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校教育改革中的教学实践研究

2019-10-28 03:23李偲玮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年20期
关键词:改革研究高校教育实践教学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各大招工企业和部门越来越注重考核毕业生和实习生的综合素质。为了紧跟社会的发展和人才市场的需求,新课改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在当今的高校教育中,实践教育改革问题已成为新课改后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对当今高校实践教学现状做出分析,并讨论了现今高校实践教学的弊端,提出应对策略,希望可以帮助到各高校的领导和相关教育人员。

【关键词】高校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0-000-01

引言

我国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只注重对理论知识的讲授,而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这直接导致了高校教育与社会工作需求脱轨,因缺乏实践而无法做到良好衔接,给学生本身和招聘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和压力,实践教学已成为我国教育行业积存已久的薄弱环节。为了实现校内与企业内的良好衔接,缩短企业人才培训的时间和难度,减轻学生压力,各高校应注重对教学实践的改革,通过实践来帮助学生提高思想认知、拓宽学生眼界,做好学校教学与企业工作的衔接。

一、现今我国各高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理论讲授为主,所以实践教学是我国自古以来产生的短板,在如今的实践教学中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

1.教学方式古板,授课形式单一,未做到理论和实践的良好融合

我国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理论知识,学生听课记录为主,十分注重对书本内容的深度解析,却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种成就的意识和刻板的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今时代的发展,更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比的最大意义就是,灵活性更强,趣味性更高,注重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还能引导学生养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明确互相帮助的重要性,因此实践教学的改革应先做好对教育工作者思想观念转变的工作,使教师明确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以此从根本上落实和践行实践教学。

2.实践教学并未建立完整的体系

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良好辅助,有着二次探究和升华书本知识的重要意义。由于现今社会市场需求全能型人才,不仅要求毕业生有极高的理论素养,还要求毕业生能在工作中将理论知识学以致用,应用到实践中,以此来独当一面。现今我国高等学校所存在的实践教学体系存在制度不严谨、内容不深入、考核不具体、方式不科学等多种问题,学生也由于课业繁忙而不注重提升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特别是文科专业的学生,由于所学知识偏向理论化研究,而很少参与实践课程。很多学校虽建有实践教学体系,但并未按制度实施,也并未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来引起学生和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实践教学工作并未得到很好落实,实践课程面临很大的困难和阻力。

3.教育教学方法落后,教学设施不完善,课堂枯燥乏味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很多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开始融入多媒体教学、小组交流讨论的现代化手段来完成对知识的讲授。但依然有部分高校并未重视对新媒体的应用,很多教师在授课时并未使用多媒体和极少使用多媒体。这样单一的以教师讲课为主的授课方式直接降低了授课的趣味性,空洞的理论讲述很容易让学生提不起兴趣。还有一部分高校为了招取更多学生而不注重将经费投入到对教学设施的完善中,这就直接导致了时间设备不完善不先进,实践课程授课环境差,使实践教学改革面临很大阻力。

4.实验室设备陈旧,实践基地落后,并未與企业做好衔接工作,不能明确市场的需求

我国部分高校虽建有实践基地和实验室,但大多缺乏后期检修和护理工作,导致实验基地设备落后陈旧,也并未及时维修被损坏的实验器材,未对实践课程做良好的后勤保障。除此之外,部分高校实验课程空洞,并未与企业相融合,明确市场需求,也没有注重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平台,这就导致了高校实践课程存在临时性和随意性,课堂较为散漫,考核制度不够严谨,不能明确市场需求,也并未做好对学生的引导工作,从而导致部分高校虽设有时间教育教学课程,但并未发挥到其根本作用,没有切实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5.并未从根本上转变观念,缺乏实践能力,无法做好对学生的引导工作

实践教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在目前我国很多高校中,老教师并未参与的过多的科研实践活动中,年轻教师也大多是毕业就上岗,并未养成实践能力,也法好做好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引导工作。还有部分教育部门和家长受传统观念束缚,不能明确实践教学的益处,因此从根本上忽视了对学生的实践教育教学。

