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地基和桩基础的土建施工技术及管理

2019-10-21 12:52申红霞
装饰装修天地 2019年3期
关键词:土建桩基础流程

申红霞

摘    要:近年来,随着市场的发展,民用建筑建设数量不断增加、建设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从而对民用建筑稳定性与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民用建筑地基与桩基础施工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基础稳定性与工程承载能力,因此,文章从施工技术角度对民用建筑地基与桩基础施工技术与技术管理进行了探究,从而改善施工现状,提高施工技术水平。

关键词:民用建筑;地基;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

1  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民用建筑的效益逐步突出,潜在价值逐步被挖掘,随之不断扩大民用建筑的规模,但是民用建筑一直未得到完善、合理的规范,导致建筑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仍然值得探究。而地基与桩基础是民用建筑稳定与安全的直接决定因素,探究其施工技术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并分析有效的施工技术管理策略,对提升民用建筑施工水平与工程质量有着重要的价值。

2  民用建筑地基与桩基础施工技术弊端

一方面,现阶段民用建筑地基与桩基础施工中在地下水处理上经常出现问题。地下水在基础施工部分如果不做好处理,后续会导致渗漏、塌陷等问题出现,影响地基与桩基的稳定性。但目前由于民用建筑施工专业性较差,诸多地下水处理办法的效果并不理想,单纯的通过排水或止水方法效果并不明显。

另一方面,冻土问题的处理上也存在问题。在地基与桩基础施工过程中,冻土情况经常遇到,通常通过冻结法的方式对冻土进行处理,避免水土压力产生冲突。但是由于民用建筑施工技术相对落后,冻结法应用过程中不能有效避免冻土墙融化对建筑地下结构造成的影响,从而也会威胁民用建筑的稳定性。

此外,桩基础质量问题一直是影响民用建筑的关键问题,受施工条件的限制,民用建筑桩基础经常出现破裂、破损、断裂、承载力不足等问题;而未有规范的技术对桩顶质量平等问题进行处理,从而影响到桩基础性能的实现,不能满足建筑使用标准[1]。

3  民用建筑地基、桩基础施工技术与管理措施

3.1  民用建筑地基施工技术与管理措施

民用建筑施工过程中,为了降低工程成本,大多情况下使用天然地基,通过对天然地基的考察与性能检测,适当的对地基进行加固等处理;但遇到条件相对较差的情况时,仍会使用人工地基,两者在效果上并未存在较大差异,但是天然地基对施工技术的要求相对较低,按照既定的施工流程展开操作即可。而人工地基的性能要求较多,所以施工技术也相对复杂。具体的方法有:一是,排水固结法。这种方法在民用建筑地基处理中使用的频率较高,但过于依赖高效排水,其原理是将地基中的水分排出,在较快的时间内实现松散土质的集聚,从而提升地基基础的承载能力[2]。二是,换土垫层法。这种方法主要适用性较强,原理是将地基中土质差的土壤利用强度高的材料进行代替,从而提升地基整体的强度,有效改良土壤。这种方法在使用过程中重点是选好代替材料,保障其性能满足施工要求。三是,化学加固法。灌浆法、深层搅拌法等多种方法的综合利用被称为化学加固法,其原理是通过化学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改良土壤条件。

在民用建筑地基基础施工中,对施工技术的管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遵守施工流程。不同的地基处理方法对施工技术有着不同的要求,而且有各自的特色,需要施工过程中根据工艺特点制定完善的施工流程,技术管理人员要加强对流程的管控,任何施工人员不得私自进行流程调整或篡改、省略流程。例如,在排水固结法应用过程中,具体的施工流程为:安装塑料排芯板或建设袋装砂井——利用沉管法钻孔——灌砂预压——排水、凝结土块,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这一流程进行,不能忽视对任何一个环节的管理[3]。二是,实现全过程管理,技术管理人员应认识到施工技术以及地基对建筑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基于全过程管理的理念,对每一个地基施工环节进行专业的技术指导,及时纠正施工人员错误的施工行为,从而保障施工质量。

3.2  民用建筑桩基础施工技术与管理措施

民用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受经济条件、施工条件的限制,桩基础施工技术相对简便,常用的有:一是,可靠静力压桩技术。受环境因素的限制,采用传统的打桩机进行施工,噪音问题过于严重,影响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与休息。因此,利用静力压桩技术,降低噪音污染,而且其能够有效提升混凝土等材料的使用效率,节约施工成本。二是,振动沉桩技术。这项技术事先会根据施工情况设置好桩顶部,并选择性能需求相适应的振动器进行桩基施工,振动器可以通过振动促使土层结构发生变化,从而降低土层与桩基之间的摩擦力,使桩基牢固打入土壤中。

对于桩基础施工技术的管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强化技术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与能力。桩基础施工与地基施工不同,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原理相对复杂,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以及注意的细节也较多,要求技术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必须具备从业经验与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能够及时发现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因此,应定期组织技术人员与施工人员进行培训,不断完善施工工艺,减少施工过程中问题的出现,从而保障桩基础的施工质量。二是,完善管理体制。桩基础施工只是民用建筑工程基础施工部分的一项内容,虽然其对工程稳定性、承载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目前施工过程中并未针对这一环节建立管理机制,因此,导致施工技术管理工作落实中经常出现漏洞[4]。面对这项的情况,技术管理人员应结合桩基础施工技术需要、施工流程、质量标准、技术规范要求等内容,构建合理、科学的施工技术管理机制,根据管理机制的指导,严格落实每一项工作,从而及时消除质量隐患与安全隐患,保障桩基础施工的强度与性能得以实现。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基与桩基础是民用建筑工程基础部分施工的核心内容,对工程质量与性能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施工中应掌握科学的施工技术,并严格的开展施工技术管理,利用技术提升质量,从而为工程的后续施工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吴序旺.浅谈民用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经验谈[J].四川建材,2018(5):83~84.

[2] 曾祥武.关于民用建筑地基基础以及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和管理方法分析[J].城市建筑,2017(9):135.

[3] 陈斌.民用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的一些思考[J].低碳世界,2016(12):157~158.

[4] 何忠强.民用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術研究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25):46.

猜你喜欢
土建桩基础流程
建筑工程土建造价成本管理途径研究
土建施工管理的问题及对策探索
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在急性脑卒中抢救中的应用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高速公路桩基础施工方法研究
道路桥梁桩基础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技术研究
浅谈公路桥梁桩基础局部缺陷的处理方法
与元英&宫胁咲良零距离 from IZ*ONE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一课四备”磨课流程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