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优518”在浙江中西部地区机插栽培的播种期试验初报

2019-10-24 12:03周树新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321100
上海农业科技 2019年5期
关键词:减幅兰溪市播种期

邵 庭 周树新 (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321100)

汪 暖 黄洪明 吴美娟 (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农作物技术推广站 321100)

兰溪市位于浙江省中西部,属东亚副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夏秋高温,冬春偏寒,梅雨伏旱明显,常年年平均气温17.9 ℃,降水量1 458.2 mm,日照时数1 766.2 h,无霜期258 d。“H优518”是由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联合选育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于201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国审稻2011020),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作连作晚稻种植,采用机插栽培有利于其取得高产[1-3]。

近年来,随着粮食生产规模化经营的发展,兰溪市连作晚稻机插面积逐年扩大,而受季节和机插秧盘式育秧的双重制约,对连作晚稻的品种提出了新要求,不但要求优质、高产,还要求生育期适宜,且适当耐迟播种。目前,兰溪市水稻生产上常用品种的生育期均较长,如种植面积较大的“甬优9号”要求在6月25日前播种,若秧龄过长,会导致机插难度大。为确保兰溪市连作晚稻生产,笔者于2017年引进“H优518”进行试种,并开展其机插栽培适宜播种期试验研究,以期促进该品种在兰溪市的推广种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设在兰溪市游埠镇下王村一家庭农场生产基地内进行,试验田土壤肥力中等,前茬作物为早稻“中早39”,于7月26日收获。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3个播种期,分别为7月5日、7月10日、7月15日。各播期均采用育秧流水线播种、叠盘出苗、场地育秧,秧盘规格为58 cm×28 cm×3 cm,每盘播种量为45 g。于7月31日进行机插,行株距为30 cm×17 cm。田间采用大区对比试验设计,不设重复。

试验田每667 m2施水稻专用复合肥(N∶P2O5∶K2O=15∶6∶9)75 kg、尿素7.5 kg;机插后10 d结合施用追肥做好化学除草;全生育期进行病虫防治2次;于11月26日取样考查并进行机收测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秧苗素质

于7月31日取样考查秧苗素质。由表1可知,随着播种期的推迟,水稻秧龄缩短,苗高、叶龄、茎基宽、地上部百株鲜重和干重、充实度等指标值均呈下降趋势。

表1 不同播种期的秧苗素质比较

2.2 生育期

由表2可知,随着播种期的推迟,水稻始穗期、齐穗期和成熟期均相应推迟,但最终相邻播种期间的水稻成熟期仅相差1 d;进一步分析表明,随着播种期的推迟,播始历期、全生育期均缩短,且播种期每推迟5 d,播始历期和全生育期缩短4 d。

2.3 产 量

由表3可知,随着播种期的推迟,水稻产量明显降低。其中,播种期为7月5日的水稻产量最高,每667 m2实产为446.64 kg;播种期为7月10日的水稻每667 m2产量为403.21 kg,比播种期为7月5日的每667 m2减产43.43 kg、减幅为9.72%;播种期为7月15日的水稻每667 m2产量为357.15 kg,比播种期为7月5日的每667 m2减产89.49 kg、减幅为20.04%,比播种期为7月10日的每667 m2减产46.06 kg、减幅为11.42%。

表2 不同播种期的生育期比较

表3 不同播种期的产量及产量性状比较

2.4 产量性状

由表3可知,随着播种期的推迟,水稻有效穗数有所下降,其中,播种期为7月10日、7月15日的水稻每667 m2有效穗数分别为18.29万、17.45万穗,分别比播种期为7月5日的每667 m2少1.16万、2.00万穗,减幅为5.96%、10.28%。随着播种期的推迟,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均呈下降趋势,且播种期为7月10日处理与播种期为7月5日的处理间上述指标的数值差异较明显,而播种期为7月10日处理与播种期为7月15日处理间上述指标的数值较为接近。各处理间千粒重差异较小,这可能与2017年灌浆期气温偏高有关,因为气温较高,抽穗较迟的处理也能充分灌浆。

3 小结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H优518”延迟播种期,会使秧龄缩短,适宜进行机械化作业,但过迟播种,有效穗数会减少,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及结实率也会下降,产量明显降低。经综合考虑,“H优518”在兰溪市及周边类似区域作连作晚稻采用机插栽培,播种期不宜迟于7月5日。

猜你喜欢
减幅兰溪市播种期
镇平县依据冬前气温变化对小麦播种期及播种量的调整探索
江西省双季早稻直播适宜播种期的区域划分*
“女王券”存储盒二
广州4月商业地产市场:公寓成交维稳,写字楼及商铺库存同比减幅明显
豫南地区适当推迟播种期有利于提升稻米品质
玩具产品供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