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2019-10-23 07:29梁小流黄章城
装备制造技术 2019年8期
关键词:电工电子技术电压表电流表

杨 青,梁小流,黄章城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530023)

0 前言

电工电子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广泛应用于电子、机械、自动化控制、汽车等大类专业,各个高职院校开设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职业技术基础课程,因此,大多作为一门专业课的“敲门砖”安排在新生入学第一学年讲授。但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反映学生基础越来越差,这门课程越来越难教,对后续专业课程的支撑也不足。作者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授课内容偏多偏难。虽然不同的专业开设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内容会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不同程度的增减,但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仍普遍存在教材选用不适当,对教学内容优化整合不深入,讲授内容偏多偏难的情况;二是实践环节的设计中验证性实验痕迹较重,缺乏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启发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三是教学方法单一,整门课程下来往往只采用一到两种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学习兴趣逐渐下降;四是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源具有多层次性,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普遍存在。高校扩招后,很多工科类专业实行文理兼招,且学生的来源不再单一,有通过普通高考录取的学生、有通过“2+3”中高职衔接、自主招生等形式入学的学生。这些不同层次、不同基础的学生站在《电工电子技术》这门专业基础课的起跑线上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很难兼顾不同基础的学生,造成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信心不足,甚至厌学。

如何紧跟电工电子新技术的发展并兼顾后续课程的需要,合理设计课程教学内容,打破以往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学改革,上好“敲门砖”地位的《电工电子技术》课,是各个高职院校都在探索的问题。

1 项目教学法的特色

项目教学法是以一项完整的项目工作为目的,师生共同参与完成的教学活动[1]。在《电工电子技术》课众多的教学方法中,“项目教学法”的教学特色及成效得到大家的认可。“项目教学法”能够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的结合,通过典型工作项目的设计,以“工作项目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引领”,将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融入解决项目问题的过程,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从而达到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电工电子技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目的。

项目式教学法通过“项目”的形式推进教学,因此,所设计的“项目”应来源于学生在实际当中的需要,能解决实际问题。

项目教学法主张先练后讲,先学后教,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等,学生唱“主角”,而老师转为“配角”,实现了教师角色的换位[1],有利于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2 项目教学法的实施

2.1 项目的确定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主要特征就是涉及面比较广,涵盖了电工基础、模拟电子、数字电子三大部分内容。因此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上要充分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考虑好内容的普遍性及延展性[2]。项目教学法的关键在于教师利用一个完整的项目来引导学生构建系统的解决方案并实施。因此,项目的选取既要与教材内容结合紧密,又要有线索有依据,给学生引导的思路和想象的空间。教师需要根据课程的教学标准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梳理、整合,并结合社会现状及学生能力要求,将知识点分解成若干个教学板块,每个板块的内容由一个项目进行贯通。项目的内容需要精心设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科学的、系统的项目群。这是项目教学法最关键也是最难的环节。需要注意的是,项目教学法的项目内容应根据不同专业的要求兼顾基础性与延展性。

课程组在分析《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知识结构特点,考虑后续专业课程的衔接,以及低压维修电工考证内容,最终确定将课程内容分解为6个项目:安全用电与触电急救,直流电压表与电流表的改装,照明电路的设计、安装与测量,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控制,整流率放大电路制作,555定时器闪光电路的制作。这6各项目基本涵盖了电工基础、模拟电子、数字电子的内容。学生在完成这几个项目的学习和训练后,既能掌握相关知识,锻炼动手能力,同时也能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项目的任务分解

项目教学法的任务来源于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通过任务分解,将知识点细化,学生可以清楚完成项目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结构以及逻辑关系。将课程内容的6个项目进行任务分解,详见表1。

表1 《电工电子技术》项目分解表

2.3 项目的实施

各项目工作内容确定后,即可按照项目引入、项目实施、项目评价三个步骤来进行。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作为辅助手段,完成考勤、课堂讨论、观看微课等环节,以加强对项目实施过程的监控和引导。

2.4 项目的评价

项目完成后的点评与考核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能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理论及操作技巧上的不足,以及在项目活动实施过程的收获与体会。

在综合评价过程中,先进行各小组的自评,学生通过分享学习收获和提出困惑,总结自身学习的不足之处,便于及时制定今后的学习目标。教师再根据各小组的问题及困惑给与回答和指导,并分析比较不同组的学习效果。最后,教师将项目中重要的理论知识进行梳理和小结。

3 项目教学法应用实例

以《直流电流表、电压表的改装》项目为例分析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1)项目引入

教师根据学生人数、设备情况进行分组,由组长进行分工。然后,让学生观察实验室的直流电流表、电压表,提出问题:怎样用直流电流表、电压表测量电量,如何选择量程,如何读数。

教师引导学生在超星学习通上进行课堂讨论:直流电流表、电压表的内阻有何不同,如何改变直流电流表、电压表的量程,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观看相关微课等方式寻找解决方案,教师适时点评并由此引入项目。

(2)项目的分解及实施

任务一:直流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

任务分解:电路设计及安装、万用表使用、电表改装

任务实施:学生根据任务步骤,制定工作计划;学习直流电压表、电流表、万用表使用方法;根据待测电流、电压确定仪表接入点,测量、正确使用万用表读数。

任务二:直流电流表、电压表的基本结构

任务分解:学生查找资料,了解直流电流表、电压表的基本结构,了解测量表头与仪表内阻的关系,掌握串联、并联的关系和特点。

任务实施: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观看微课,画出直流电流表、电压表的测量表头与内阻的简单连接关系,了解内阻大小与仪表量程之间的关系,掌握串、并联电路伏安关系的简单计算。

任务三:直流电流表、电压表的改装

任务分解:学生进行仪表改装、教师通过超星学习通组织课堂讨论。

任务实施:该任务通过学生设计改装电路图、计算出所需电阻参数,并进行改装。掌握改变量程的方法、掌握简单串并联电路的分析和计算;教师通过超星学习通组织课堂讨论,并点评。

(3)项目评价和考核

考核方法采用综合评价方式。首先由学生自我评价,教师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对项目的目标、过程、完成效果进行总结和反思,并结合各小组在超星学习通平台上的考勤、微课点击率、课堂讨论参与等情况,以及团队协作、工作态度等方面进行综合打分。

4 教学改革的预期效果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涵盖了直流电路、交流电路、模拟电子和数字电子,内容涉及面较广,采用项目教学法能够很好的将理论与实践内容相融合,加强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我院汽车类专业《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实施项目教学法1个学期以来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学习兴趣有了很大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得到增强、学生的信息收集及处理能力得到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强化。如果能进一步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为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提供更强大的资源保障和自学平台,相信更能显现出项目教学法的优势和成效。

5 结束语

项目化教学法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得课堂更有活力、学生更有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实施项目化教学不但可以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最重要的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更自主的完成工单任务的思考、设计和执行,能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应大力推广的教学方法。

猜你喜欢
电工电子技术电压表电流表
如何判断电压表的测量对象
测电阻试触法的一个疑难解释
判断电压表测量对象有妙招
电流表使用“四步走”
基于SPOC的混合学习模式在高职专业基础课中的改革与实践
电压表的妙用
再探电压表内阻的测量方法
浅析《电工电子技术》教学
中职院校电工电子技术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例析电流表的正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