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框架构建探析

2019-10-25 02:01李子娴
广西教育·B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高考作文议论文构建

李子娴

【摘 要】本文论述高考议论文框架结构的架设,针对目前学生对议论文的谋篇布局知之甚少,心中有素材却无从下手,陷入写作文难、谈作文色变的问题,提出根据作文素材、主题的需要构建一个恰当的作文框架,即“引—议—联—结—尾”的固定框架,把结构严谨完整且逻辑性较强的议论文内容进行分部分组合构造,使学生能在考场上行之有效地完成一篇有内容、有层次的议论文。

【关键词】高考作文 议论文 框架模式 构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4B-0148-02

近年来,高考作文中的议论文呈现“四不像”的现象屡见不鲜。这种文章结构松散无序,缺少内在的逻辑分析,看起来像散文却无散文的神韵,像随笔却无随笔的文理,这样的议论文与命题者对考生写作水平的要求相去甚远。那么,学生在议论文写作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是无法提炼一个准确的观点,还是没有足够丰厚的素材?是欠缺一个完美的结构框架,还是缺乏精美的品牌段?笔者认为上述这些问题都存在。

考试时间有限,学生又不知道从哪里下笔的情况下,为了训练学生的整体思路,提高议论文的结构能力,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打造出一篇高质量的作文,作为语文老师就要训练学生学会根据考试所给的材料设计好一个框架,先把作文的框架立起来。本文探究议论文框架的构建。笔者主要运用“引—议—联—结—尾”这样的固定框架和行文结构,便于改卷老师迅速把握考生的思路。

一、拟写一个有创意的题目

郑板桥说:“题高诗高,题矮则诗矮,不可不慎也。”所說的“题高”,就是指所拟的标题能统摄全篇的精髓。好的标题能使作文光彩夺目,魅力四射,使人一见钟情,迫不及待地想一睹为快,也可以说作文的标题最能体现考生的内心感受,也能一目了然反映作文的中心论点。的确,在改卷老师看来,好的作文标题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富有诗意的题目给人如沐春风之感。

最常见的作文拟题技法有:一是名著改装法,如《道德苦旅》(化用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二是佳句代入法,如《怎一个“佛”字了得》(化用李清照的词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化用李商隐的诗句写同窗情、亲友情,具有浓厚的文学性)。三是修辞妙用法,如以“心”为话题,可以拟《我心如雪》《我播下的种子会成为明天的阳光》。四是话题添加法,如以“幸福”为话题的作文,可以在“幸福”之前加新的词语,构成《珍惜幸福》《追求幸福》《感受幸福》等题目;还可以在“幸福”后面添加一些新的词语构成《幸福是一种感觉》《幸福连连看》等新颖的题目。

当然,拟写题目时考生决不能自作聪明,不顾材料内容和要求,随便运用一个自己熟悉的话题入手,造成文不对题,起到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后果。

二、构建“宫殿”的主体框架

高考作文不露痕迹的框架如能给人于美的享受,那它能很快抓住改卷老师的心。

(一)装上“凤头”,引出“凤凰”

万事开头难,作文亦如此。古今中外历代的写作者都特别重视文章的开头,并称之为“凤头”。古人云,“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爆竹之响,是何等干脆利落。爆竹是吸引人的,把人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过去。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要扣题、简洁、精美;要像凤头一样俊美、鲜明、精彩;具有“新奇短趣”的特点。

常见的开头不外乎以下几种方法:开门见山式、设问作答式、引用名言式、题记导入式。

以引用名言警句开头为例,这样的作文开头就是在一开篇就结合文章的中心论点引用相关的名言警句,这样的开头不仅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更富有哲理性,同时能也让该文章增强说服力和论述的权威性。如《谣言止于智者》之开篇:“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大家可以在网络上处理信息、进行评论,甚至可以不负责任地无理取闹、恶意揣测、肆意诽谤,这真的是民主进步的集中体现吗?网络‘键盘侠对被枪杀中国留学生的诽谤和公关男陈某的议论告诉我们—— 谣言止于智者。”

对于材料作文或者时评文而言,引材料宜在开头部分,开篇第一小段可形象导入,但要快速提及材料,引述时要抓住关键,简洁概括。不要停留于照搬原句,可适当转换方式引述。引的这一部分要适度描述事件主体,切忌花大篇幅回顾,应找出事件的主题,针对主题,提出自己的观点,达到开门见山之效。

(二)补足“钢筋”,小议一段

引出了材料,这还不够牢固,还得对着自己的观点进行议论,分析材料,深入挖掘,这就体现考生一定的思辨性,呈现出一定的论述力度,这样才能让自己的观点立得住脚跟,才可以继续往下建造“房子”。

议论文是考生对某个议论对象提出自己的见解或主张并说明理由,体现激情,形象评析。如善用反问、设问、反复、排比、对偶增强气势,加强节奏;以感叹句等,使读者信服自己的文章。这里首先要继续阐明自己的观点,为什么提出这种见解,为什么抱这种态度。对于一些经常写偏题离题作文的考生而言,这样的形式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只要他能够时常展示自己的观点,既告诉改卷老师自己并没有离题,也时时提醒自己这个就是要论证观点。

(三)联系实际,铸造一个强大的“猪肚”

