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特殊家庭学生教育对策研究

2019-10-23 06:34陈崇山
教育界·上旬 2019年7期
关键词:山区小学学生教育对策

陈崇山

【摘要】在我国偏远山区中,许多农村家庭存在离异、单亲、生活贫苦的现象,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要根据农村山区特殊家庭的学生教育的具体情况,积极地采取相关措施,改变农村特殊家庭学生教育发展的现状。文章主要就山区特殊家庭学生教育的对策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山区小学;特殊家庭;学生教育;对策

【基金项目】本文是南宁市“十三五”规划课题“山区特殊家庭学生教育对策”(2017C445)论文。

特殊家庭往往是因为家庭破碎、家境贫困等一系列原因造成家庭的不完整。特殊家庭中的学生通常心理上都有一定的创伤,容易产生一些心理和生理的问题。这些学生在日常的学习教育中往往表现出自卑、叛逆、敏感,不能很好地融入班集体这个大家庭,在行为上比较孤僻,对于学习也缺乏信心,自我要求不高。所以,对于山区小学特殊家庭的学生教育不仅在知识教育上要加以关注,而且要注重特殊家庭学生心理上的教育引导。著名的戏剧家莎士比亚曾经说过:“即使用十二把锁,把‘美牢牢地锁在密室,‘爱也照旧能把一个个锁子打开而斩关直入。”[1]对于山区特殊家庭的学生,学校和教师要让他们在学校教育生活中感到温暖,抚平他们心灵上的创伤,恢复他们的生活学习自信,使这些特殊家庭下的孩子能在爱的教育下展现出别样的色彩。

一、要有针对性地对特殊家庭的学生进行教育

要对山区小学特殊家庭的学生进行教育,就要根据山区小学特殊家庭学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引导。通常,山区小学特殊家庭的学生往往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心理特点:自卑、失落、敏感、逆反、归属。所以,山区小学的特殊家庭学生教育就是针对这几种心理特点对不同的特殊家庭进行不同的教育。

(一)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理特点

第一,自卑型心理。有這种心理特点的学生往往是由于家境贫困或家庭不完整而在生活中感觉不如其他人,缺乏自信心,过于自卑,进而导致在学校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对于集体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在学习上缺乏上进心,自我要求不高。

第二,失落型心理。这种心理的产生往往是由于现实生活中遭受过很大的打击和创伤,心灵受伤严重,表现在性格会产生变化,变得比较孤僻,沉默寡言,不喜欢与他人交往。

第三,敏感型心理。具有这种心理的学生不愿意在日常学习中谈到自己的家庭、父母,他们会认为是触及自身的隐私,往往自尊心极强,内心非常脆弱,对外界的声音比较敏感,容易情绪失控,会有突然性的痛哭和狂怒[2]。

第四,逆反型心理。有这种心理的学生在家庭方面往往经历过家庭的重组,父母很多都是再婚,他们对于新的爸爸或妈妈有很强的抵触心理,在生活中会时时做出一些与内心相悖的事情。除了与家长故意敌对外,在学校中还不愿意遵循教师的管理,攻击心理明显,喜欢与周围的同学争吵或打架,对于学习厌恶感强。

第五,归属型心理。有这类心理的学生主要体现在对于家庭的隔阂,对于教师和同学往往能够敞开心扉,畅所欲言,但是对于家庭就比较排斥。

(二)不同的特殊家庭要用不同的教育方法

这些心理通常是因为特殊家庭的不同所产生的,所以学校要根据不同的学生家庭和不同的学生类型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

首先,对于特殊家庭中父母离异的学生而言,因为父母离异,孩子通常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容易产生自卑失落的心理状态,所以教师要加强与其监护人的联系,时时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要求家长到校开家长会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了解单亲家庭学生、家长的心理想法和家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通过良好的沟通,将学生、教师、家长的心理距离拉近,然后找到适合具体情况的教育办法解决问题。

其次,对于父母再婚家庭,教师要求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上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避免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家长和教师要教育孩子乐观地面对人生,把再婚对孩子的影响降到最低,同时让学生多多参与班级活动,鼓励学生在学生生活上积极向上。

再次,祖辈代管家庭,也可以说是留守家庭,这种多是由爷爷奶奶做监护人,因为老年人的年龄都比较大,思想观念和文化水平都会比较落后守旧,对于学生的教育往往力不从心,因此教师要与监护人进行沟通,避免出现溺爱学生和放任学生的情况出现,同时在学生的知识学习上要给予更多的关心。

