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心理健康课程微课教学模式探究

2019-10-25 02:01曹坚
广西教育·B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技工院校微课教学模式

曹坚

【摘 要】本文论述微课在技工院校心理健康课程中应用的优势,以心理健康课程中“认识自我”教学为例,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复习和巩固”等方面构建技工院校心理健康课程的微课教学模式,提出配备多媒体设备、资源共享不断丰富微课、教师不断自我提高等建议,为技工院校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技工院校 心理健康课程 微课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4B-0092-02

在信息化时代,作为应用广泛的教学资源,微课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与应用前景。对于学生而言,微课能够满足其对不同知识点的选择性学习,达到“想学哪里点哪里,不懂哪里点哪里”的良好效果。对于教师而言,微课改变了传统教学与教研方式,为其电子备课、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带来了便利,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教师创新教学模式的手段之一。本文探索微课在技工院校心理健康课程中应用,为技工院校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提供新的思路。

一、技工院校心理健康课程应用微课的优势

微课是一种新颖的信息化教育产物,它具有独立性、短小精练等优势。将微课融入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中,可以通过图片、新闻、案例、活动、测试等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展示心理学知识、技术、技能等,让学生更加直观地、形象地、系统地接受心理知识,不仅有利于丰富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手段,让教学更直观、高效,而且有利于活跃心理健康课堂,激起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效,还有利于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一)丰富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手段

在心理健康课程中,心理微课类型可分为心理活动类、角色扮演类、小结拓展类、练习巩固类、心理游戏类、心理测试类、心理案例类、心理知识类、态度评价类、心理故事类等,多类型的微课可以让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选择更合适的教学资源,从而达到丰富心理健康课堂教学手段的目的。

(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在心理健康教学中应用微课,学生可以观看更直观的场景、更真实的案例、更系统的知识、更有趣的游戏、更多样的视频,同时,短小精练、丰富多样的心理微课,让学生在学习中不会因为内容繁多而丧失学习兴趣,也不会因为教学单一而学习枯燥、乏味,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三)有利于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心理微课一般是从专业共享资源平台收集或者心理教师制作而成,由于教师的无私贡献,心理微课成了共享资源。心理微课的推广,有利于心理教师团队相互合作交流,不断更新知识面,相互验证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

二、技工院校心理健康课程应用微课的实践

一般来说,教学主要包括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两个部分,而課外教学则包含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因此,基于微课的技工院校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模式可通过“三步走”完成。一是课前准备。教师以微课的形式,将课堂相关内容放在共享平台,学生通过自行下载、观看微课,把基础类、知识类、概念类等内容在课前预习。二是教学过程。以微课的形式,将教学中的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用视频的形式呈现出来,利用问题导向法进行课堂教学,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活动、合作、讨论、交流、角色扮演等方式解决问题,以此深化理解教学内容,形成解决相关问题方案,最终以微课的形式,将课堂内容总结展示出来。三是课后复习巩固。教师将课堂内容总结的微课发布到共享平台,学生自行复习与总结,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形成自我技能,并应用于现实学习生活中,从而达到提高自我素质的目的。

(一)课前准备

1.教师提供资源。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寻找到合适的心理健康课程共享教学资源或自己制作完成的教学资源—— 微课视频上传到班级 QQ 群、微信群、博客、学校网站等指定共享平台,并布置相关任务,通知学生做好提前预习等相关工作。

2.学生预习。学生按照教师布置的任务,对即将学习的理论、知识点,通过网络同享平台自行下载学习或选择性地进行课前预习,达到预先了解堂课内容的目的。

(二)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学校进行教学的核心,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场所。因此,教师如何下达教学任务、在活动中解析教学重难点、引导与掌控课堂、凸显学生主导作用,将成为课堂教学的关键。

1.创设情境,安排任务。通过微课形式,以中职生身边真实案例或故事为背景,直观导入本课学习内容。由于好奇心或者内驱力驱使,每个学生都会关注自身或身边学生发生的故事,因此,教师以微课的形式,将中职学生身边真实案例或故事(以新闻报道为主)直观导入本课学习内容,激起学生学习浓郁的兴趣,使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达到创设情境、安排任务的目的。对于学生来说,由于案例或者故事是发生在他们身上或者身边学生,他们将更加清晰地明白本节课的任务是什么,求知欲的驱使下,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进入故事情景,接受任务。如教师在教授“自我认识”内容时,我们可以创设一个“有血有肉”的情境:某中职学校一年级学生李某从小语言表达能力差、胆子小,但身高、体重等方面发育却占优势。他由于学习成绩差,常受父母的责备,使得他变得不自信、厌学,最后出现了自卑和自闭,甚至是自杀倾向。由于其行为表现被老师发现,在老师的帮助下,其正确认识自我,发扬优势,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不断增强信心,各方面得到了全面发展。一则案例,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教师提出本次课程任务—— 如何正确认识自我、接纳自我。

