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人才党建工作的四个维度

2019-10-25 12:20崔春花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党建人才高校

崔春花

摘 要: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深刻认识人才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做好人才党建工作的紧迫性和主动性,准确把握新时代人才党建工作的新定位、新要求,坚持人才党建四个原则,探索人才党建四个维度实施路径,努力造就一支又红又专、高素质人才队伍,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作出贡献。

关键词:高校;人才;党建

高校人才党建工作的新定位、新要求

1.高校人才党建工作的新定位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目标、新征程。党的十九大报告把人才强国战略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列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七大战略之中,充分表明了人才强国战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雄伟目标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是人才工作的新定位和新论断。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人才工作提出“一个加快”“三个更加”,即“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指出了人才工作坚持的原则、目标和路径。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党对人才规律的深刻把握和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为我们做好新时代的人才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离不开一流教师队伍,一流人才培养也离不开一流教师队伍。高校是高层次人才的聚集地,他们不仅是科技创新、知识创新的核心力量,而且也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要培养造就和引进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强化高层次人才的支撑引领作用。

2.高校人才党建工作的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高校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建设“四个相统一”“四有”高素质教师队伍。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关键是坚持党管人才原则。高层次人才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创新的灵魂,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中发挥核心带动作用。党管人才是“双一流”大学建设背景下人才工作的重要原则,人才党建工作是党管人才的重要手段[1]。因此,抓好人才的党建工作,努力使他们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负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是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保障。重视培养和发展高层次人才党员,使人才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自觉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认识世界、分析问题、指导行动,自觉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加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始终保持坚强的政治定力,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是高层次人才自身长远发展的需要,提升对学校文化和传统的认同感,自觉为学校建设和发展贡献聪明才智,也是优化党员队伍结构、提升党员质量的必然要求,对发挥人才党员的优势和示范作用,引领、带动广大教师党员和教师党支部,在深化高校改革发展中充分发挥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高校要深刻认识加强人才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准确把握新形势、新要求,切实增强做好人才党建工作的紧迫性和主动性,努力造就一支又红又专、高素质人才队伍,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作出贡献。

高校人才党建工作的原则

在“双一流”大学建设背景下,高校应把人才党建工作放在事关高校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上来抓,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党的组织路线,牢固树立科学人才观,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党建工作规律,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和高校“双一流”建设需求,坚持党管人才、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服务发展、坚持凝聚人才的原则,政治上主动引领,业务上着力培养,生活上真诚关心,激发人才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带头、事业带头的“双带头”人才队伍,为办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组织保证和重要人才支撑。

1.坚持党管人才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高校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充分发挥党的理论优势、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与人才工作的特殊性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营造吸引、培养、使用人才的良好环境,对于充分发挥人才队伍建设的最大效益,具有根本的政治导向和组织保障作用,这是高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保证。因此,进一步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健全党管人才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创新人才党建工作方式方法,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严把政治标准和政治方向。

2.坚持立德树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负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人才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创新的灵魂,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中发挥着核心带动作用。因此,将立德树人要求贯穿人才党建和人才发展全过程,引导人才做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問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的表率,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做学生拥护党拥护社会主义、服务祖国服务人民的示范者,充分发挥其教学示范、科研模范和师德师风典范作用,科教融合促进一流人才培养。

3.坚持服务发展

聚焦国家战略发展需求和“双一流”建设目标,培养一支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上具有示范引领和可持续创新能力的人才队伍和一流师资队伍,融入国家战略、融入区域发展、融入产业进步,培养高质量人才和输出高水平成果,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发挥对创新驱动发展的引领作用和支撑,为高校“双一流”建设、国家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4.坚持凝聚人才

做好人才党建工作,是新时代加强党对高校领导的重要内容。创新人才党建工作体制机制,以党建引领、凝聚人才队伍,调动人才积极性,加强教育引導,注重精神激励,着力塑造新时代高校人才高尚精神品格,同时做好精准服务和支持人才发展,使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各类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

高校人才党建工作的四个维度实施路径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应牢固树立科学人才观,围绕国家战略发展和高校事业发展需求,积极探索党建工作与人才工作的结合点,不断创新人才党建工作路径,从工作体制机制、思想政治引领、分类培养和政治吸纳、人才服务激励四个维度,加强对人才的思想政治引领,为全面推进人才强校战略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组织保证和重要人才支撑。

1.健全人才党建工作体制机制

高校人才党建工作应根据高校自身定位与人才队伍建设需求,注重顶层设计、统筹谋划、分类培养、强化服务,从工作机制、组织保障、资源配置上为人才发展制定“一人一策”培养,做到因“才”施政、因“才”施策,形成党建引领人才队伍建设的工作格局[2]。建立人才党建工作组织领导机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人才工作部门、人事部门、教师工作部门、宣传部门等协同配合,二级党组织负责实施的人才党建工作格局,把思想政治引领贯穿于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管理、评价的全过程,努力建设一支又红又专的人才队伍。

2.加强人才思想政治引领

加强对人才的理想信念和使命、家国情怀教育,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和人才发展全过程,引导高层次人才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倡导并践行静心育人、潜心科研、淡泊名利、重诺守信的良好风尚,加强高层次人才典型宣传。通过建立人才红色教育基地、举办“高层次人才专题研修班”、组织“一院一支部”人才党建项目等为主要载体和途径,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为人才思想建设和成长发展搭建平台和创造条件,以党建工作凝聚、引领、培养、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在人才引进、人才选聘、课题申报、职称评审、导师遴选等过程中,坚持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规范要求,实行“一票否决”制。

3.加强分类培养和政治吸纳

做好分类培养和发展高层次人才党员对于加强高校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建立“双培”机制,注重在高层次人才中发展党员和高层次人才党员中优秀党员的培养工作。制定高层次人才党员分类培养方案和青年人才中发展党员工作专项计划,充分发挥党员专家学者对青年人才在为人治学方面的政治引领作用,为每位青年人才选配一名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党员专家学者作为培养联系人,积极引导青年人才主动向党组织靠拢,自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重视培养科学精神、团队精神和奉献精神。针对人才特点和发展需要,创新党支部组织生活模式,坚持“三个围绕”,即围绕促进中心工作来统筹、围绕加强思想建设来思考、围绕提升业务能力来设计;突出“三个模块”,即“特殊党课”“业务发展”“学习交流”;聘请“三类导师”,即“政治导师”“教学导师”“学术导师”;召开“开放型”组织生活等方式,增强人才对高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搭建跨院系、跨学科学习交流和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人才的发展与学校事业发展、国家重大战略发展的深度融合[2]。

4.建立人才服务激励机制

建立人才服务激励机制,把党组织的关怀和帮助带到人才工作第一线,提高高层次人才对学校工作的认同度和归属感。建立校院两级领导干部和党员专家学者联系服务人才制度,从思想、工作、生活上指导和帮助人才的成长进步,领导干部带头听取人才意见建议,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密切思想感情联系,拓宽党组织服务人才成长的渠道,为人才提供个性化和多样化服务,主动帮助解决人才的思想、工作、生活问题和实际困难。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新征程已开启,这为高校人才工作,特别是为高校人才党建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必将有力推进高校人才党建工作创新,为加快“双一流”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沈艺,王瑞杰.“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高校高层次人才工作[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7(3):48-50.

[2]王芳.“双一流”大学建设背景下高校高层次人才党建工作的思考与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9):43-45.

(作者单位:北京化工大学党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卜 珺]

猜你喜欢
党建人才高校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新形势下切实解决国企党建工作弱化虚化问题的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毛遂自荐
为国家选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