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怪老头”,开着大奔捡垃圾……

2019-10-22 01:21
环球慈善 2019年5期
关键词:老钟小喇叭渣土

“亲爱的朋友,为了保护环境,为了小朋友的健康成长,别把垃圾扔给后代,改变乱扔垃圾的习惯……”早上7点,身穿橘色宣传衫的老钟,左手一把不锈钢夹子,右手高举小喇叭,站在一家早餐店门口开始宣传,引得不少人闻声侧目,正在一旁忙活的店老板看到后,不但没有上前制止,反而还跟老钟热情地打起招呼来……

捡垃圾的亿万富翁

老钟本名钟丛荣,今年54岁,是土生土长的重庆本地人。从2015年捡垃圾开始,老钟的身影就经常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刚开始,大家都以为老钟是一位普通的环卫工人,捡垃圾也是他工作范围内的事情。可时间久了,有人发现,老钟每天都是开着价值百万元的奔驰车捡垃圾,这让很多人感到很好奇——后经了解才知道,老钟在两江新区拥有3家企业,涉及汽车零部件生产、房地产等行业,身家上亿,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企业家。

“其实大多数认识我的人都是因为被我劝导过。”每天早上,老钟在自家院子里打完太极之后,都会套上那件对他来说稍显肥大的橘色宣传衫,手里拿着夹子,腰间别着小喇叭,开始出门捡垃圾,不只金童路,整个鸳鸯街道都是他常溜达的地方。纸巾、矿泉水瓶、包装袋……老钟很熟练地夹住垃圾,扔进附近的垃圾桶。

金童路餐饮一条街,是居住在两江新区的人们再熟悉不过的地方,这里沿街的40多家餐馆,每天晚上都迎来送往熙熙攘攘的食客。人多混乱的时候,也是老钟开始宣传环保的最佳时机。晚上7:30,老钟还像往常一样,带着他的捡垃圾“三宝”,走进第一家火锅店,店里到处是推杯换盏的食客,正是用餐高峰期,生意非常火爆,服务员看到老钟,一边忙着手里的活儿一边向老钟打着招呼。老钟显然对店里的布局非常熟悉,不时低头弯下腰,查看每桌食客脚下的垃圾。

“不好意思打扰了,义务捡垃圾的。”话音刚落,老钟就打开手中的黑色小喇叭,开始播放宣传语。因为小喇叭的声音很大,不少食客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吸引,有的还凑在一起窃窃私语。老钟则显得非常坦然,只是高举小喇叭,站在一桌客人旁边,正在用餐的一桌人,看到老钟后,赶忙弯腰将桌下的垃圾捡起扔进垃圾桶。

“我们都认识他,他差不多每天都来,不乱扔垃圾嘛,我们记得的。”一位用餐的食客对记者说。显然,老钟4年来的努力,已经开始渐渐影响到陌生人。

捡垃圾之路,始于一次偶遇

钟丛荣为什么会开始捡垃圾?这还要从4年前一家人去海南度假说起。2015年春节,钟丛荣一家到海南过春节,其间,上一年级的小女儿提出老师留了寒假作业,要求家长参与展开一次亲子活动,女儿特别想让老钟参加,一起去海滩玩,看到女儿满心期待的样子,老钟也跟女儿提出了自己的条件,那就是一家5口,包括外婆在内,一起去海滩捡垃圾。

老钟的提议引来一家人的积极响应,一家人从一大早捡到中午,就在准备往回走的时候,遇上了一位老太太,老太太一手拿着黑口袋,另一只手拿着一个很长的夹子。老钟上前询问得知,老人每天都到这片沙滩捡垃圾,已经捡了4年。老钟本以为自己一家已经算是做得很好了,可没想到老太太的行动更让他感动。

“我当时就跟老太太探讨,我说您天天这样捡垃圾,有没有试着提醒大家不要乱扔。”对于一直以来就很关注环境保护的老钟,如何从根源上改变环境问题是他一直所关心的。对于主动上前制止别人乱扔垃圾的行为,老太太表示还不太好意思尝试。后来在闲聊中才知道,老人是清华大学的教授,已经75岁了。

一次偶然的相遇,给老钟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从那开始,老钟决定踏上捡垃圾的公益环保之路,把捡垃圾的行动带回重庆。

他的第一桶金,也是“捡”来的

说起自己的创业历程,老钟用了三个字形容——“非常苦”。父母是最朴实的农民,那个年代,姊妹6人吃饭都成问题。老钟14岁开始务农,15岁到建筑工地打工,20岁开始学开车,全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谈到自己的第一桶金,老钟说其实也是捡来的财富。

学会开车后,老钟到工地开始帮别人开渣土车,时间久了老钟发现,把渣土拉去扔掉还要交弃土费。由于重庆特殊的地质结构,爆破的都是很硬的石头,老钟觉得这些石头完全可以卖钱,发现了商机。而就在那个时候,他的老板因为经营不善跑了,老钟便和妻子一起接手,跟别人谈合作,将渣土转卖,就这样,28岁的老钟赚到了第一桶金,不到一年时间就挣了几十万。

回憶起这一路的创业经历,老钟最感谢的就是妻子杨祖惠的支持。

老钟回忆说,跟妻子刚结婚那几年,生活条件特别差,老钟为了让妻子过上好日子,没黑没白地打工,就拿运渣土来说,经常是一早6点出发,深夜12点才收工回家。别的工友都是每天拉一趟渣土就收工,老钟却偏要拉两趟才肯回家,杨祖惠看到丈夫为了这个家付出的辛苦,心疼不已,尽管怀孕在身,还是挺着肚子偷偷去批发些小物件在街边摆地摊,贴补家用。

