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偶到人工智能

2019-10-28 04:24张钹
知识就是力量 2019年10期
关键词:人偶脑科学真人

张钹

《列子·汤问》中描写了一段发生在约3000年前的故事,一位匠人给周穆王送去一个他自己制作的歌舞艺人(人偶)。这个人偶“穆王惊视之,趋步俯仰,信人也”,“领其颅,则歌合律;捧其手,则舞应节”。说这个假人俯仰行走,唱歌跳舞都和真人-样,周穆王非常惊讶。尽管如此逼真,但这个人偶与现代的人工智能还不是一码事,因为它和真人只是“形似”,一个玩偶而已。而人工智能追求的是“神似”,即具有真人的智慧。显然,当时的古人无法想到更无法做到这一点,因为要产生人工智能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即脑科学的发展和电子数字计算机的发明。当时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先看脑科学,当周穆王把人偶的心、肝和肾拆开时,故事继续写道:“王试废其心,则口不能言;废其肝,则目不能视;废其肾,则足不能步”。由此可见,古人根本不知道人类智慧来自于人脑,更谈不上有脑科学70实际上,直到1664年英国医生托马斯·威利斯(Thomas Willis)发表《大脑解剖》之后,才有了神经学;到1946年才发明了电子计算机。因此,10年之后,人工智能誕生了。

为什么有了脑科学与计算机才可能有人工智能?大家知道,现在人工智能取得的所有成果,如语音识别、人脸识别、智能音箱、扫地机器人、医疗机器人等都是建立在这两个基础之上。也就是说,首先要从脑科学研究成果中得到某些启发,通过计算机模仿实现之后,才有人工智能的成果。比如人脸识别,我们首先从人类(动物)视觉研究的成果中了解人脸的视觉信息(电信号)经过大脑神经网络处理的过程。然后利用这个知识,在计算机中构造一个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对摄像头获取的人脸信息(也是电信号)做类似的处理之后,才可以实现计算机对人脸的识别。接下来的问题是,当我们了解到人脑产生智能的某些原理之后,为什么就有可能用计算机实现它?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假设,即我们认为尽管计算机与大脑在硬件或工作原理上有很大的不同,但它们同样是信息处理系统,因此大脑能做的事计算机也能做。由此可见,我们只要把大脑实现智能的某些原理搞清楚,就有可能利用计算机来实现它。人工智能60多年发展的历史证明,这条道路尽管很艰难但完全可以实现。

目前人工智能还处于就事论事和一事一议的阶段,教过它的事会做,但只要条件有些变化它就不会做了,智能水平还不够高,因此目前机器还只能取代人类重复和简单的脑力劳动,我们把这种叫作“弱人工智能”。而未来的发展是要让人工智能系统能够“随机应变”和“举一反三”,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和推广能力,即“强人工智能”。一旦我们实现了强人工智能,机器将会取代越来越复杂的脑力劳动,成为人类有力的助手。

猜你喜欢
人偶脑科学真人
从STEM到STEAM:脑科学基础及教育启示
脑科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举隅
James Legge’s Translating Chinese Classics into English:An Examination of Translational Eco-environment and his Multidimensional Adaptive Selection
Imaginations and Reimaginations of National Origin—A Case Study of the Two Times that the Gaxian Cave was Discovered
脑科学改变教育
董奇:脑科学研究与未来教育
人偶师的烦恼
人偶师的烦恼
《人偶大戏—一泄密》
传播真相 追求真理 涵育真人——我的高中历史教育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