二、山区特殊家庭学生教育的具体对策

(一)教师对于特殊家庭学生要给予无私的关爱

对于山区特殊家庭的学生,教师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要给予学生无私的关爱,用自己的真诚和热情去感染学生,让学生体会到在学校生活的温暖。教师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在班级打造一种和谐友爱、平等、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己在班级中所发挥的作用,意识到班级中的每个人都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温暖的氛围有利于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教师不仅要做学生知识学习上的领路人,而且要做好学生生活中的知心导师。对于班级里的学生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学生遇到困难时要积极的给予帮助,要把对学生的关爱渗透到实际行动当中。比如在学习上,对于学生的学习要认真负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学习上的漏洞进行知识的补充,当学生有进步的时候要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们体会到学习上成功的乐趣。对于山区小学特殊家庭学生出现的学习和行为上的问题,如学习积极性不高,讨厌写作业,在班上不合群,爱与同学发生矛盾等情况,教师不能区别对待,要积极对其加以正确行为规范上的引导,并且仔细发现这些学生在其他方面的闪光点,通过有效的教育让他们改变自身的不足。总之,教师只要用自己的真心去对待每一位学生,就一定可以得到学生的尊重与爱戴,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

(二)学校要完善对于特殊家庭学生档案的建立与帮助机制

学校要发挥好教育的引导作用,建立特殊家庭学生档案的管理。这就要学校和教师首先要做好对于学生家庭情况的掌握,尽可能多地掌握学生的家庭信息,加大对学生家庭的关注力度,然后按照要求建立特殊家庭学生的个人档案,在建立档案后要实时地进行情况跟踪,对于学生建立档案后的具体表现情况的改变进行记载,最后根据不同学生的家庭特殊情况采用不同的问题处理方式。各个班级的任课教师也要了解这些特殊家庭学生的状况,协助班主任一起做好学生的学习教育工作,在生活上对学生进行帮助,在心理上对学生进行疏导。对于特殊家庭的学生,学校和教师要帮助他们摆脱因为家庭原因带来的负面影响,让他们重新感受到生活、学习的信心。学校还可以对这些特殊家庭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实际帮助。例如针对一些家庭困难的学生,学校在进行特殊家庭状况调查建档之后,可以通过设立奖学金、助学金等方式,在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下,对学生给予经济上的帮助支持。学校还可以筹集一些爱心资助,帮助一些学习成绩好但家庭贫苦的学生,让他们不会因为经济原因导致辍学,并且改善他们的学习条件[3]。

(三)开展各项活动树立特殊家庭孩子的学习信心

山区农村小学特殊家庭的学生最容易出现的就是失落、自卑、不合群的情况,这时候发挥集体的力量就非常重要。教师可以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多开展一些集体协作的活动,让学生团结在一起互帮互助。在团体活动中,教师要发现学生的优点,对于学生的优点进行表扬,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能力,进而更好地发挥他们的特长。因为在集体活动中,协作的内容比较多,学生在活动中的交流也增多,有利于相互之间的交往,摆脱孤僻的心理,树立起生活的信心,去除自卑的思想,促进健康成长[4]。在教育教学中不仅可以开展一些集体协作的活动而且可以开展一些心理咨询活动。学校可以建立心理咨询室,班级可以成立心理咨询小组,定期开展一些心理方面的班会或者讲课活动,让学生谈谈自己心里的苦闷,根据学生心理出现的具体问题找寻解决方法。这样可以给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提供一条途径,让学生的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使学生能够在逆境中成长,将特殊家庭所带来的不利一面转化成生活学习的动力,在日后的成长道路上取得更好的发展。

三、结束语

山区特殊家庭,无论是先天原因造成的还是后天原因造成的,都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学校的教育策略非常重要,要改变家庭环境对学生造成的影响,加强学校、家庭的联系,给予特殊家庭学生更多的爱与帮助,使特殊家庭的学生能在学校教育中平安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景龙,李雅茹.特殊家庭学生教育的缺陷与对策[J].甘肃教育, 2017(11):27.

[2]柯占中.班主任管理高中特殊家庭学生的几点建议[J].学苑教育, 2016(20):12-13.

[3]关汉玉.特殊家庭毕业生就业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基于对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的调查分析[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02):107-110.

[4]柴世明.加强农村学校家校沟通处理好特殊学生[J].小说月刊(下半月), 2016(06):62.

猜你喜欢
山区小学学生教育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山区小学英语教学方法与路径的整体性分析
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
浅析山区小学英语听力教学
山区小学武术课程开发策略研究
中师学校学生的人性化管理
民族地区小学班主任角色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