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工作研究

2019-10-24 06:48张冲山
成才之路 2019年27期
关键词:综合能力德育工作语文教学

张冲山

摘 要:学生是祖国的花朵与未来,除了需要细心呵护外,还需要修剪,以减少学生的不良行为,避免学生受到社会不良思想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重视德育,以提高德育工作的效果。文章从语文教学中加强德育工作的意义、语文教学中德育的现状、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德育工作的有效措施三个方面,探讨德育工作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增强学生综合能力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语文教学;德育工作;有效性;综合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1;G62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9)27-0016-0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处处体现德育,使学生实现自我价值。

一、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德育工作的意义

1.有利于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语文学科的设置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在语文教材中,涵盖了很多文质兼优的文章,除了语言精练外,还蕴藏着丰富的文化思想。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不仅要教授学生语言技能,增强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而且要利用教材内容开展德育工作,提高德育的效果。语文教学既能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又能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2.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阶段正是人生开始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德育教学对于学生整个人生的影响较大。由于青少年学生的心智发展不成熟,鉴别能力差,在学习与生活过程中极易受到不良事物的影响,所以不利于健康成长。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而且要利用人文因素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同时,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以增强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让他们区别学习、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从而对自身的言行进行约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迅速,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在这种情况下,更加凸显了语文教学中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品德培养,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有利于社会的快速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发展也随之加快,其中精神文明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进入21世纪后,我国逐步进入信息化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和德育只有从小学时期抓起,才能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进而提升全体国民的道德素养。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国家的未来,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品德的培养。如果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重视德育的渗透,不仅会影响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而且会影响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和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树立。这就要求教师要从德育入手,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举止,以利于学生与社会生活接轨,推动社会的快速发展。

二、语文教学中德育工作的现状

1.教师的角色定位存在偏差

教师在学生人格形成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教师对真善美、假丑恶的认知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引起学生的深思。教师的人格会影响学生人格的形成,如果定位存在偏差,会影响学生品德的培养。因此,教师要清醒地认识自己职业的特殊性与尊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知识基础与所学知识间存在的差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掌握从多角度、多层次分析和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2.德育渗透存在偏差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在教材内容讲解的过程中应以人为本,对学生进行品德培养,以实现德育的多元化发展。尤其是颁布新课程标准后,教师更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受我国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一些教师在进行德育渗透的过程中存在行为偏差,普遍从“二元对立”角度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引导学生的思维发展方向,忽视了文学的鉴赏性,影响了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而且在语文教学中,一些教师开展的德育形式单一,层次不丰富,没有充分挖掘品德培养的深层次内容。

3.与现实生活存在偏差

目前,社会生活中存在着诚信缺失与拜金主义等现象,影响了学生的品德培养效果,甚至产生了一些不良的后果。青少年学生由于年龄小,分辨能力不足,极容易受到一些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导致他们排斥教师日常的教导,影响品德培养的效果。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给学生的知识比较传统,但是社会生活较为现实,这就造成学生认知中的矛盾,使其无法真正理解品德的内涵,而且容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严重影响德育的有效性。

三、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品德培养的有效措施

1.有机结合现实生活对学生进行品德培养

品德培养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让学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将德育工作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在日常行为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教师要鼓励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感受良好的思想品德,如黄继光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勇于牺牲精神等。教师要让学生拥有爱国之心,敢为人先,奉献自己的爱心帮助他人,让整个世界充满爱。这样,学生就会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以积极的心态接受德育,进而弘扬我国的传统美德。例如,教完《雷锋》这篇文章后,教师可给学生布置任务,让他们去寻找自己身边存在的雷锋行为。学生通过观察警察、清洁工、义工等乐于奉献、帮助他人的事例,会受到强烈的感染,达到自我精神的升华。

2.有机结合教材中心思想对学生进行品德培养

德育的涵盖范围较广,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可适当地调整教学方法,以有利于德育的开展。在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学著作,里面深藏着人生哲理,而不同的人阅读同一篇文章时,也会有不同的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剖析文章内容,并对别人的解说进行详细分析,从中归纳出德育工作的重点。若是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单纯地进行说教,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自主进行学习并加以理解,进而全面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如有需要,教师可有机结合中心思想对学生进行指导,这有利于学生理解中心思想,更便于学生接受德育内容。在教授基本知识后,教师可以通过问题进行拓展,如生活中的类似案例、自己的一些不良行为等,这有利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例如,在《小蝌蚪找妈妈》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小蝌蚪独立生活、探索真理的好习惯,培养学生遇到问题及时向他人请教的习惯,从而及时解决问题。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中加强学生品德培养非常重要,因为德育不仅影响着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而且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发展。因此,教师要重视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品德培养的意义,根据语文教学中德育工作的现状,有机结合現实生活对学生进行品德培养,有机结合教材中心思想对学生进行品德培养,以增强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和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秀华.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三性”[J].甘肃教育,2017(09).

[2]吴超慧.语文教学中德育生活化教育浅谈[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1(04).

[3]董秋健.语文教学中德育与智育的有机结合[J].小学教学参考,2013(03).

[4]靳民禄.语文教学中德育的特点及实施途径[J].安徽教育,2008(02).

猜你喜欢
综合能力德育工作语文教学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