联即是对材料的生发议论水到渠成联系,以巧妙的过渡句自然联系,加以相似联想,类似举例,随即结合论点进行恰当的论证,这就是文章丰腴的猪肚了。

近年来,高考作文中学生所举的例子五花八门,有新颖的,也有比较老旧的。目前比较流行的素材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社会时事新闻材料,这样避免出现太多的雷同,也刺激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民生。

这个“猪肚”需要有三个论据支撑,作为文章最为重要的支柱,肯定要有足够的分量,所以这个环节切忌偷工减料。事实胜于雄辩,一个强有力的事实论据,能够有力地证明论点,因此论据必须具备真实性、典型性、代表性。值得考生注意的是所采用的论据必须与论点统一。

论据的类型一般分为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道理论据指的是那些来源于实践,已经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可以直接用来作为文章论据理论的语句,包括名言警句、科学理论以及成语俗语。而事实论据就是具体事实,即现实生活中的各类典型事例、中外史实。而“猪肚”的结构一般有并列式、层进式、对照式等。对于刚接触议论文的学生,首推并列式,三个事例按照各自的分论点平行排列。各分论点的句式要大体整齐,可置于段首,也可单独成段。

1.“扣得准”:三个分论点角度要统一,应该按同一角度回答同一个问题。

2.“分得开”:分论点之间界限要分明,不得交叉包含。

3.“看得清”:形式要一目了然,即每个分论点应在段首。

4.“排得顺”:各分论点间的排列的先后顺序要合乎情理,合乎逻辑。如一篇《正视失败》的议论文,题目就是观点,可拟定这样的分论点:(1)失败是过去错误的信号灯;(2)失败是砥砺意志的磨刀石;(3)失败是走向成功的奠基石。

这三个分论点都是从紧扣中心论点拟定,这就保证了阐述内容的一致性。

同时也不要忘记议论文的文体特点,叙述事例不要过于详尽,或者只叙而不议,堆砌材料列举事例,不能使文章产生令人信服的逻辑力量。因此这一部分时可采用首尾是议论评价性文字,中间是高度概括性的叙述的“三明治”式的结构。如《自信,不可盲目》之论据:“自信,但不能盲目。[分论点]三国时的马谡乃蜀军一员大将。镇守街亭,他把二十万大军驻扎在高山上,久经沙场的老将王平力劝他撤离此山,理由让在场的将士信服,但唯有马谡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结果被司马氏围山断水,放火烧山,蜀军不战而乱,几乎全军覆没。马谡也依军法被处斩,身首异处。[事实论据] 街亭失守(论据的结果),是因为马谡不懂兵法吗?不,他自幼熟读兵法,曾献计于诸葛亮,使其七擒孟获,平定南方边境。马谡的失败,是因为他狂妄自大,盲目自信,不能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论点)。[因果分析]”

(四)巧用排比句,点亮作文

作文写到这里,大体内容似乎已经结束了。孔子曰: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读有文采之作,如饮醇酒,令人陶醉;读无文采的篇章,味同嚼蜡,令人蹙额。如果议论文在“猪肚”后面来一段有气势的且与主题密切关联的排比句,可让文章升华到一定的高度,更有利于论证方面的旁征博引,含金量高,更具可读性。同时,在反驳时,使作文有排山倒海的气势,更具说服力。再者议论文一般比较平实,用排比的形式可以活化语言和格式,提高文章的审美和欣赏价值。

(五)来一个响当当的“豹尾”

“编箩编筐,重在收口”。对于考场作文来说,收尾不仅要好更要快。总结全文的时候一定要扣紧主题,呼应上文。要知道,大部分的考场作文阅卷老师是不会看第二遍的,一般情况下看完结尾以后就直接打分数。如果考生能在作文结尾处有或激昂或深沉的语言,即使上文没有特别出彩的文段,这样的安排也是可以能拿到高分的。结尾与开头要相呼应,这种结尾方式也是议论文极常见的收束方法。

(六)幽幽花香,余香绕梁

本已经结束的作文,但是为了达到一种余香绕梁的效果,我们可以提倡学生把作文的题目在最后重抄一遍,一般可以有形象收尾(比喻、意蕴句、排比段等)和情感收尾(感叹句、祈使句、展望)两种方式,让改卷老师对这篇文章有一个深刻的印象。

三、框架之反思

这样以“引—议—联—结—尾”议论文结构框架训练,对普通的学生可以形成议论文构思的整体把握,使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前后协调照应,行文自然流畅,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笔者教学实践一段时间后,发现学生的作文结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议论文也初步奠定,特别是在作文的题目、结尾、分论点之间都有比较好的协调感。

但是,在这过程中也发现一些弊端,比如框架结构限定了学生的想象空间,他们只会跟着固定的框架模式去写作文,没有能够发挥出学生应有的创新思维。大部分的学生生搬硬套,只要装满這个框架就可以了。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因材施教,这样的框架主要针对那些写不出作文的、作文的层次结构布局不合理的学生,可以为他们在高考作文这一大板块争取时间,有一定的效率。

总之,高考作文不露痕迹的框架美往往能抓住阅卷老师的心,给人以美的享受。

(责编 刘 影)

猜你喜欢
高考作文议论文构建
议论文阅读专练
被高考作文概括的年轻人
高考作文没有统一标准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高考作文常见错别字大全
议论文阅读技巧表解
高考作文“踮起脚尖”升格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