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理念下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研究

2019-10-21 11:24徐双双
装饰装修天地 2019年3期
关键词:给排水设计海绵城市市政道路

摘    要:市政道路给排水系统负责城市的日常给水和雨水的排放,直接影响着城市环境。然而,由于我国部分城市市政道路给排水系统设计不合理,给排水不畅,严重时甚至造成交通堵塞,这对城市发展十分不利。近年来,海绵城市的概念得到了广泛传播,并引起了业内重视。结合海绵城市的概念对城市道路给排水系统进行优化设计迫在眉睫。本文将重点研究如何在海绵城市理念下设计出更好的市政道路给排水系统。

关键词: 海绵城市;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

1  引言

海绵城市的概念:海绵城市主要是指城市具有海绵的特征,具有强大的吸水性和蓄水性,在面对城市环境变化时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将海绵城市的概念与给排水设计相结合,从而更好地优化城市环境,解决城市缺水、淤水等一系列城市问题。

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作用:城市环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利用海绵城市的概念,可以将城市的给排水系统与市政道路系统相结合,实现降水循环使用的绿色环保目标,对城市的规划和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效果,具体来讲有以下作用:

(1)改善城市环境: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如何提高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成为城市建设的核心问题。采用海绵城市理念能够有效优化人们的生活环境,优化城市生态环境,因此海绵城市的概念一经提出,就受到了业界的高度重视。海绵城市理念将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为未来城市建设指明了方向。

(2)收集和利用水资源,防洪排涝:从海绵城市的概念可以清晰看出,海绵城市将具有更好的蓄水排水能力,如果市政道路排水能力不强,遇到暴雨往往导致道路积水,不仅了影响交通,而且还对道路质量造成极大损害,路面更易坍塌,从而导致发生更多不可控事故。因此,利用海绵城市理念,对市政道路给排水系统进行优化,能够达到防汛防洪效果。此外,海绵城市理念下的给排水系统可以有效收集雨水,并在可利用区域发挥作用,为城市提供更加丰富的供水。

2  现阶段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存在的问题

2.1  市政道路给排水系统的施工和维护不合理

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往往更注重地上部分施工轻视地下部分施工。另外,现阶段地下工程专业技术人员较少。地上施工与地下施工协调不足。许多城市的市政道路给排水建设不能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许多给排水工程竣工后缺乏维护,维修手段往往也不科学。

2.2  城市环境气象情况复杂

城市环境气象条件比较复杂多变,无法预测,人们无法及时应对气候的突然变化,这对市政道路排水系统带来了巨大压力。在以往的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设计师一般不会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设计,一旦发生问题,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将无法有效应对。

2.3  降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较低

研究表明,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只有20%的雨水流失,80%的雨水渗入地下。但是由于城市地面的不断硬化,只有20%的雨水能够渗透到地面,80%的雨水会形成径流浪费掉,无法有效补充城市地下水,导致降水资源的浪费。

3  海绵城市理念下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

3.1  绿化带设计

绿化带是市政道路给排水系统中的重要的部分。在海绵城市理念下,绿化带设计功能主要如下。

首先,当降雨发生时,雨水会从地表流向绿化带,最终聚集绿化带处。因此,在设计绿化带高度时,应使绿化带高度在路面以下20cm左右。同时,保证排水沟分布均匀,排水沟高度介于市政道路路面与绿化带之间。其次,绿化带对降水有过滤作用。水过滤是指对落在地上的水体进行过滤,以保持水体的洁净。在实际施工设计中,首先要合理铺设覆土,并且合理设置砾石层,最后完成渗透管的安装。这样,在进行水过滤时,可以保证自然水体得到正常补充。第三,绿化带有滞留水的作用。在进行市政道路设计时,首先要综合分析绿化带所处的地形,依据地形合理设计导流系统,保证雨水进入地下时呈现层次性。同时,在开挖沟的两侧合理沟渠,起到促进雨水流入明沟的作用。这样,在雨季,可以缩短雨水滞留绿化带的时间。第四,绿化带可调节流量。在设计绿化带排水系统时,需要设置合理的溢流系统,使雨水管与排水管能够直接连接。在降雨量大的雨季,蓄水系统无法处理更多的雨水,绿化带蓄水量饱和后可通过溢流系统将多余的雨水排掉,以避免道路出现积水。

3.2  车行道与人行道的计

目前我国市政道路主要是不透水的沥青路面,这种性质的路面极易积水,经常出现打滑现象,存在安全隐患。另外,不透水路面还会影响地下水的补给,阻塞地下水渗透,使城市产生热岛效应。在海绵城市的概念下,在设计市政道路车行道和人行道时,应将其设计为透水路面,既能减少径流总量,又能使地下水回流,避免路面上大量积水。在设计路面时,上层需要铺透水沥青混凝土。对于中间层、下层和基层,需要使用不透水材料进行铺设,以避免雨水侵入路基,实现对路基的有效保护。

3.3  配套设施设计

市政道路给排水系统配套设施的设计主要是路缘石和路肩沟设计。对于路缘石来说,主要分为平缘石和立缘石两大类。平缘石与周围地表高度完全一致,其作用主要是防止积水,并促进雨水径流,导入雨水到绿化带;立缘石高度与周边地表高度不一致,略高于地表,雨水一般集中在沟壑处。在设置立缘石时,可对立缘石进行冲孔、裂口处理,促进雨水进入绿化带。其次,在设计市政道路肩沟时。主要使用混凝土,导致堵塞严重,且没有雨水净化功能。在海绵城市的概念下,路肩沟可采用植草沟,既能提高雨水的回收率,又能起到净化降水的作用,还能倒水排水。

4  结语

海绵城市能够充分利用水资源、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先进理念。因此,将海绵城市理念合理应用于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工作,可以有效缓解降水和洪涝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全面提高城市排水效率和能力,实现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贺鹏.海绵城市理念下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分析[J].贺建材与装饰,2018(15).

[2] 高梅,黃涛.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设备工程,2018(7).

[3] 陈钢.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0).

作者简介:

徐双双(1985—),女,汉族,山东省青岛市人,本科学历,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给排水工程。

猜你喜欢
给排水设计海绵城市市政道路
关于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伸缩缝施工技术的浅述
浅析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技术
市政道路下穿高速铁路技术简述及应用
市政道路给排水管网设计分析
高层建筑给水系统设计中的节水优化措施分析
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环保问题
“海绵城市”理念下,构建低影响雨水开发系统的研究综述
中国为何要建“海绵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