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思考

2019-10-28 03:23熊艳娟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年20期
关键词:举措困境小学语文

熊艳娟

【摘 要】在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小学教学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语文教育又是小学教学的基础组成部分,学校教学必须重视它。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坚持改革、发展和创新语文教学的方式方法,不断培养学生们的科学学习的能力势在必行。本篇文章主要阐释目前小学语文教学面对的困境,以及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课程的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课程质量;困境;举措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0-00-02

小学语文的教学在小学教育体系中至关重要,如果想学好其他的科目,学好小学语文是基础,从长远来看,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所以,提高小学语文课程的质量势在必行。要从培养学生们的科学学习能力出发,在此基础上,提高同学们学习语文的能力。最终,让同学们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不断的适应环境,同时,依靠自身的语文素养去实现自我价值。

一、小学语文教学面对的困境

1.活动目的性不强

目前,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往往课堂会非常热闹,有各种活动,但有些活动与教学根本没有关系,纯粹活跃气氛。老师在设置活动时没有以学生为主体对象。因此,课堂活动的目的性不强,导致学生参与感差,收获少。

2.标准答案为导向

老师总是以标准答案为参照。首先,限制了孩子们独立思考能力,其次,塑造了孩子们追求答案,对过程关注度少的尴尬局面。

3.不关注科学学习能力的培养

虽然有些小学语文老师的课程设计质量较高,但在课程实行上就状况百出,主要还是因为没有关注学生科学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得教学效果不好,而且还会拖延教学任务。培养科学的学习能力,要让学生合理的分配、利用他们的注意力,全面投入到学习中去。

4.小学语文老师知识储备不足

在教学中,老师鼓励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但有时学生提出的问题会很难住老师,由此暴露出小学语文老师知识储备不足的问题。他们也没有对知识进行补充更替,使得知识结构相对滞后。我国长期存在的问题是老师知识结构不完善,主要问题在于与老师自身能力不够和缺少监督机制。因此老师需要提高自己专业能力,接受专门监督考核。

二、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课程的质量

1.课程目标设置要合理

课程目标设置太多,会有各种问题涌现而出,如教学内容不能完成等。为了保证识字和阅读时间,老师往往会让学生粗略的读课文,然后就开始讲。但是,由于对课文理解不深入,许多学生的思维根本跟不上老师的进度。由此看来,只有设定合理、适当的目标,才能扎实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阅读课文、读懂课文。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想要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课程的质量和效率,必须以兴趣为引导,调动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兴趣和热情。在教学中,必须找到学生的兴趣点及时进行引导,使同学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学语文学习中去。多年来实践教学的经验表明,对课程进行情景设置,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融入情景教学,成为学习主体,充分发挥其作用。同时,与先进的多媒体技术相结合进行教学,也会提高教学质量。老师还可以不断提出问题,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加深其对本学科的兴趣。

3.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老师不仅应该教授学生们知识,更应该教授学生们如何学习。一个优秀的小学语文老师不仅应该教会学生们语文知识,还应该教会他们如何去学习语文。小学生的学习能力特别强,所以在最开始就应该加强对他们学习方法的指导,让他们形成好的学习习惯。同学们知道如何更有效地学习语文,对之后的语文学习有莫大的帮助,不仅提高效率,也会增强学生们的成就感。在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对于课文的理解是一大难题,老师必须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同学们相互交流,互相合作,锻炼同学们的语言功底。在实际的教学中,如果老师发现同学们存在哪些问题,必须进行及时的更正和指导。并且可以借助科技互联网,进行课程设置的优化以及网络上的交流指导,从方方面面培养同学们的学习方法和能力。

4.因材施教

老师需要针对不同同学的特点,对其进行不一样的教学,使每一个同学都投入到学习中去。因材施教,需要抓住每个同学的学习特点,进行不同的学习任务安排,让同学们更高效的学习语文。还要抓住每个阶段学生语文的增长空间,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使其在这一学期阶段进行主动思考,进行针对性的提升。

5.尊重每个学生

老师对待每位学生都必须保持公平公正的态度,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进而改善师生之间关系,达到促进学生们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的目的。老师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注重学生的言行。老师要有一双眼睛去发现美,善于发现学生的优势,从而引导学生参与合适的学习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通过积极鼓励和表扬学生,从根本上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老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指导,使成绩差的学生得到快速提高,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语文课程的难度,通过教学与培训,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语文的能力。

教学有其方法,但无定法,提高课堂效率也是一项长期性工程,要因时而变,坚持不懈。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立足教材,更要结合学生的自身情况,因材施教,结合科技手段,提高课堂活动的有效性。此外,关注到每个同学,对他们的思考进行鼓励和肯定也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项内容。让同学们爱学习,形成自己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孜孜不倦的汲取知识才是成功的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1]袁爱军.浅谈多媒体在课本语文向生活语文转化中的作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1,(12).

[2]钱霞.注意各个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2009(5).

[3]宋在杰.小学语文有效教学初探[J].文教资料,2012(1):58-59

[4]中華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2012年1月第1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5]蔡春菊,探析小学作文课堂生活化[J].学生之友,2012,(11).

猜你喜欢
举措困境小学语文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