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条件下建筑施工现场管理要点分析

2019-10-21 11:24甄磊
装饰装修天地 2019年3期
关键词:管理要点施工现场信息化

甄磊

摘    要:建筑工程是我国重大的民生基础工程,对其工程质量的要求十分严格。由于我国建筑工程具有起步较晚发展较快的明显特点,导致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时常出现问题。因此,加强对工程施工现场信息化管理就尤为重要,论文通过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信息化技术管理中的优势与长处进行系统分析,结合当下工程施工现场情况,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对策,为我国建筑业的工程现场施工提供了相对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信息化;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要点

1  前言

实现信息化能够全面实现项目信息的全面自动化管理,实现各参与方在整个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的良好的信息共享和交流,提高项目信息的有效利用程度,从而提高整个工程项目的工作效率。在此背景下,建筑企业应加快信息化建设,完善信息化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效率,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带动企业的良性发展。这必将对国民经济信息化整体水平的提高和信息产业的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2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现状解析

熟悉国内建筑行业发展历程的人可能都知道,我国的施工现场管理长久以来都是处在一种比较混乱的状态。施工单位一味地追求施工进度,相关的质量评定工作对他们来说就是可有可无的一个环节,这导致施工现场发生了很多可以避免的事故。这些都给了人们深刻的教训[1]。目前,对于现场管理方面的工作,我国已经形成了相关部门行政引导、法律制度行业规范,施工单位对从业人员进行教育这种多方位的管理体系。但是具体的落实工作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和漏洞,因为缺乏强有力的监督措施,很多施工单位都忽视了这方面的工作。另外,在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状态下,很多企业都会通过降低原材料采购标准,压缩员工的福利保障等办法来降低工程的整体支出,这也给施工现场的管理带来了很多压力。

3  信息化条件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价值

3.1  增强数据采集效果

建筑行业作为我国重点基础性保障支柱产业之一,有其鲜明的重要性与现实性。其中,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对工程建筑的质量与进度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现阶段由于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与成本投入的逐渐增加,相伴而来的是诸多相关数据,这些数据包括施工材料、人力资源、施工机械、施工成本等。数据的庞大性与复杂性,对建筑施工现场管理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因此,相关现场施工管理人员通过优化现场施工管理,成功引进信息化技术势在必行。建筑施工现场信息化技术的实质是将现代化的信息科技运用到施工现场管理中去,通过对先进信息化机器与仪器的投入,使施工现场管理效率大幅度提高。其次,在实际施工现场中相关数据会随着工程进度与特殊情况发生变化,通过信息化技术设备可以对该变化数据进行有力采集与整理,并对数据起到实时监控的效果,大大提升了现场施工管理的质量与效率。

3.2  增强文档管理动态性

在建筑施工现场中存在大量的动态文档,这些文档是建筑工程的重要資料信息与关键数据。其中包括设计方案、管理报告、质量相关信息等。以往建筑施工现场传统文档管理通常采用纸质方法进行管理,该管理方式具有一定的弊端,由于纸质结构的特殊性质,在管理中极易出现损坏与丢失,一旦损坏丢失且无法进行修复。因此,在建筑施工现场中对文档管理引进现代化信息化技术尤为重要,通过计算网络与相关服务器的运用,可以实现动态文档的数字化管理,对文档信息的调取、整理、查阅起到实质性的推动作用,并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动态文档的统一共享。信息化技术文档管理模式优点体现于数据库集中管理,数据库的庞大性可以容纳大量的文档数据信息,并对其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分类,使建筑现场施工文档的查找、审阅更为方便快捷[2]。

3.3  加强服务质量

由于建筑施工现场在实际施工作业中存在相对的变化性与改动性,其有关施工数据在工程质量与进度中都起到极为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运用信息化管理技术可以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服务质量进行有效监控。通过监督与管理的相互结合,保证现场施工的质量,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决定整体工程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在施工现场建立信息监控系统,可以对施工现场实施全方位的实时监控。例如在施工现场安装大量监控摄像头,通过远程网络技术将信息传输到监控中心。监控中心可以对施工现场的施工工艺、施工设备、施工项目管理等多方面进行考量,并制定相对的施工优化方案,为工程的施工质量与进度奠定坚实的保障基础。

3.4  增强施工现场管理质量与效率

首先,信息化技术可以通过网络共享平台,对施工现场相关数据实现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同城管理。并通过信息数字化技术,使施工现场数据变得更加立体与形象。将这些立体形象数据通过图片、音像等形式传输到相关质量监督管理平台,进而使施工现场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可以有效实施。相关上级管理部门可以根据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施工成本的过度浪费。

4  信息化条件下的建筑施工现场管理要点

4.1  应用施工现场数据自动化管理平台

由于部分工程承台质量较大,不具备工厂化预制现场吊装条件,因此仍采用现场基坑开挖、坑内现场浇筑施工艺。由于承台混凝土浇筑施工体量大、内外温差高等原因容易引起混凝土开裂,因此采用大体积混凝土自动测温系统进行混凝土内外温度的实时监控。同时为了减少工程施工对周边环境的扰动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周边环境及工程结构变形数据监测均采用自动化数据采集、传输及处理系统,以保证数据传输的高效性和准确性,为工程施工决策提供依据。

4.2  应用施工现场可视化监控系统

在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中使用可视化监控系统采用IPC(网络摄像机)/手机端+NVR(网络硬盘录像机)[3]式的纯数字视频监控模式。该模式基于发展成熟且无处不在的IP网络实现系统部署。该系统具有监控点位不受地域限制、施工简单快速、布线成本低廉、网络传输自由、图纸质量无损等特点。可视化监控系统主要包括4个组成部分:前台视频监控系统、数据传输系统、后台实时监控及显示系统、后台存储系统等。通过可视化动态管理系统具有的视频实时监控功能,可实现异机同屏显示、前端监控点远程控制及分组自动轮巡功能、全局范围内所有信息的集中检索、录像文件点播、暂停、快放、慢放、单帧步进和备份等功能及不同权限的分级管理等。北横通道现有可视化管理系统可实现包括指挥部、项目工点、现场作业人员手持终端在内的多级安全管控,不仅有利于工程各级管理人员对各个项目施工现场的实时安全管控,而且可以配合政府管理部门及项目周边居民做好安全监管及工程影响的安抚与反馈工作。

4.3  提升管理人员信息素养

首先,应该通过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的方式对管理人员进行信息化素质与水平提高。内部培养可以通过举办相关主题的信息化管理培训与活动,促进施工现场负责人信息化意识的提高,通过了解掌握使现场施工负责人能够发觉信息化管理技术的优点与长处。另外,通过外部引进的方式。加大对相关信息化技术管理人才的引入,在进行人事招聘时注重对信息化技术管理人的吸引度,使其可以献身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事业,为日后的工程安全与稳定打下坚实基础。

5  结语

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在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中,可以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提升数据的利用效率。因此要不断加强施工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素养,才能为信息化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提供基础,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与效率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张得鹏.房建工程施工技术及管理控制要点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51):131.

[2] 葛南.建筑工程管理质量与安全控制[J].居舍,2017(20):95.

猜你喜欢
管理要点施工现场信息化
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浅析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要点
浅析公路路基施工管理要点及管理对策
危险重重的建筑工地
谈施工现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