6.实践教学考核标准不明确,制度落后,没有相应奖惩措施,无法从根本上提起学生兴趣

我国传统的教育教学是以学习成绩为主来考核学生的,多考核书本知识和理论内容,形式十分单一,也缺乏科学性。落后的实践教学考核制度并未起到对学生的激励作用,虽然有部分学校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会制定相应奖惩措施,对动手能力强、业余爱好广泛的学生给予奖品和发放小额奖金,但并未从根本上调动多数同学的实践操作兴趣,也并未将学生的实践成果与年终考核做衔接。

二、高校教学改革中教学实践课程的改正措施

为了进一步凸显高校实践课程的价值,丰富教学形式,提升实践课堂的教学质量,高校教育部门应围绕学生课堂内容,结合课本理论知识对实践课程进行整改,笔者在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明确实践课程的重要意义,改变观念,将实践课程提上章程

我国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太过注重理论化研究而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传统观念已导致教育教学工作者,家长和学生本身对轻视实践课程,并未明确实践能力对以后就业的积极影响,也未将实践课程作为日常教学的重点课程。各高校若想做到与社会的良好衔接,于校园内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就应在观念上改变人类的传统认知,明确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和实践能力的积极影响,改变教育工作者的观念,让学生积极正面的学习实践课程。对此,应建立完善完整的实践教育教学体系,制定课表,做好日常训练和实践实习工作,还应注重将实践知识与理论知识相融合,将理论知识作为实践训练的基本保障,将实践能力作为理论知识的二次升华,将实践课程提上章程。

2.注重引进外援,壮大师资力量

由于现今高校内的青年教师大多是毕业即上岗,缺乏实践培训环节,也并未养成良好的科研和实践能力,所以直接导致高校教师实践能力不足,无法良好的引导学生,也无法提高实践课程的授课质量。为了改善这一弊端,学校管理部门应注重引进外援,可邀请企事业优秀员工到校内给学生讲课,以此来弥补校内师资短板,提高校内教育教学水平,提升实践课的授课效率和授课质量。还可以外派校内优秀教师到校外培训,接触前沿教育教学成果,丰富校内教师实践经验,开拓眼界,以此来提升校内实践课程的教学质量,使学生更有兴趣投入到实践学习中。表示学校还可牵头社会企业,共同完成项目,由校内教师做引导,以学生为主要劳动力,以真实的实践项目明确市场需求,跟随时代步伐,同时在无形中让学生明确了实践能力对今后工作的重要意义。

3.加强对校内实验室和实践基地的建设,引进高端先进设备,改善校内实践基地的环境

目前我国各高校内实验室是大多以仿真模型为主,且存在设备老化、陈旧现象,无法为学生的实践课程做到良好的后勤保障。对此,笔者建议各高校应拿出一部分资金投入到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中,引入最新设备和最新技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也可通过与当地其他高校联合的方式创造共享实验室,在提升实践设备的同时,还能加强各高校间的交流,为学生创设民主、轻松、愉悦的实践环境。

4.建立新型考核体系,丰富教学方式,对表现优异的学生予以奖励

由于传统教学以讲授理论知识为主,所以很多学生并未积极参与到实践课堂中。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各高校应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可对科研能力、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发放奖状、证书、奖品和奖金,以此来加强学生对实践课程的重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除此外,也可以将实踐教学考核成绩纳入期末测评中,必要时还应采取挂科等强制性手段,以此来提升实践教学的地位,引起学生的重视。

三、结束语

为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紧跟时代步伐,做到学校授课与毕业就业的良好衔接,减轻企业和毕业生的压力,各高校管理部门应明确当今社会需求,及时发现问题并改正问题,以此来丰富教学方式,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让学生能更好的投身于社会主义的建设中。

参考文献

[1]沈华杰,邱坚.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分析与教学成果的培育探讨[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9,(02):78-88.

[2]李娜,贾方,杨瀚宇,赵卓.我国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困境及对策[J].大学教育,2015,(01):16-19.

[3]王永秋.关于高校教育改革工作的探析[J].民营科技,2013,(11):101.

[4]张忠华.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教育的教学改革[J].继续教育研究,2013,(05):109-112.

[5]郝瑞璞,陈玉芳.适应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做好教学档案管理工作[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S1):121-123.

作者简介:李偲玮,女(1989.3—),汉族,河南新乡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改革研究高校教育实践教学
高校设计教育网络平台的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