2.查阅资料,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运用心理健康知识和方法对案例、故事进行分析和心理健康指导。教师抛出相应的问题后,扮演学生成长的伴随者角色,引导学生自主或合作完成课堂任务,让学生进行有效的探索。学生因兴趣和求知欲的驱使下,他们将从自身发育成长规律或课本或网络等形式查找相关知识资料,与组内交流,对案例或故事进行探究,并推己及人(或推人及己),触发自我学习过程。如教师提示学生可从性格、爱好、优点、缺点、愿望、恐惧、特长等写一写“我是谁”;从生活、社交、体能、操作、艺术、爱好等方面想一想“我能做什么”;从兴趣、喜好、愿望、忌讳、厌恶、理想等方面填一填我的特点;通过过去的自己与现状的自己进行比较或组内同学相互点评来认识自我;学生将按照教师的课堂任务,通过自我对比、自我和他人评判来探究如何才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

3.展示成果,师生探讨,观看微课视频。提出自我体验或心理调适等心理训练方法、步骤,激起探究。学生将小组内自主探究或合作完成课堂任务逐一公布,并由学生代表对本次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和总结,教师从旁协助,帮助学生初步构建知识网。如学生探究自我认识成果,总结如何才能正确认识自我,最后,通过观看微课视频,明确认识自我的三个渠道—— 通过自我反省认识自我、通过比较自己前后认识自我、通过别人评价自己认识自我。使得学生真正懂得认识自己的方式、方法。

4.知识整合,形成体系。通过讨论、活动和分享分析、解决现实中的心理困扰与心理问题,促进成长。教师通过丰富多彩的讨论、角色扮演等素质拓展训练活动或者分享分析,使学生深入理解本次课内容,帮助学生巩固、整合知识面,使学生形成相应的解决问题的知识体系,提升自我素质。同时,学生可以在活动中提高自我分析、理解、举一反三等综合能力,从而达到解决日常生活、学习和求职中遇到的问题的目的。如在“认识自我”中,可以开展类似的活动:班级学生分组,每组 4~5 人,每人轮流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优缺点,组内其他同学真诚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自己记录下评价,并与自我的评价进行比较后,分享自己的感受,形成总体的自我认识。最后,教师通过让学生想过去发生过的蛛丝马迹、想现在仍进行着的点点滴滴、想未来要发生的方方面面,引导学生明白,在这个世界上你是独一无二的,所以要充分地认识自己,让自己扬长补短,为了自己未来发展而改变现在不良行为、发展现在优秀品质,散发自己独特的个人魅力,从而为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后复习与巩固

完成课堂教学后,教师将课堂相關微课教学资源放于教学平台中,让学生自主复习课堂知识,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形成自我技能,并应用于现实学习生活中。在课堂教学中,大多数学生都能完成课堂的教学目标,理解与运用课堂知识,然而,当学生遗忘课堂知识点或在探究新的知识点时,学生可以在共享资源平台上重新回顾以前所学知识点,达到教师预定的让学生课后复习与巩固的效果。

三、实施微课教学模式的注意事项

第一,多媒体设备的配备。教学过程中,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不管是微课制作,还是微课教学,都需要用到电脑、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因此,教室里安装必备的多媒体基础设备是进行微课教学的重要后勤保障。

第二,资源共享,不断丰富微课。在我国,正规且全面的教学平台建设相对落后,这就要求教师们共同努力,不断丰富微课,并将优秀的微课资源无私地共享到平台中,保障教学资源。

第三,教师不断自我提高。时代在进步,知识在更新。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学习,跟上时代的步伐和学生的节奏,提供与课程相关的更新的内容,不断完善课程资源。

【参考文献】

[1]俞国良.心理健康(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4

[2]程宇翔.微课在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2)

[3]欧阳叶.基于微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5)

[4]唐清.小微见著,强化效率—— 微课在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读与写,2017(8)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7 年度技工教育立项研究课题(2017JY006)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曹 坚(1983— ),男,广西玉林人,广西贺州高级技工学校讲师,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

(责编 刘 影)

猜你喜欢
技工院校微课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关于技工院校学生德育课堂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基于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