很长一段时间,杨祖惠都没有告诉丈夫。直到老钟有一次无意间在路边看到她,才知道妻子为了这个家的付出,“我说你好好在家照顾好自己就行,我苦点儿累点儿算不了什么。”尽管已经过去20多年,提起那段经历,老钟几次哽咽,眼眶发红。

不少食客为老钟点赞

老钟说,捡垃圾4年来,最难熬的就是刚开始那一年。每次在外宣传,总能遇上不愿意配合的人,发生言语冲突很平常,肢体冲突也是常有的事。

老钟对记者说,有一次他在一家火锅店做宣传,在店门口看到一男一女边走边将擦过嘴的餐巾纸扔到地上,老钟急忙走上前去提醒,让他们把垃圾扔进垃圾桶。男子打量了老钟一眼,头也不回地边走边说:“我想往哪扔就往哪扔,你管不着。”老钟快步追上去,坚持让他把垃圾捡起来,男子不听,用力一推,老钟一个踉跄,重重撞在一边的墙上,而对方则像没事一样,头也不回地继续往前走。

就这样,伴随着言语的冲突和肢体的推搡,走了大约有200米,男子拗不过,最后不得不回到火锅店把自己扔的纸捡起来扔进垃圾桶,事情才算完结。

这件事不久之后,老钟在饭馆宣传时又遇上了那夫妻俩,两人不但改变了乱扔垃圾的习惯,看见老钟宣传,还提醒一起吃饭的朋友把垃圾捡起来,“后来再见面他们也主动跟我握手打招呼,所以我觉得习惯是可以改变的。”老钟说。

外人说他作秀,家人不理解他

渐渐的,老钟的宣传环保行为吸引了很多人注意,老钟企业家的身份也渐渐被传开。“亿万富翁捡垃圾,这不就是作秀吗?”有人说他捡垃圾是为了给自己的企业做宣传,坚持不了多久。

听到这样的传言,老钟觉得很委屈,自己明明做的是一件好事,为什么得不到大家的理解,还要恶语相向?这样的声音越多,反倒越激起老钟坚持做下去的决心。

“我说你没白天没黑夜地捡垃圾,别人还这么说,你图个啥吗?”妻子杨祖惠红着眼眶说。对于老钟捡垃圾,杨祖惠刚开始是支持的,毕竟这是一件好事,也能以身作则教育女儿。可自从那次从海南回来,捡垃圾就占用了老钟全部的时间,不但把公司的业务全都交给儿子管理,连陪伴女儿的时间也没了。杨祖惠觉得很委屈,在撿垃圾之前,老钟一直是个顾家爱女儿的好老公好爸爸,可突然间,捡垃圾这件事让他简直着了“魔”。刚开始的一两年,夫妻两人天天为此吵架,有几次甚至提到离婚。

可杨祖惠转念一想,结婚几十年,她太了解老钟的性格了,他认准的事,再难都会一直做下去,也正是丈夫的这种倔强,才让家里的事业有了今天的成绩。“我改变不了他,就只能改变我自己,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他的安全。”杨祖惠对记者说。

“我刚开始也觉得爸爸做的这件事非常丢脸,出门都不愿意跟他走一起。”11岁的钟沅伽也有不少抱怨,偶尔赶上父亲送她去上学,她都不愿跟父亲走在一起,生怕让同学和老师看到自己的爸爸是捡垃圾的。

后来,一次学校的活动让小女孩改变了对父亲的看法。学校组织郊游,老钟提出他去参加,原本不太愿意的女儿在母亲的劝说下才勉强同意,但前提是父亲不能宣传捡垃圾,不准带小喇叭和捡垃圾的夹子,老钟也同意,表示只要郊游过程中,家长们不乱扔他就一定不宣传。

可刚一到郊游地点,老钟就看到一些家长到处乱扔垃圾,老钟跟老师商量后,便打开悄悄带去的小喇叭,换上宣传文化衫,开始做宣传。“我当时用手捂着脸,一直蹲在地上,爸爸说话不算话,我有点恨他。”钟沅珈说。

直到老钟宣传结束,小女孩都一直原地不动捂着脸。过了很久,突然有同学在钟沅珈耳边说“钟沅珈,你爸爸真了不起”,她才慢慢松开一直捂着脸的双手,看到在场的家长和同学都在给父亲鼓掌,也是从那一刻起,钟沅珈才开始接受爸爸捡垃圾这件事。

不了解老钟的人都说他是个“怪老头”,可在老钟心里,自己选择捡垃圾,不仅改变了环境,也对自己的家庭有正面的影响,自己的行为在给儿女做榜样,也在给身边的亲朋好友做榜样。通过捡垃圾这件事,在与陌生人的接触中,自己的性格更多了一份耐性,这也成了他长期坚持做下去的动力。“我从第一天决定捡垃圾开始,就决定这个事做一辈子,哪怕我还走得动最后一天我都会坚持,最终就是想让大家改变乱扔垃圾的习惯。”

本刊整理自津云新闻

猜你喜欢
老钟小喇叭渣土
探索创新 开辟渣土管理新路径
老钟
吹起小喇叭
逗呢等
请客
牵牛花,小喇叭
吆喝
建渣土工袋挡土墙室内模型试验
“监管滑坡”比“渣土山”滑坡更可怕
固结稳定渣土性能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