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苗木培育及其管理技术分析

2019-10-21 14:23赵宝珍
装饰装修天地 2019年3期
关键词:管理技术现状

赵宝珍

摘    要:现在的林业育苗技术及其管理以经趋于合理化和规范化,可是在进行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因管理人员的专业性和种子的质量原因等也会发生林业苗木培育成活率不理想的情况。所以,要有效提高林业苗木培育和管理技术效果,保证林业苗木培育的成活率,必须在育苗过程中加强各个环节的管理,同时还要加强苗木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的培养,保证林业建设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林业苗木培育;现状;管理技术

1  我国森林育苗技术发展现状

1.1  观念落后

当前许多育苗机构的育苗观念比较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品种更新延迟。许多育苗机构为了追求经济效益,降低风险,只培育成熟品种,抑制了林业产业的发展。二是对于新的育苗技术的接受程度较低。随着林业产业的发展,虽然有新的育苗技术不断出现,但是多数育苗机构仍然采用传统的育苗技术,育苗效率低,从而制约了育苗产业的发展。

1.2  技术支持不足

从事育苗工作的多是有一定相关从业经验却缺乏理论知识的人,对于一些没有接触过的育苗技术难以准确理解及把握。而且由于育苗技术的支持不足,导致许多育苗单位的发展受到影响,甚至由于不熟悉育苗技术而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1.3  管理不到位

育苗技术管理,是促进育苗产业发展的关键。但是,当前的育苗技术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存在较大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育苗技术流程不完善。从最初选择何种育苗技术到制定育苗方案,再到实施育苗计划,并未形成一个完善的技术流程。二是解决问题的措施不全面,雖然很多文献都提到了相关过程,但在面对具体问题时仍然难以解决,给许多育苗单位造成了损失,甚至打击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1.4  育苗队伍建设不完善

育苗工作由于工作条件不佳、待遇较低,难以吸引并留住人才,高素质人才流失严重。另外,缺乏林业育苗技术管理相关的专业知识指导,导致管理方式落后、工作效率低下。因此,人才匮乏、队伍建设不完善,对林业育苗产业的发展以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发挥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2  加强森林育苗管理措施

2.1  重点抓好苗期相关管理工作

基于上述现状,我们可以引进科学容器育苗这一新技术,为林业育苗建立一个良好而坚实的基础,对于育苗的各个环节,我们也要采用一些新的鱼苗技术,具体如下。第一,悉心做好苗木种子处理工作。种子是植物生长的基础所在,对苗木和森林的培育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影响。第二,培育土地准备工作。在正式播种前,要先对苗圃中的土壤进行翻整,并施肥消毒,减少苗种培育期间的病虫害。此外,还要保证播种前的苗床处于足够湿润的状态,直到幼苗出土之前,整个苗床的含水量要保持在三分之一左右,并定期在播种的位置喷洒少量农药,可以有效减少和防止病虫害。

2.2  进行苗木土壤的施肥管理技术

对苗木的土地进行合理施肥,是保证苗木健康成长的关键技术。在苗木的培育生长期间,施肥有三个阶段。第一,底肥。底肥是保证苗木生根发芽的营养。通常以鸟粪或农家肥作为肥料和基土充分的混合搅拌,浇灌适合的水分,在肥料和土壤完全混合均匀后,开始苗木的种子种植培育。第二,中期施肥。种子发芽长到大约四五个月时,再一次给苗木进行施肥,这时多数都施加尿素和磷肥的混合肥料,促进苗木的生长。第三,后期施肥。根据苗木的生长土地情况,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以及苗木的生长实际情况进行添加肥料,保证苗木的正常生长和移植。

2.3  对林木进行灌溉管理技术

在林业育苗技术管理过程中,对苗木进行灌溉是重要的部分,合理的灌溉可以确保苗木的种子发芽好,给其发育和生长打下基础。在进行具体灌溉的时,要结合林地的土质情况和当地的气候特点,进行合理的灌溉。同时,也要考虑种子的水分需要,防止水分过多或过少。在进行灌溉时,多数都进行分步实施。先进行对基土灌水进行土壤培育,在水分渗入到地下后,在表面覆盖大约1-5厘米的土壤。然后在对种子发育培育中期的水分灌溉,这时的水分灌溉一般都应用喷淋的方式进行,一直到种子发芽以后,再结合当地的环境湿度和林木生长的土壤湿度,进行相应的浇灌水分。

2.4  林业育苗容器技术

育苗容器技术最根本的作用在于对根系的平衡,想较于传统培育技术对根系造成的不良影响,育苗容器技术更容易穿透和分解,对植物的根系发育也更有利。纵观世界各国所使用的育苗容器技术,以法国的Fertiss无纺布容器最为典型。Fertiss所具有的最大特点就是对无纺布和轻基质材料的大量运用,借助于机器的操作,自动完成容器的制作并焊接布缝和填充轻基质材料,直至最后成形。幼苗加工好以后,会统一堆放到机器的出口台面上,这样就可以进行人工装箱。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育苗容器技术诞生,并被广泛运用到林业育苗工作之中。

2.5  完善苗木质量评价标准

在使用容器进行林苗培育以后,还需要进行统一的苗木质量评价,有助于正确全面反映出苗木的培育质量,也便于栽种之前的优劣筛选。往常,人们只知按照苗木的大小、粗细和根系的发育情况来进行质量评价,忽略对老化苗木的考虑,导致筛选而出的苗木常常有漏网之鱼。基于此,我们需要不断完善苗木的评价标准,参考国家先进的育苗理念,修正现有的质量评价标准体系,除了以外观来判断苗木质量以外,还应该增加其他可用的评价方法。例如,检查扦插苗是否具有空气切根后形成的愈伤组织、根系是否呈现比较平整的状态等。将以往惯用的评价标准和这些新型标准相结合,对苗木质量的评价也将更加全面、科学和准确。

2.6  积极引进新技术

我国的林业育苗技术一直在快速发展,但是与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同时,我国不同地区之间也存在较大差距。因此,育苗从业者应密切关注、充分了解行业动态,加大资金投入,从国内技术发达地区或者发达国家引进先进的育苗技术及设备,促进我国林业育苗技术的发展。一方面,可以派遣育苗工作人员到技术先进地区或者发达国家进行学习,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邀请国内外相关方面的专家到育苗单位授课,讲授相关专业知识。

2.7  加强育苗工作管理

首先,建立一套完善的育苗工作流程,对育苗工作实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其次,针对当地育苗工作中的常见问题,进行指导解决,并编制成册,供相关单位学习,避免由此带来的不必要损失。

2.8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队伍建设是发展林业育苗技术及管理的基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一是通过与高校及专业技术学校合作,设立相关专业,并加大实践培训力度,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二是对部分技术人员进行管理能力培训,培养一批具有技术和管理能力的人才;三是对现有的工人进行理论知识培训,提高其理论知识,以理论指导实践,提高其综合素质。

3  结束语

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和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我国植树造林的面积也越来越大,对林业苗木种苗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这为林业苗木种苗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不少相关从业者甚至农户都在进行林业苗木种苗的培育工作[1]。但由于缺乏育苗管理技术,给相关工作者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总结林业苗木育苗管理技术,是增加育苗工作者的经济收益,促进我国林业苗木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甄飞.林业育苗技术及苗期管理探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23):109~110.

[2] 叶宏忠.林业育苗技术存在问题及容器育苗技术发展分析[J].种子科技,2017,35(11):41+43.

猜你喜欢
管理技术现状
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关系分析
计算机存储系统的管理技术探讨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