主筋方向摆放,位置、数量准确;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采取措施,尽量不碰撞钢筋,严禁砸、压、踩踏和直接顶撬钢筋,同时浇筑过程中要有专人随时检查钢筋位置,并及时校正。

4.3  砌筑工程质量问题防治

应设置皮数杆,皮数杆上应划有每皮砖和灰缝厚度以及门窗洞口的标高,以保证灰缝一致;砌筑时应挂通线,保证墙体灰缝一致。砌筑前排好模数,预留斜砌部分;斜砌部分需在墙体砌筑充分沉降后在进行砌筑;应随砌随将砂浆填满;加强巡视,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4.4  混凝土工程质量问题防治

拌制混凝土所用水泥,粗(细)骨料和外加剂等均必须符合有关标准规定。必须按法定检测单位发出的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进行配制。配制混凝土必须按质量比计量投料,且计量要准确。混凝土拌合必须采用机械搅拌,加料顺序为粗骨料→水泥→细骨料→水,并严格控制搅拌时间。混凝土的运输和浇捣必须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控制好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质量。控制好混凝土的养护. 在进行墙柱模板施工前应有专人进行模板的清理及涂刷隔离剂,在模板上工作面前要经过监理单位的检查;应在保证其表面不受及棱角不受损伤的情况下方可拆模;在拆除后应及时做好墙角及柱角的保护。

5  结束语

主体结构的施工对于工程质量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于施工技术质量的控制。通过对主体结构施工技术的分析,可以看得出施工技术的各个部分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尤其关键的建筑群,对于施工参数、质量都有着严格的规定,我们必须严格执行来保证工程质量。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未来的发展还很漫长,需要我們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摸索,科学化的管理,为建造合格的工程建筑贡献自己的力量。总之,要做好建筑主体的结构施工,就要求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对建筑施工的各个环节、技术规范有深刻的认识,在施工和设计的过程中,不断的采用新的技术,保证施工的进度,保证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宋涛.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方法浅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2.

[2] 吴瑛,赵占杰.住宅主体结构施工技术探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1.

[3] 黄鑫.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工程施工安全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

猜你喜欢
主体结构质量问题防治
浅析钢筋混凝土主体结构检测技术的应用
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技术探究
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及质量控制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的常见问题预防及改进措施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